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始于2004 » 第八十五章 还有一个本子?(求追读)

第八十五章 还有一个本子?(求追读)

    谈完事情,苏棱就要离开,却被于珍叫住。

    “你怎么走这么快啊?还有事跟你说。”

    苏棱只好坐回原位。

    于珍抬起手看了看手表,想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不一会,一位披着长发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苏棱回头一看,心里震撼万分“卧槽,没想到你年轻的时候还是个文艺青年。”

    此时的黄垒还没有发福,留着一头飘逸的秀发,举手投足间透着文艺气息。

    “这位是表演系的黄垒老师。”于珍向苏棱介绍。

    “你好,我是黄垒。”

    “黄垒老师好。”苏棱微微点头向黄垒问候。

    于珍瞥了一眼黄垒,又看向苏棱,说道:“黄垒老师有事想和你谈,我先出去。”

    于珍在苏棱的注视下离开了。于老师既然要避嫌,估计是有关利益的事情。

    黄老师坐下,看向苏棱,语气和善的询问:“我想要将你的剧本排成话剧,你觉得怎样?”

    苏棱没想到第一个找上他的是黄垒,还以为会是某些话剧团或者是人艺。

    一部高质量的话剧不仅可以带来直接收益,还有各种改编费用。

    《你好,疯子》就是这样。它原本是话剧,因为备受欢迎而被导演看中改编成电影。尽管电影票房表现一般,话剧并未受到负面影响。在电影开拍之前,版权费用就已经成交。

    这只是电影,还有电视剧、有声书等等一系列渠道。《我是余欢水》就是由话剧改编成电视剧,主演还是郭京非。

    话剧在国内是小众的爱好,盘子就这么大,想赚大钱绝不可能。

    人艺牛逼吧?

    苏棱前世曾看过一则报道,采访了一位人艺的普通演员,其月薪在4000到5000元左右。而头部演员,收入则在几百万左右。

    听起来很不错,但再横向跟顶尖的电影演员比,又差了很多。

    爽子姐笑了,这些话剧演员一年的收入还比不过她一天的收入。

    袁全就是话剧演员,但她时常会出来拍戏。

    记者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要养孩子。她老公夏雨也是,有段时间疯狂接戏,还不是为了赚钱吗?

    “答应他。”就在这时,小莫跳了出来。

    “哟,怎么说?”

    “他是话剧圈的人,娱乐圈有个很牛逼的话剧团。”

    “你是说开心麻花?”

    小莫没回答,它默认了。苏棱这才想起来,小莫不提醒他都忘了。

    “可以,我答应。”苏棱看向对面的黄垒老师。

    黄老师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位同学这么容易就答应。

    两人又聊了会关于话剧的事情,黄垒才告辞离开。

    苏棱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禁感慨。

    黄老师的能力毋庸置疑,毕竟在北电当了这么多年老师。

    然而,在苏棱穿越的时候,他好像翻车了。关于他对女儿的教育,很多人抨击他太早把女儿带进娱乐圈,更有甚者说他是为了培养豪门富太太。

    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娱乐圈星二代太多了,比如杜纯、陈非宇等等。

    为什么明星非要把儿女送进娱乐圈?

    那是因为娱乐圈的钱太好赚了,一部戏几千万的片酬,还有各种代言收入。轻轻松松就能赚这么多,谁不愿意?

    但星二代出头的也不多,这种事靠命,有的人就是捧不红。、

    像最近热播的《狂标》,高齐强的儿子高晓晨,他的饰演者就是吴刚的儿子。吴刚当初答应出演这部剧,有一个要求是给他儿子一个角色。

    结果《狂标》火了,高晓晨反而被人诟病演的不怎么样,网友纷纷吐槽他是关系户。

    -----------------

    几天以后,苏棱来到了排练室。整個02级表演班都在那里等着。

    北电是有专门的排练室的,各个年级协调、排练、交作业都会占用,这也导致排练室经常不够用。

    然而,这对苏棱并不是问题,领导已提前做好了安排,最大的排练室被保留给他,一直到排练结束。

    苏棱踏入排练室,发现一位中年人在那里。这时,刘天仙迅速走过来介绍:“这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表演系的副院长王静松。”

    “王院长好。”苏棱态度恭敬的问好。

    王静松微微点头,他从苏棱进来时就一直看着对方。

    “不学表演可惜了。”王静松审视着苏棱俊秀的面庞不禁感叹。

    与王院长打完招呼后,苏棱走到舞台中央,扫了一眼台下的同学们。

    “熟脸还挺多的。”

    有朱压文、罗近、刘天仙、江依燕还有三圣母。苏棱只记得她演过三圣母,不记得名字了。

    由于领导之前通知过,所以台下的学生们都很紧张,他们本来以为只是排毕业大戏,没想到直接成汇报演出了。不然也不会请苏棱来当导演。

    苏棱注视着台下一双双紧张的眼睛,沉声开口:“大家好,我是苏棱。我将会担任你们毕业大戏的导演。”

    “我了解过我们班一共有15位同学,正好可以分两组进行排练,一组是《你好,疯子》,还有一组是...”

    “你等等!”王静松打断了他的话语。

    他疑惑的问:“不是只有一个《伱好,疯子》吗?”

    苏棱明白了他的疑惑,走下舞台,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摞剧本,向大家介绍道:“这是另一个剧本,也是二组的剧本。”

    众人大惊,他们不可思议的看着对方,他竟然还写了另一个剧本。

    随后,台下响起了窃窃私语。

    “他不会就在这几天又写了一个本子吧?”

    “怎么可能,肯定是早就写好了。”

    “卧槽,这个剧本的质量不会和之前一样高吧?”

    王静松眼底的情绪剧烈地一颤,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苏棱,竟然还有第二个本子。

    王静松想立刻向前夺过本子,拿过来看。他觉得这个本子肯定是赶工之作,不可能像《你好,疯子》一样精彩。

    但他是院长,不能失态。

    于是,王劲松只能缓缓开口:“既然苏棱写了新本子,那我们今天就先不排练,先看新剧本。”

    说完话,他就让苏棱分发本子。他拿走其中一个回办公室看。

    两个小时后,王静松合上剧本,宛如雕塑的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动作。

    过了不知多久,他拿起手机拨通电话。片刻后,电话接通。

    “老王,怎么了?”

    “黄垒,我们学校出了一个话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