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凰宝藏 » 第224章 秦始皇陵的传说

第224章 秦始皇陵的传说

    后世所知的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然而此时赵星语他们去的始皇陵并没有如此秀丽的景色,骊山亦然成了一处穷乡僻壤之地,这全都拜项羽盗掘秦始皇陵所致。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纪》中借刘邦之口,骂过项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后来也有人纷纭项羽掘始皇墓的事情。但实际上,据后世勘探,始皇陵封土的高度达数十米像一座山一样;而封土下还有墓坑,始皇陵的地宫之深邃、构筑之坚固、警戒之严密,凭当时的条件项羽根本就没有开掘的能力。不过项羽“掘冢”的动机是存在的,他与秦始皇是世仇,这是雪国仇、报家恨的最好手段。他虽然无法挖掘地宫,但是破坏了陵园的其他部分,用一把大火烧掉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把边缘地带的陪葬坑里能拿走的陪葬宝藏都拿走。

    项羽的行动和史官记载的史记言论,使当时的人们误认为项羽盗掘了秦始皇陵,里面的宝藏已经一无所有。

    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曾经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那只是为了捍卫他的统治阶级做的表面文章。毕竟秦始皇是皇帝的始祖,各种改朝换代不管是谁当了皇上都不能让人盗始皇陵。哪个皇帝当政时要是始皇陵被盗了就等于告诉世人皇帝的墓是可以盗的,这样他死后也会给后人盗皇帝墓一个表面的借口,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家都会派专人去保护始皇陵。

    但是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始皇陵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刘邦派的士兵不好好守陵,盗墓者也没兴趣再光顾。久而久之,始皇陵竟然残损破落成一座荒山,除了附近还有一些村庄百姓居住,人们似乎都忘记骊山脚下曾经埋葬着中原最古老的皇帝。

    这时的秦始皇墓可不像后世那样重新修陵建园,地宫、陪葬坑等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据说秦始皇陵封了以后,外面的山体都重新封土,再栽了满山的树木遮盖,令人无法确定确切位置,只知其悄然无息隐藏在骊山脚下,所以项羽掘墓也只能刮了表面一层油水,未曾伤及地宫半分。

    赵星语盯着茫茫大山感慨,任凭秦始皇一代天骄,也抵不过一杯黄土的掩埋。有人还刻薄的评价:“生则张良锥之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尚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眼前的骊山到处只见杂草灌木丛生,鸟兽肆意出没,令人怎么也无法和气势庄严、规模宏大的皇陵联系起来,真应了凄凄黄土之说。

    赵星语纵然知道地宫就在骊山下面,但是因其具体位置和进入方法不得知,她也只能望山兴叹。不过她并不完全灰心,《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根据后世勘察,秦始皇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故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秦始皇陵的风水呈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所以若能在骊山找出“莲花”形状的山峰就能估摸出地宫的大概位置。

    其实关于始皇陵地宫的位置在后世基本是全天下人皆知的事情,可是正因为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始皇陵,禁戒森严,所以反倒令后世那些技艺高超的盗墓贼们不方便“下手”。

    再则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传说秦始皇的陵墓里有用水银模拟的天下江河,他的棺椁就在江河里漂流,死后还不忘日夜视察着他的江山和他的军队、陵墓,没有人能真正找到他的棺材。也有传言道,陵墓是一座用水银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的地宫,因为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曾经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这些传说不得而知,但是人们通过物探测定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水银异常,而且水银有规律的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水银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含有剧毒,且易挥发,但它恰是炼丹术中最重要的物质。对于追求长生不老、求不死之药的秦始皇来说极其珍贵,恐怕这位皇帝死后还梦想炼成长生药。况且水银具有防腐作用,服用水银这样“不败朽”的东西,可以使这位皇帝的血肉之躯也同样“不败朽”。而且大量水银在墓室里挥发的剧毒气体也是最巧妙的防盗办法。加上陵墓里的机关设置非常厉害,所以无论是世人还是盗墓贼都只能远窥却无法真正进入地宫,或许有人进去了,可能再也没出来……

    赵星语打算盗始皇陵,倒不是不怕地宫里面充满大量毒气的危险,而是她认为如果剧毒布满了地宫,那些修陵人早完蛋了,怎么还能把水银弄成天下山河?还能修出一座类似咸阳城的地下宫殿?所以她认为地宫里有水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水银的布置或许和重重机关一样都是被机械控制,只要不去触碰机关,水银的毒气可能就不会散发出来。而且这座陵墓并不是秦始皇在世完成的,陵墓前前后后修了38年,直至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继位又修了一年才草草竣工。若是里面没有机关控制,任由水银毒气扩散,那后面的人还怎么修呢?从修长城、建阿房宫、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修陵墓就能看出秦始皇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这样一位皇帝怎么可能甘心一个人孤寂地躺在地下?汉武帝的陵墓尚在寝殿和陵庙之间筑有一条规整的通道,为衣冠所出之道,好让人在祭祀时把汉武帝的衣冠从寝殿中请出来,经此道送进庙里,接受百官祭拜,礼仪结束后,再经此道将衣冠送回寝殿供奉。秦始皇又怎么可能不嘱咐他的子孙后代定期祭祀、祭拜呢?所以始皇陵中一定有一条规整、安全的通道,只是这些皇家机密被隐藏起来,寻常人不得知,到最后随着秦王朝的灭亡终究淹没在历史之中。

    赵星语相信只要找到那条安全的通道就能一窥地宫秘密,发掘出奇珍异宝来堵住四位皇帝和唐宰相的贪心,为了吴越凯、顾镜文和唐风音,再危险她也得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