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木偶的救赎 » 第七十八章 病态的狂欢

第七十八章 病态的狂欢

    管州落水淹死的消息像迅猛的风暴一样,以不可观测的速度,迅速席卷整个滨华市。不到三天时间,人们都知道了在通天阁的许愿池里,有个年轻人淹死了。通常,出现某个事件时,人们会刨根问底,探究其根源。这一点,得益于现如今的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当今社会,万物互联,信息的传递更是没有障碍和隔阂。由此衍生出的,便是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持续关注。除了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也把民众的围观心态提高到新的档次。由此,便呈现出了刨根问底的大趋势。不管事件是大是小,哪怕只是谁家丢了一件衣服,经过媒体的报道和追踪,人们也想知道到底是谁偷的衣服。

    如此说来,管州溺水事件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首先,是事发地点的特殊性。如果管州是在普通的江河湖海里淹死的,人们或许不会这样好奇。毕竟,以上种种地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管州的溺水地点,是在通天阁的许愿池里。通天阁毗邻古庙,是一个神圣之地。而许愿池,也承载着众人关于迷信和佛教的信仰。在这样一个圣地溺死了人,人们肯定会颇为好奇。他们觉得,这是百年不遇的。这也就加深了民众对于事情真相的探究欲望。

    青年溺水,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一点,也是民众关注点之所在。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个意外。每到周末晚上,通天阁人很多。在池边许愿的时候,会很挤。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被挤进了池子里。“意外说”是人们对这件事的主流猜想。

    就在此事要以意外事故了结的时候,李默豪的被捕,又激起了新的讨论风潮。人们在新闻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管州溺水事件的最新报道。报道上说,警方已经将涉嫌故意杀人的嫌犯李默豪逮捕到案。之后,警方对李默豪进行了突审。审问中,犯罪嫌疑人李默豪交代,他于案发当晚,在通天阁的许愿池附近埋伏,趁死者在许愿池边毫无防备地许愿时,突然冲出去,把死者踹进池子,然后逃跑。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人们本以为这是个意外,但没想到却是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民众之所以如此意外,是不无道理的。这个事件的两个当事人——死者管州和凶手李默豪——都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年轻人。二人到底因何仇恨,走到这个地步,没人知晓。人们只是不禁感慨起世道的变化。滨华市一家颇有名气的报社的特约评论员,就此事,写了一篇专题讨论,刊登在自家报纸上。这篇专题讨论,题目为“论现代社会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犯罪意识”。此文一出,受到广泛瞩目。许多民众都加入到了这个严肃的讨论中。年轻人怎么了?是年轻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年轻了?这些话题一度风靡整个滨华市。

    由此,人们便对李默豪的作案动机,好奇不已。

    警方经过一番深入而又仔细的侦查后,向社会公布了此案最新的调查结果。此次的公告里面,着重介绍了李默豪的作案动机。经侦查,嫌犯李默豪与死者管州并不认识。二人没有任何交集。李默豪之所以杀掉管州,源自于嫉妒之心。据悉,管州生前,正在热烈追求某女生。而李默豪也对那个女生颇为执着。案发当天上午,管州写给那女生的信,恰巧被李默豪发现。恼羞成怒的李默豪就伺机杀掉了这个和自己素昧平生的人。

    此调查结果一出,又是一片哗然。滨华市那家著名报社的特约评论员,又在自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专题文章。这次的文章题目为,“论现代社会下,青年人的恋爱观和世界观。”此文章一出,又引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在这个太平年代,内心空虚、苦于没有热闹可看的百姓们,一旦周遭发生了什么事,便会像鲁迅那些看着同胞被砍头,还一脸好奇的小市民一样苦苦追踪,生怕错过任何一条最新的消息和报道。

    神通广大的媒体和网友们,不出两日,便找到了警方在公告里提到的“某女子”。人们本身就对这个女孩颇为好奇。人们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能让两个大小伙子苦苦追求,甚至让其中一人对另一人痛下杀手。

    消息放出的当天下午,一大批媒体记者和好事之人,堵在了林音家楼下。一小部分人在林音家房门门口,像李默豪那样,不住地敲门,请求林音出来接受采访;另外大部分人,则在楼下死等。他们中的个别人,除了随身携带小马扎之外,甚至还带了简易的折叠床。他们似乎下了必死的决心,一门心思要等林音露面。

    对于这种现象,那家报社的特约评论员又马不停蹄地写了一篇专题文章——这位特约评论员正是以笔耕不辍而出名的——题目为“聚焦现代社会,年轻女性在恋爱中的位置”。此文章一经刊登,又引起了巨大的追捧热潮。从那以后,在林音家周围聚集的人更多了。有事的没事的,距离远的距离近的,都一股脑地跑到林音家楼下静坐。这里面除了一小部分小报媒体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炎炎夏日,管州溺水事件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消遣。他们坐着小马扎,吃着西瓜和雪糕,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拿着报纸。而那些小报媒体则还是老生常谈。那些长枪短炮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林音家楼下。记者和编辑全部就位。他们中间,也存在着竞争。因为林音一旦出现,就看谁能第一时间拍摄到林音的照片。谁能先拍到照片,把照片传回总部,谁就能抢到头条新闻。因此,楼下的小报媒体们,偶尔会因为抢占地形的问题,发生摩擦和争吵。在他们心里,谁都不愿意把这少有的赚取流量的机会,拱手让给其他同行。

    总而言之,管州溺水身亡,让整个滨华市都陷入到了一场狂欢之中。这种病态的狂欢到底是不是可取的,相信少数人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过,明白事理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沉浸在这病态扭曲的围观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