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曹将张飞 » 第二十三节 攻城战(上)

第二十三节 攻城战(上)

    董卓被刘备一折腾,没办法再引黄巾出城。可是,他又必须攻打广宗。

    无论成败,至少要试试。

    于是,董卓立刻着手准备攻城事宜。

    首先,是战后医庐。为了救助受伤的军士,他留下了卢植的两种不同的医庐,精良的给西凉军士,差一些的给汉军。

    当然,作为西凉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董卓也明白攻城器械的意义。

    所以,第二步,他决定,将士兵分组。

    先是汉军,他将汉军分成了三队,轮流攻城,每队负责攻打一个时辰,然后,攻上城头或爬上云梯的不撤,在城下的撤回来换队。

    再是弓箭手和盾兵。

    盾兵负责保护弓手,弓手负责将箭矢射上城头。

    还有其他士兵,在董卓的安排下,各司其职。

    第三步,就是准备各种攻城器械。而,最有用的,就是冲车和云梯。

    冲车负责冲撞城门,云梯可以让士兵冲上城头。

    当然,董卓还有卢植留下的其他的攻城器械,分别是:轒辒车、投石车、井阑和巢车。

    投石可以投掷石块破坏城墙,而井阑可以让攻城方的弓箭手获得更高的位置,从而方便射击敌军。

    这轒辒车和这巢车用来干什么的呢?轒辒车形状像一个房子,可以让士兵到达城门下后提供保护。方便他们填护城河,挖地道之类。

    巢车就厉害了,它可以坐两个人,然后升到很高的地方,从而俯视城内守军,监视敌军。

    可惜,卢植还差一些攻城器具,否则他就可以攻城了。

    此时,他们还需要什么呢?比如,床弩。厚重的床弩可以破坏敌军的投石车,让我方的投石车不用担心被敌军打坏。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第二日的攻城了。

    第二日。

    “曹公,你也来看攻城?”董卓此时全副武装。

    “当然,你攻你的,我不会影响你的。”曹操道。

    “哈哈哈,好,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我西凉勇士的厉害!”董卓看向了牛辅,“牛辅,你去下令攻城。”

    “是!”牛辅抱拳。

    跟着曹操,我也有幸观摩了这场残酷的攻城战。

    首先,一个背着红绿二色旗帜的士兵,上了巢车。

    又一个士兵,背着令字旗走到了最前方,凝视着高大的广宗城。

    随后,他停在了敌方弓箭的范围之外,举起令旗:“投石车队准备!”

    十几个精壮大汉走到了投石机的旁边,将石块放上,然后,将勺子一般的尾部用力下压。

    “放!”令旗一下,士兵将手松开。投石机发出了木质的吱呀声,将铁锅大小的石头,狠狠地向前砸去。

    别误会,不是我们现代人用的那种炒菜用的小铁锅,而是乡下使用的,极其巨大的大铁锅,直径将近一米。

    董卓当然不打算用投石车杀敌,但是他打算用投石车攻击城墙,并且制造恐慌。

    不过,第一次投石,士兵操作并不熟练,首先,他们投出的投石并不整齐,有的砸在了城墙上,有的却砸在了城楼上,将两个倒霉的黄巾压成肉饼。

    其次,只有五辆投石车,可是广宗却被张角打造得铁通一般,五辆投石根本无法照顾一整段城墙。

    不过,董卓打算利用投石制造机会,然后将轒辒车运到城下。

    如果可以用土填护城河,董卓也不打算用人命填。

    是的,广宗四面都是水,还是张角命人挖的壕沟。

    任由壕沟存在的话,云梯很难直接架在城上,且冲车基本废了。

    所以,董卓让投石车发射,为的就是让轒辒车接近城墙。

    “全部躲避!”看着天空中不断飞来的石块,张梁非常冷静,他看了看周围道,“就地寻找掩体,侦查兵远程监视城下!”

    看到城墙上的黄巾军大多不敢露头,巢车上的士兵高举绿旗。

    有侦查兵侦查又如何,只要让轒辒车到达城下,那么,董卓的目的就达到了。

    攻城意味着兵力损失,他必须狠下心来。慈不掌兵!

    “轒辒车队准备!”此时,正是出动轒辒车的机会。

    一辆辆类似小房子的,底部装有轮子的车子,在里面的5个敢死队的驱动下,急速向城内冲去。

    一共有100辆轒辒车,坐着500名士兵。

    车底有一段没有木头,他们会用力蹬踏地面,利用摩擦力让轒辒车快速接近护城河。

    显然,城下的动静被城上得知了。不过,张梁并没有好办法。

    放火烧?首先他的火油不多,必须要留给云梯或是冲车。其次,轒辒车顶上的不就是湿漉漉的防火布吗?这种情况下放火用处大吗?

    派兵出城冲击?一旦吊桥被控制,他就完了。

    董卓最喜欢打野战了。

    所以,张梁思虑良久,他做出了决定。

    利用飞石打穿轒辒车。

    可是,他绝望了。

    他用绳索绑着的石头,被轒辒车弹开了。就算有的侥幸打穿了防火布,也被陷了进去。

    显然,他估计放箭的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他很好奇,董卓千方百计运送一批士兵过来干什么?单纯的填护城河吗?

    “董卓到底有什么目的?”张梁看着那个站在中郎将大旗下的,一脸凶戾的董卓。

    显然,张梁想多了。

    董卓的目的还真的就只是单纯的填护城河。

    当然这些士兵腰里别着弓箭,在护城河被填完之后,他们将作为弓箭手攻击城墙上的守兵。

    前方还有一个拿着令旗的士兵,负责给董卓军通报消息。

    张梁没大动静,只是不断地利用飞石攻击轒辒车,董卓军则不断填护城河,试图榨干轒辒车的所有价值。

    最终,随着护城河的消失,这些轒辒车暂时没了用处。

    当然,如果董卓打算攻打其他的城门,这轒辒车还有用处。

    不过,董卓认准了南城墙,没有犹豫。

    很快,在前方的令兵将绿旗插在轒辒车上,并且随着军士慢慢退回。

    “很好!投石车准备!云梯队准备!井阑队准备!”令兵道。

    “投石车放投石!井阑队立刻前进!弓箭手队准备!刀盾兵队准备。”令兵的指挥非常明确,似乎,这个家伙也是个不错的人才?

    随后,井阑队在士兵的推动下,缓缓前进。

    “投石车放,所有待命部队,全部上!”令兵看了一眼城墙。

    城上。

    “滚木准备!弓箭手准备!刀盾手准备!”张梁口中大喝,并且,身边已经有了一支部队。

    死士部队,这是张梁最后的手段,用来将已经攻上城头的士兵赶下来。

    “杀!”董卓军的云梯队大喝一声,迅速接近城下。

    城上飞矢,却被城下忽视,因为有盾牌等物的遮掩,董卓军的损失主要出现在云梯队身上。

    倒下数十人后,云梯队走得更快了。他们加速向前冲,随后,将云梯上的钩子搭在城墙上,攀爬者冲向了城墙。

    同时,弓箭手赶到,在刀盾手的帮助下,不断向城头放箭,压制守军。

    同时,高大的井阑队不断向城内放箭,阻拦守军守城。

    张梁的士兵同时被弓箭手和井阑队打击,根本无法阻拦云梯上背着环首刀的士兵。

    城下弓箭手的威力不比井阑,黄巾军只需要盾兵掩护。

    井阑的存在,使得守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所以,张梁可以任由董卓弓箭手发威,但是他忍受不了井阑。

    有两种方法。法一:派死士冲击井阑。张梁知道,此时开城门,意味着派出的死士只有死一个结局。

    此时派死士,就是在送,他不愿意。至少要等到敌军攻上城头,死士才能出动。

    他想要让死士真正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怎么办?只有一招。

    “弓箭手,准备动物油!”张梁犹豫片刻,做出决定。

    利用油和火箭烧了井阑,然后再用滚木落石砸伤敌军。

    因为,敌军的井阑有防火布,所以,一般的火箭没用。

    只有用投石车将鱼油投到敌军井阑上,然后用火箭烧了。

    此时,井阑上。

    “哈哈哈,痛快!”左手一个士兵道。

    “我们很快就可以攻下这座城了吧?”中间的伍长笑了。

    “你看,这是什么?”右边一人突然发现,由于敌军的泼洒,井阑车上多了一些液体。

    “有点滑,还有点香……”伍长摸了一下,随后凑到鼻子上闻了一下。

    “这好像是……油!”伍长大喊,“快!弃了井阑车!”

    “什么?”左右士兵看到伍长将弓收弦,然后立刻下去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等等我!”

    其他的井阑车上,也发生了这一幕。

    果然,很快,这批井阑车全部陷入了火海。

    不过,这个时候,董卓军已经爬上了广宗城,形成了一个小型桥头堡。

    而且,面对黄巾的进攻,他们收缩防线,渐渐占据了这城头堡。

    “受死!”张梁不认为现在就是出动死士的时机,还是决定派精锐厮杀。

    大量仅次于黄巾力士的黄巾精锐从城头杀来,向官军围去。

    目的,就是将他们赶下城头。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梁的吼声,似乎让整个广宗都有些颤抖。

    “杀!”黄巾军悍不畏死,冲向官军。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双方的士兵。

    此时,指挥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到处都是生死搏杀的士兵。

    董卓军是为了攻陷广宗,黄巾则是为了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