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邂逅那一抹父爱 » 童年(一)

童年(一)

    自从淑珍能走路后,慢慢也开始接触“外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农村多的是又高又长的土坡,他们从底下一步步爬上去,然后在猛地出溜下来,体验向下冲那种快感,玩累了也会找个平坦的地方开始学着大人模样过家家

    到河边取一些河水,顺手摘两把花花草草,看到青蛙在水里发出呱呱声,卷起裤腿下水逮两只青蛙,大概十几个小孩儿,河水早已浸湿他们的衣服也不觉得凉,满河里你追我赶,蓝天白云青青草,嬉笑声荡漾着,飞溅着,好不愉快

    然后回到刚才玩过家家的地方,将水和泥搅合在一起,捏出一道道墙,将手中的泥和成房子的模样,再去每家每户的门前捡一些大人不用了的破旧锅碗瓢盆

    最后将摘来的花朵,青草放锅里搅拌一下在倒出来,哟,一道“丰盛”的饭就这样做好了

    眼看太阳西斜了,“月月”“静静”“娜娜”……在家长们的一声声哟呵声中孩子们也各回各家

    晚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开18英寸的电视机,“我要看动画片儿”,“动画片儿有啥可看的,咱看看新闻联播”,大人和孩子互相之间围着这台黑白电视机争夺着。

    “哎,今天又接收不到信号,弹不出来人物”

    “不行,我的动画片开了,今天演哪吒闹海呢,我要看,我要看”小孩子眼看急的要哭

    “行,那爹给你出去转转锅,看能不能接收到,你在家里看着,出来动画告诉爹”大人说完就去房顶开始转锅

    “出来没”,“没有”

    “哎呀,出来了爹,哎,又没了”

    ……

    在一阵折腾过后,电视依旧接收不到信号,小孩儿早已疲倦的身体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状态

    相比其他孩子家,淑珍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她家住的土房位于村里最底端,村里给每家每户接电线的时候没有接到她家,她家至今都没通电,所以电视是不能看了,自然也享受不到转锅的乐趣

    好在爹和奶奶的故事足够多,因为煤油灯烟雾大,而且气味儿难闻,晚间点一会儿吃过饭后一家三人来到院子里铺好被褥,淑珍躺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以前的趣事儿。

    淑珍也听不懂,但她喜欢听奶奶的唠叨声,在奶奶唠叨声中才能睡安稳

    春种秋收,日复一日,小孩子们逐渐都长大了许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些小朋友开始在淑珍背后喊她没娘的野孩子

    起初淑珍听到后会回到家里追在奶奶和爹屁股后面问为什么大家都叫她没娘的野孩子

    奶奶和爹说他们那是寻你开玩笑呢,你不是没娘的野孩子,而且你每天不是有爹和奶奶吗,怎么能是野孩子呢。

    淑珍听到答案后又心满意足的跑出去找小伙伴们玩儿了

    但是这些小孩儿并没有就此“放过他”,尤其有的小男孩儿说淑珍是穷人家的孩子,穷孩子不配和他们一起玩儿

    淑珍听到这些话便去使劲追,她想让那个小朋友住嘴,可迎面突然会出现一把黄沙土直接让真真坐在了地上

    然后一群孩子们起哄,围着她转圈,趁机将真真的衣服里,头发里,浑身上下都装满黄土,连嘴和鼻子都不放过

    她没有办法反抗,只是一个劲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奶奶和父亲见淑珍出去许久还没回来

    便出来寻找她,当看到这副模样时,三儿气不打一处来,三儿知道是家里大人教唆的孩子,于是乎就想找家长们说道说道去,可当淑珍开口问自己:“爹,我为什么没有娘,为什么就只有咱家穷受欺负呀”,看着孩子满眼泪水问出这样的问题,三儿只觉得心滴血,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翁的一声坐在地上。

    是啊,为什么只有自己穷呢,不光穷,还残疾,说起来,三儿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和他的大哥是脱不了干系的

    三儿的哥哥是一位唯利是图的人,据说年轻时三儿的母亲非常厉害之霸道,经常会因为指尖儿大点儿的利益和别人起冲突,因此这项“优良”的美德自然让她的儿子学了去

    三儿和他哥哥差十二岁,从三儿记事起,就一直给他的哥哥当长工,起初是为了他哥哥的婚事,眼看十七八岁了,母亲着急怕打光棍,每天指着三儿干活儿攒钱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非常艰难的,人们论功挣钱,一个工大概两毛钱,就这样一个工一个工攒着,终于攒够了娶媳妇儿的钱。

    娶过儿媳妇儿后眼看大孙子出生了,儿媳妇因此隔三差五打闹,三儿和她母亲在继续给大孙子干活儿,挣活命钱,几年后,二孙子三孙子相继出生,家庭负担越来越大

    大哥也没有什么能耐,除了遗传母亲的“占便宜”之外,在没有任何厉害之处,眼看着家庭超负荷,只能继续剥削母亲和兄弟

    此时三儿也快到谈婚姻的年龄了,母亲也着急,三儿本来天生就有些不怎么机灵,自己一年年老去,再不为小儿子打点,怕日后真孤苦伶仃

    这个小心思很快便让大儿子发现了,儿媳妇更是破口大骂,直至后来大打出手,这么一闹,这个大家庭终于一分为二

    爷爷跟了大儿,奶奶和三儿被挤兑了出去,娘两重新用土盖了一座小房,也就是如今淑珍他们住着的

    打这之后,生活的重担几乎都倒在了三儿母亲身上,眼看三儿二十几岁了,还没有个姑娘愿意跟他,三儿的头脑也不灵活,还有这懒惰,老母亲整日惆怅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三儿的叔叔在硫磺厂工作发了财,愿意带着三儿一起干,母亲一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想都没想立刻让三儿跟着他叔去,心里更是对他叔万分感激。

    硫磺厂的工作确实挣钱,早出晚归,一天挣个二十几块钱,在那时候这个工资对于农民来说就很了不起了,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下井,下井大家都知道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至今还没出过什么事,人们也都没放在心上。

    三儿和他叔一起去了硫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