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演员程苔 » 第242章 客串

第242章 客串

    30岁的钟声敲响后,程苔还是没有什么感觉。

    小时候程苔觉得等到十八岁出去读大学是很遥远的事情,读大学的时候觉得三十岁也是很遥远的事情。以前程苔想过等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她当时想,等自己到了三十岁,一定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地生活着。

    现在她的事业可以说是小有成就,家庭也是美满的,父母大伯大伯母身体健康,哥哥嫂子感情很好,侄子上小学了,隔几天会来告诉程苔又认识了什么字。拥有美满的家庭不等于非要结婚生子。程苔的父母最近也失去了催婚的热情,每次只会嘱咐程苔多注意身体。

    进入三十岁的程苔,生活没有什么不同,依旧在剧组赶着拍戏。

    30岁的程苔即将带来两个作品。一是客串奚安娜的新电影,这部电影与奚安娜往常的作品不同,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讲述了被家暴的女性靠自己反抗的悲剧,二是她作为三番角色的高太后一角。

    程苔前几部作品都是打着大女主的旗号,唯一的意外就是章易齐忽然走红,剧方将原本属于程苔的一番位置给了章易齐。本来是一个所谓的大女主自立自强作品,宣传的时候却变成了大男主作品。

    虽然有些不高兴,但程苔并没有计较。倒不是因为她不在乎,而是剧方给程苔的通稿并没有少,她也只有不计较。谁让当时章易齐大红,剧方这样做也是正常的。

    程苔这次的高太后角色其实只算得上是一个三番的角色,很多人不理解她,觉得她过气了,但程苔并不这样想。

    比起曾经那些连台词都没有的角色,一个三番的女主角已经算是戏份很多了。

    无论几番,她就是这部剧的女主角,观众看她,只知道她是女主角,不会上如果网搜她是几番。

    真正只看剧的观众可能都不知道番位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程苔前几部作品虽然天天鼓吹点击率有多高,可是点击率里面有多少水分,业内人士心知肚明。那些点击率的背后,也有不少程苔工作室的营销推力。每天像发大水一样发通稿,不是美美美,就是关于程苔的恋情,分手,复合猜测,通过这些与剧本身无关的话题来吸引关注度。

    程苔吃过不少营销的红利,和陆行远“在一起”的时候,在看台上看一场球赛带来的话题度可能超过她在剧组辛辛苦苦拍三四个月的戏。

    面对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想好好演戏都是不可能的。

    渐渐地,程苔察觉到自己在拍戏的时候有一种懈怠感,倒不是她不想努力,而是她觉得自己似乎已经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可她的付出全部其实不过是过了及格线而已。自身的演技实力得不到提升,,最后戏路基本定型,只能不断营销美美美,到后来是所谓的少女感。

    看似程苔赚了很多话题度热度和钱,可她赔上的却是自己一直以来打造的口碑。

    在拿到配角类奖项后,程苔还是能接到不少正剧资源,虽然里面有很多不是什么大女主,甚至连女主都不是,但是整个的制作团队都是专业的,很多女演员巴不得在里面演个小角色,可现在,程苔能接到的戏约全都是相似的傻白甜爱情故事,不同的外壳,相似的故事情节。

    程苔翻了所有的剧本,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剧方要找有话题度的流量,总有比她新的;要找有演技的,更有大把低调的演员在,无论怎么看,根本轮不到她。

    那段时间,也有很多投资方和程苔工作室谈合作。但程苔听了半天,也没听懂究竟怎么合作。工作室的员工帮她整理了一下要点,她还是看不懂,最后只能说:“我就是个演员,这些什么资本商业,我完全看不懂。”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演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程苔开始寻找转型机会。她不计较番位和片酬,客串做配角都无所谓。

    虽然程苔目前拿不到好的正剧女主资源,但还是有剧方愿意找她客串吸引关注度。即使是只有一场戏的客串,程苔都会尽全力去演好角色。

    真正的演员演任何角色都应该出彩,而不是只能演某一类角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才拿到高太后这个角色。这次合作的剧方曾经有过好几部制作精良的作品,和这样的团队合作,别说演三番,就是客串程苔都愿意的。

    什么二番三番的,女主角反正都是程苔。她现在不在乎这些虚的东西,想要的是观众和业界都认可她的演技。

    齐蔓客串的戏份,两天都拍完了。拍摄结束后,齐蔓很是感慨,说:“我好像一直都在演古装戏,什么时候能尝试现代剧就好了。”

    程苔看到了往这边走来的叶镜,笑着说:“有机会的,你都能尝试和新的人在一起,新的题材也不是问题。”

    话音刚落,程苔的后背就挨了齐蔓一巴掌,齐蔓瞪大眼睛,似乎还想说什么,程苔抢先说:“你可想清楚啊,你的镜镜在往这边走了。”

    最后,齐蔓扬起的巴掌轻轻地落在程苔的肩膀上。她帮程苔理了理衣服,温和地说:“等回家,你就死定了。”

    奚安娜还没来剧组,客串的新闻就上了热点榜。等到奚安娜真的来拍摄以后,光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就有很多和她合照要签名的。

    程苔抱着裙角蹲在一边捡石子,不时地抬起头看一眼,然后对楼思说:“早知道我们就开个见面会收门票钱,发家致富好方法。”

    自从几年前的那场风波以后,洛溪梨就再也没有给剧组做过所谓的演技指导。程苔一直在攒动她出来拍些戏,不耽误平时上课就好。正巧这次的机会不错,在程苔的鼓动下,洛溪梨最终还是答应了。

    程苔一直觉得,洛溪梨多在剧组待待,平时上课也能更有心得,其实演戏也是技术活,虽然说有的人悟性高有天赋,但只要一直演着,就算成不了大演员名满天下,混口饭吃也是可以的。她们一届一百多号人,现在还能在电视电影屏幕上露面的已经不多了,观众能数得上名号的更是没几个了。她有这个机会,就想拉着洛溪梨试试,就像当初洛溪梨把她拖回学校做老师一样。

    “你真的不在乎什么主角配角红不红的吗?”候场的洛溪梨很是好奇。

    程苔在自己的休息椅上伸了个懒腰,“以前说那些不在乎名气啊什么的都是胡扯,一心想着暴富,又不好意思说,只能拿这些假清高的话来证明自己。”

    “现在呢?”

    “现在无所谓了,我名利都有。”程苔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整个人放松了不少。

    程苔一路走来,时不时地就想要放弃,渐渐地不再会有放弃的念头,倒不是她变得多坚强,而是碰到的事情虽然越来越难,但其实也大同小异。其实这世界上,没那么多在乎你过得好不好的人。在网上谩骂程苔的人,大多数不是真的讨厌程苔恨程苔想要程苔去死,而是恨自己过得不好。

    在剧里程苔和洛溪梨的角色是半生知己,也是半生之敌。其实程苔还是蛮佩服编剧写的这条线的,虽然是古代环境,但似乎放在现在也很有共感。现在的编剧总喜欢以女性之间的针锋相对作为戏剧冲突的爆发点,为了衬托女主角拼命黑化其他女性配角,搞得全天下所有女性都只爱一个男人,只恨一个女人。

    女孩子之间,就是这样,暗戳戳地相互比较,但又可以说悄悄话。女生之间的情感纠葛远远比男女之间的有更多空间发挥。

    “你现在在片场能够看出一部剧最后的效果吗?”洛溪梨问她。

    程苔白了她一眼,摇摇头,“我又不是跳大神的,哪有那么厉害。”

    她说的是真的,谁能那么神,在剧组的时候就能够看出哪部剧能火哪部剧能糊,如果真的有这种本身,她还演什么戏,光是串剧组算命就能发家致富了。虽然看不出这部剧会不会火,但如果拍得不好,演员心里还是有数的。

    “他们都说你的运气很好,也会挑剧,演一部火一部。”

    程苔摆摆手,“快拉倒吧,我演了多少剧,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才火了几部。”

    “好像新生入学瞿少爷又有什么资助活动。”

    程苔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关于瞿山南的消息了,以至于她乍一听到“瞿少爷”这三个字,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只是“哦”了一声。

    “后来他来学校参加活动的时候我还见过他。”洛溪梨停顿了一下,悄悄看了看程苔的脸色,“他还问过我你过得好不好。”

    程苔开玩笑,“你怎么回答的啊?”

    “还能怎么回答,说你超级好,让他麻溜儿滚。”

    程苔哈哈大笑,“你要是这样说,估计院领导早就让你麻溜儿滚了。”她看着正在不远处嬉笑打闹的剧组工作人员和小演员,笑意逐渐消失,“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啊?你嘀咕什么呢?”洛溪梨一脸茫然。

    “没什么。”程苔挎着洛溪梨的胳膊,“走吧走吧,找人拿吃的去。”

    洛溪梨的戏份大半天就拍完了。但洛溪梨也不想早早地回学校上课,就和程苔两个人去附近的度假村。

    程苔在前台登记的时候,不经意间一瞥,瞥见一个身影,像极了段人行,她下意识地放下笔,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直到那个人进了电梯她才作罢,呆呆地站在电梯门前。在她发呆的时候,电梯门又打开了,那个男子客气地问她:“上来吗?”

    程苔这才回过神来,摇摇头,声音里是无限惆怅,“不用了,我认错了人。”

    追上来的洛溪梨看着电梯里的人,大概明白了几分,客气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认错了人。”

    “没关系。”男子礼貌地笑笑。

    电梯的门重新合上。洛溪梨抓住程苔的胳膊,一言不发。

    程苔长长地叹了口气,轻声说:“我看错了,不是他。”

    段人行已经走了很久,久到程苔感觉好像已经要忘记他了,但不时地,她总是会想起他。

    她拆掉了段人行的墓碑。偶尔想起他的时候,程苔会去公园的音乐厅里坐坐。看到段人行那幅画像的时候,她会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程苔不愿意想起,时间久了,她似乎真的忘记了。

    段人行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他在前方等着程苔,终有一天,他们会一起回家,就像以前放学的时候,少年宫兴趣班结束的时候,程苔骑着自行车车,段人行在后面扶着她,一直在提醒她慢些骑,穿过傍晚喧嚣的小城,终将到达温暖的家。

    自从换了一个男演员后,剧组的氛围好了不少。每次拍完一条,演员们都会围着刘导看回放。程苔提出,回放用慢倍速,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每个人每一幕的反应。

    在一场戏中,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反应。每个角色处理情绪的变化不是为了证明演技有多好,而是为了让观众相信有这么一个角色的存在。

    演到后期,程苔似乎完全变成了这个角色,体会到她内心的纠缠。

    在和少年演员拍同一个场景走路的戏份时,程苔始终觉得不满意。她觉得自己的表情有些过了。处理微表情的时候太明显了,甚至有一种挤眉弄眼的做作感。有意识的思考要通、过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但是不能在观众面前展现出这个现场的思考过程,不然就很刻意了。

    同样的一段路,她和小演员的角色间隔了二十年。一转头时那个惘然若失的眼神,程苔怎么都没有办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刘导在那里指导她,让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有没有东西也是她想起来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程苔想想自己一路走来也走了很多年,虽然路上有很多遗憾,但她想要走到底,看看到底是什么在等着自己。

    路白是最后一个来客串的。她的戏份只拍了两天。

    拍摄结束后。程苔抱着路白,轻声说:“我说过的,无论怎样,我都是爱你的。”

    “我也爱你。”路白拍拍程苔的后背,“我会幸福的。”

    离开剧组的第二天,路白上传了一封手写信,正式宣布不再演戏,并且注销了自己所有的社交媒体账号,似乎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演艺圈。

    路白说过,她会幸福的。

    这不仅是程苔的希望,程苔想,段人行也是这样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