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装明末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上位记

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上位记

    方一藻听了祖、吴几人的话,心中大吃一惊,都说武将只是一群有勇无谋的武夫,论玩阴谋诡计的手段与他们这些文官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是今天这三位总兵可是让他大看眼界。

    事实证明,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不只是文官,武将的各种手段丝毫不比他们差。

    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按吴襄说的办,尽管他们也想一步到位,让朝廷把方云一撸到底,回家去抱孩子。但是方云毕竟是打了胜仗,就算内阁大臣同意,皇帝也不会同意,因为崇祯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胜仗的将领。

    所以他们才决定退而求其次,请朝廷下令撤销辽南都司,这样不仅建奴能趁机缓一口气,只要建奴还有余力南下,辽东军的地位就固若金汤。

    而且撤销辽南都司也附和东林党和温体仁等人的心意,只要没了辽南都司,周延儒下台就会进入倒计时。

    皇太极在辽南损兵折将的消息很快又传到了京师,皇太极曾将杀到过紫禁城下,京师周围的百姓深受其害,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数的百姓敲锣打鼓地庆祝。

    崇祯也一扫几年来的阴霾,龙颜大悦,鉴于方云和破虏军诸将还在前线打仗,崇祯便下令封方云的母亲王氏为二品诰命夫人。方大山、罗东两人和方云一样,都是单身汉,因此他们母亲也都获封三品淑人。

    一直默默无名的王永民,也终于扶正了位置,成为正四品参政,协助孙元化处理登莱府的政务,而且只要不出意外,等孙元化高升之后,接任登莱巡抚就是王永民了。

    不过就在这时,周延儒将辽东巡抚已经辽东主将联名上书的奏折呈递给了崇祯。

    “混账,无耻至极!方一藻太令朕失望了,他竟然和祖大寿沆瀣一气,连不要激怒建奴这样的话都能说的出口,朕真的怀疑他们到底是我大明的臣子还是建奴的狗!”崇祯看了一眼奏章的内容后,立刻就怒不可遏地骂道。

    深深了吸了一口气之后,崇祯压下了心中愤怒,尽管他对祖大寿等人的真实用意心知肚明,但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崇祯对周延儒道:“周爱卿,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崇祯问周延儒怎么处理辽南都司的事情,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毕竟辽南都司是周延儒建议下成立,撤销辽南都司,对周延儒而言无异于打他的脸。

    站在周延儒身后的温体仁脸上不由闪过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周延儒也知道崇祯的意思,他当然不愿意自己打自己的脸,可今时不同往日,最近京师风云变幻,周延儒已经知道自己曾经的战友东林党已经和温体仁勾结在一起,筹划着拉自己下马。

    东林党的能量已经足够大,又与温体仁这个内阁辅臣联合起来了,周延儒预感到了不妙,十分后悔当初为了讨好崇祯,算计了东林党一次。

    又因为支持在山东征商税,不仅往死里得罪了山东一系官员,还令楚党、浙党等派系的官员感到了威胁,可以说他现在已经得罪了满朝文武。

    方云在辽南大败建奴,更如同催化剂一样,使得这件事越演越烈,偏偏在这个时候方一藻与祖家、吴家联名上书弹劾方云,周延儒得到消息,温体仁和东林党决定借这个东风,一举扳倒自己。

    在选择向皇帝靠拢还是会和东林党保持统一战线的时候,周延儒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还是选择东林党。

    因为这样更安全,他已经和东林党合作了两年多,期间什么问题也没有出现,向皇帝靠拢不到两个月,首辅的位置就陷入了风雨飘扬之中,两下一比较,周延儒选择东林党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东林党的人还是更偏向周延儒,因为周延儒更好对付,温体仁老奸巨猾,东林党的官员其实对他十分忌惮。

    因此即便联合温体仁‘倒周’他们也一直在极力想办法阻止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但是周延儒毕竟坑了东林党一次,东林党的官员为了不重蹈覆辙,要求周延儒交投名状。

    而这个投名状就是支持方一藻和辽东武将的提议,撤销辽南都司,让方云老实在登州待着。这样一来,周延儒就彻底得罪皇帝,再也别想左右逢源了。

    而一旦辽南都司撤了,朝廷就没有理由继续在山东征税商税了。

    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都非常担心崇祯看到山东商税的能支撑数万破虏军的运转,会蒙身把朝廷其他军队的军费全部转嫁到商人身上。

    尽管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这不是崇祯想办就能办到的,但是要达做到这一点,肯定有不少人要下岗,谁都不希望成为下岗队伍中的一员,如果能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对于文官们而言是最好的办法了。

    “回禀圣上,臣认为方一藻和祖大寿等人所奏极是,足可见他们一片公忠之心,臣也认为当初成立辽南都司是臣思虑不周,方云击败奴酋皇太极,震慑建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保住方云的破虏军才是最重要的,辽南身处建奴腹地,破虏军极易被建奴重兵包围,撤回登州是最稳妥的办法。”周延儒诡辩道。

    他知道皇帝恨不得现在就把建奴全部消灭,所以不敢和方一藻、祖大寿一样,用继续留着辽南都司只会激怒建奴为理由,而是以保护破虏军为借口,这样皇帝就算有所不满,也拿自己没办法。

    只是周延儒也太小瞧了崇祯,或者说他还是用几年前的眼光来看崇祯。

    这不听完了周延儒的话后,崇祯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周延儒。

    如果是不会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他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多月前,周延儒还信誓旦旦地诉说这成立辽南都司的诸多好处,现在却以一句思虑不周,就推翻自己之前所有的理论。

    崇祯非常的失望,不用派人调查也知道周延儒肯定是和某些人达成了协议,亏得他之前还认为周延儒是个可用之人,一力弹压了所有弹劾周延儒的奏折,没想到周延儒和那些只是争权夺利的官员完全是一丘之貉。

    “周爱卿,你知道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

    崇祯说话的声音不大,也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气息,但是那冰冷入骨髓的语气令得周延儒的眼皮狂跳,周延儒知道,自己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就会彻底失去圣心。

    但是周延儒不后悔,一时失去皇帝的信任不算什么,只要和东林党关系还在,早晚有东山再起之日,但是如果为了讨好皇帝而选择和东林党甚至是百官作对,一旦被拉下马,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圣上,臣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破虏军,还请圣上三思啊!”周延儒面不改色,跪伏在地上劝谏道。

    “圣上,臣有异议,臣认为万万不可撤销辽南都司!”就在这时,温体仁却站了出来。

    本来温体仁见皇帝看过奏折之后,第一个就询问周延儒意见,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

    温体仁一向以善意揣摩圣心闻名,这可不是随便乱说的,看见皇帝态度之后,温体仁就知道,想要借方一藻东风扳倒周延儒没戏了。

    温体仁斗争经验丰富,知道文官的意见对内阁首辅很重要,但是能不能当上内阁首辅,当上之后能不能坐稳,关键还是看皇帝的态度。

    可温体仁不知道周延儒发了什么疯,皇帝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周延儒竟然跳出反对自己曾经主张下成立的辽南都司。

    扶持破虏军占领辽南都司,原本是周延儒上任内阁首辅以来,唯一一件拿的出手的政绩,同时也是最能令皇帝满意的政绩。

    说实话,温体仁心里也很是羡慕,如果不是为了斗倒周延儒,温体仁绝不会拿辽南都司开刀,毕竟等他自己坐上首辅的宝座,也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想皇帝交差的。

    捡了这么大的便宜,结果周延儒不但不珍惜,反而要亲手毁灭它。温体仁知道这是一个绝好机会,皇帝越生气,证明他对周延儒越失望。

    这次不但能扳倒周延儒,还能把方云和破虏军收为己用,这样的机会,简直千载难逢,温体仁当然不会错过。

    辽南都司成立还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连辽东那些跋扈的武将都有些坐不住了,崇祯当然不想撤销辽南都司了。

    可现在连周延儒这个都主张撤销辽南都司,这让崇祯心里十分失落,觉得手下没有一个可用之臣,虽然他身为皇帝,但是如果没有大臣支持的话,想要保住辽南都司也非常困难。

    没想到关键时候,温体仁站到自己这边,崇祯立刻对温体仁好感大增。

    “温爱卿,如果你是内阁首辅,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崇祯无视了周延儒的存在,直接让温体仁以首辅的角度考虑,可见他对周延儒有多么失望。

    温体仁心中大喜,皇帝竟然让他站在首辅的角度去处理这件事,这意味着只要自己能让皇帝满意,接任首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