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凰宝藏 » 第83章 崇山峻岭访神仙

第83章 崇山峻岭访神仙

    翌日一大早,赵星语就吆喝大家起床,带上干粮开始在南峰山区里寻找神仙。

    山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古木参天不计其数,地上的积叶层层,踩在上面就像踩在绵软的地毯上。林中不时有各种各样的鸟兽出没,有的鸟儿不怕生,我行我素立在枝丫上啼鸣高歌;有的小兽露出半个头或一截尾,众人还没看清楚模样,就已遁形消失。

    通往南峰峰顶有一条狭窄的小径,也不知是何人何时所筑。沿途偶遇挥斧的樵夫,赵星语几人便向樵夫打听神仙的下落。

    樵夫是个三十多岁的粗壮汉子,面色赤红,虽衣着裰衫却精神抖擞,听闻几人访神仙,先是哈哈畅笑一番才大声嗟叹:“有乎?无乎?皆在人心。世人都说神仙好,不知神仙亦烦恼。倘若都把神仙寻,神仙也无地方逃。”说完不再理会众人,哼着山歌扛斧疾走,几个转折居然不见了踪影。

    顾镜文懊恼地抱怨:“这樵夫怎么如此无礼,问而不答,竟自说自唱地走掉?”

    唐风音笑道:“山野中人,通何礼数?赤子本性也,不足为奇。”

    周伯则三纵两纵窜到樵夫走过的地方,叫道:“小姐,这里有条石路!”

    赵星语还在回味樵夫说的“有乎?无乎?皆在人心。”但觉跟“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有异曲同工之妙。想着自古山中孕育灵气,连一个樵夫都能说出如此精辟的话,莫非真有仙人出没?忽听周伯叫嚷,她的思路被打断,快步走到周伯站立的地方。

    此石路与山中小径大不相同,后者似是登山游者踩踏出来,前者却似鬼斧神工开辟而凿。石路沿山峦峭壁延伸,又高又陡,望不到尽头,只能瞧见转角处弥漫着浓雾,白茫茫像漂浮着棉花团一样。风吹雾动,卷起滚滚烟雾,与峰峦的云层厮缠在一起,让人分辨不清何是雾、何是云。近处绝壁上万古长青的松树伸展着苍劲的枝干,晶莹露珠附着在枝叶上苍翠欲滴,姹紫千红的山花丝丝簇簇垂吊下来极其绚烂。

    赵星语提步欲追随樵夫路线,被三人不约而同地劝阻。

    唐风音言道:“君子不立危墙,我等又无樵夫脚力,何必涉险?”

    顾镜文这次难得和唐风音统一阵线,皱眉说道:“此处石路窄浅,形势险极,怪石嶙峋,危峰兀立。况且一边还是悬崖,如果不小心掉下去,可能连尸骨都找不到,我看那樵夫古古怪怪,还是别跟他去。”

    周伯也劝道:“小姐,这里太危险了,我见林子那边似乎有庙宇点缀其间,不如我们过去那边看看。”

    赵星语本是好奇心起,见那山岩累累,断崖杂树起伏摇摆,心虽遗憾但思忖自己没有武功也没有登山设备只得听劝退回小径。

    转入林中小径,众人的心境也随之一变。先前见山势雄伟险峻、云雾无常,几人都有一种渺小茫然的心情;此刻脚踏实地,周围草木葱葱郁郁,众人放松之余心归常态,神色也不似先前那么紧张了。

    众人以那隐藏在林间的庙宇为坐标,寻其迹而至。到了庙宇前,却发现不是一座庙宇而是一座道观。道观周围青石黄瓦,殿顶不是一般道观的平脊形状,而是像寺庙修葺成一个高高的殿尖,殿尖上还附着闪闪发光的琉璃瓦片,难怪会被周伯当成寺庙。道观前是一大片青石敞地,几排古树撑起绿阴大伞,地面上有千百只鸟雀飞跃、啄食,见了来人也不躲避,蹦蹦跳跳自得其乐。

    众人行至道观殿门,头上有一匾额,上书“西山观”三个描金大字。

    正殿门内放置一座铜鼎,铜鼎里耸立着三支丈高的焚香,袅袅烟雾若隐若现直冲云霄。西山观不大,观中只有两殿一祠: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三清殿内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圣像;三皇殿中奉伏羲、女娲、神农圣像;黄帝祠立华夏始祖黄帝圣像。观中平坦整洁,树木繁花错落有致。奇怪的却是没有道士出来招呼,也不见香客走动。

    众人一一虔诚地拜跪圣像退出殿外,不由啧啧称奇。观中无道士、无香客,那是谁让道观保持整洁?谁在供奉香火?谁给鸟雀布食?

    周伯回望道观,半信半疑地说道:“怕不是真有神仙照拂吧?”

    赵星语本不信鬼神之说,便言道:“此处不是有皇家避暑山庄吗?或许是宫廷派人固定来打扫的。”

    唐风音摇头:“我来避暑山庄也有几次,却从未曾听说此地还有一座西山观,奇哉!”

    顾镜文对唐风音一直怀有敌意,听他如此说,立刻反驳:“既是皇家园林,为何有樵夫出没?既有樵夫出没,山中百姓修观打扫就不足为奇。”

    赵星语见两人快要吵起来,急忙打岔道:“我们且沿着四周转转,看看可否有人迹。”

    转至西山观后又出现一条石径小路,此处地既高敞,气亦清朗,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赵星语人感慨万千,想起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同题仙游观》,忍不住念出来:“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突然有童音笑语接道:“嘻嘻,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赵星语又惊又喜,怎么会有人知道此诗的后两句,难道遇到了穿越同者?她急忙撇下众人匆匆向出声地奔去。

    满山的松杉、毛竹挡住去路,赵星语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她急得大叫:“神仙也罢,凡人也罢,请让我见上一见。我叫赵星语,前辈若是异人,定知我的来历,还请露出真容。”

    话音刚落,小路一转,出现一片林壑优美,溪水奔流之地。一个七八岁,翘着两只角辫,穿红裙衫的小姑娘正蹲在溪边洗毛笋。

    赵星语打量四周,并没有什么白眉苍苍的神仙老翁或美丽非凡的仙姑。她按捺住心中的失望,对小姑娘柔声问道:“小妹妹,刚才是你在对诗句吗?”

    小姑娘没理她,继续洗着自己的毛笋,剥落的笋壳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浮沉,像一叶小舟慢慢荡远,小姑娘嘴里唱着:“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

    赵星语听得辛酸落泪,歌词多像自己现在的处境啊!蓦地又一惊,这不是《滚滚红尘》里面的歌词吗?小姑娘如何会唱?当下心知自己定是遇到了异人,心神稳定,一语不发帮对方洗起毛笋。

    十来个毛笋洗净后,小姑娘站起来露齿微笑,“姐姐,你心肠真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助你呢?”

    赵星语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地说:“请问您怎么知道《同题仙游观》的诗句和《滚滚红尘》的歌词?”

    小姑娘纳闷:“什么诗句、歌词?”

    “就是你刚才念的诗句还有唱的歌啊。”

    “那些啊,是我父亲教我的,我父亲来山中砍柴,我就挖点毛笋带回家。父亲说这些诗句、歌词是很早以前有人流传下来的,至于多久我就不知道了。”

    赵星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同时又在责怪时空管理局的维修工们,到底弄了多少现代人穿越过来啊?本来以为遇到异人或是穿越同者,可是小姑娘说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估计自己和那些穿越者只能失之交臂。

    小姑娘狡黠地笑笑,“好了,姐姐我要回去了,你多保重。”

    赵星语掩住失落,强颜欢笑,“要我帮你捎回去吗?”

    “不用,姐姐你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小姑娘找了几根树藤把毛笋一个个绑起来,往脖子上一挂,就像和尚挂了串佛珠一样摇摇摆摆地走了。林深叶繁,小姑娘转了几个弯就消失不见。

    赵星语怅然若失地呆愣在原地,突然听见唐风音等人的呼叫,她一边大声回应一边四处张望,很快就看到唐风音三人从石路小径走过来。

    唐风音几人找到她,心中的大石才落地,满头大汗喘气问道:“星语,你去哪里啦?我们一直在林中绕来绕去都没看到你。”

    赵星语奇道:“我就在这里啊,我沿着石路小径转弯在这里遇到一个小姑娘,跟她随便聊了几句,听到你们呼叫我就答应。你们没有看到那个小姑娘吗?她比我还先离开。”

    三人异口同声:“什么小姑娘,我们没看见。”

    自己还跟小姑娘说了半天话呢,唐风音他们怎么会没看到?赵星语不解,可是见他们言辞凿凿的模样又不像在骗人。

    有乎?无乎?皆在人心。赵星语突然想起樵夫说的话,这个樵夫和他的女儿一样神秘,难道自己真的遇到神仙了?可是为什么周伯他们这种相信神仙的人不能看到,自己这种无神论者还能遇到呢?算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够古怪了,多这一件也无所谓。只是有点后悔:哎,早知道就该问问神仙,自己在这个异时空后面的几年该怎么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