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齐天大圣笑传 » 第三十三章 挽龙探猴

第三十三章 挽龙探猴

    观世音菩萨领着弟子惠岸行者在福陵山与那猪悟能道了别,随又驾起云头,直奔东土大唐而去。可刚飞行了一小段距离,突又见得空中一条玉龙在痛苦叫唤。

    于是乎,观世音菩萨好奇地靠近前询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小龙,为什么在此呻吟?”

    那小龙道:“我本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幺儿,因玩火不小心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上表天庭,告了我个忤逆之罪。那玉皇大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鞭,打得是皮开肉绽,那叫一个痛啊!”

    “虎毒不食子,你肯定不是那西海龙王敖闰亲生的。”观世音菩萨道,“忍忍吧!过几天伤口好了,自然也就不痛。还有,以后千万别再玩火了。”

    “不行啊!我马上就要被玉皇大帝处死了。”那小龙道,“望菩萨搭救搭救。”

    观世音菩萨闻言,慈悲心大起,即叫弟子惠岸行者择道,与自己同去那天庭求请。刚来得灵霄殿里,便见一位天师在那里等候。

    “菩萨来此做甚?”天师问。

    观世音菩萨道:“本座有要紧事急着去见玉皇大帝一面。”

    “陛下大便去了。”天师道。

    “胡说。朕刚才只是小便。”正说话间,突见玉皇大帝从侧门上得殿来,道:“菩萨到访,有何事啊!”

    观世音菩萨见状,上前施礼,道:“本座领如来佛主旨意,上东土大唐寻一借书人,不期路遇一条小龙向本座求救,特来启奏玉帝,肯请饶他性命。”

    “呃……”玉皇大帝听闻后道:“区区一条小龙而已,也值得菩萨欠朕一个人情乎?”

    “陛下此言差矣!”观世音菩萨道:“生命曾可贵,龙命价更高,如此草率处死岂不可惜?陛下不如将那小龙赐与本座,我自当另有用途。”

    玉皇大帝闻言,即传旨赦放待斩之龙,随后又差天将押解而来送与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让那小龙在御前叩头谢了活命之恩,才带着他一并出得殿去。

    到了下界凡间,观世音菩萨已拿定主意,决定将那小龙安排在一深涧之中,只等借书人来时,再让跟着做个随行,一同上西方借书立功。

    那小龙领命潜身,自愿受此差遣。拜了菩萨,别了惠岸,便一心一意在深涧静待。

    安顿好小龙,观世音菩萨便继续带着惠岸行者赶路东行。

    行不多时,只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定睛一看,乃是那五行山。

    “师父,那放光之处,便是五行山了。”惠岸行者道。

    “本座知道。”观世音菩萨道,“听说如来佛主在上顶帖了降魔贴,我想上去留个影?惠岸,你要同为师一道去吗?”

    惠岸行者道:“好也!好也!”

    于是乎,师徒二人徒手攀上那五行山顶,玩起了自拍。拍到兴起时,观世音菩萨还忍不住吟诗一首……

    诗曰:

    一二三四五,上山采蘑菇。

    山上没寻着,山下现猴菇。

    正欲下山采,发现不是菇。

    不是菇啊!不是菇!

    菩萨正吟诗间,突惊动了山下那猴王。

    “是哪个该死的在山上吟诗,揭俺老孙的短?”孙悟空在五行山脚下高叫道。

    菩萨闻言,径自下山来探。那奉命监押猴王的土地神见了,立即钻出土来拜接菩萨,并引至那猴王面前。

    观世音菩萨见猴王被压于石匣之中,只口能言,不能身动,便放心地问道:“好你个孙猴儿,还认得我南海观世音菩萨么?”

    “废话,你刚才已经说了。”孙悟空道:“承蒙菩萨来探,可曾与俺老孙带些零食。”

    “抱歉。今日本座行得匆忙,不曾有带。”观世音菩萨道。

    “我插!不带礼物也好意思来。”孙悟空道,“俺老孙在此度日如年,没零食拌嘴很恼火啊!”

    “本座又不是专程来看你的。”观世音菩萨道:“我奉如来佛主旨意,上东土大唐而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一眼。”

    “插!菩萨这样说,俺老孙很伤心啊!”孙悟空道:“如来那胖子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伸展胳膊。前几日又来探望,说是同意陪借书人去西天借书,便放俺老孙出来,可至今那借书人至今也没个音讯。菩萨今日即然造访,何不发个善心,替俺老孙撕了那五行山上的符咒,救俺出来。”

    观世音菩萨听罢,道:“你这猴头,罪孽深重,若是本座救你出来,你又四处惹祸连累本座咋办?”

    孙悟空道:“俺老孙已忏悔了,愿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我。事成之后,俺老孙必当感激不尽。”

    那观世音菩萨闻得此言,满心欢喜,正准备登上山去揭开封印,然而……掐指一算,脸上却露出糟糕的表情,道:“不好意思,本座忘记了,这个封印不能由我揭开。”

    “我去,又遇女骗子。”孙悟空道。

    “这样吧!为表示歉意,本座给你指条明路。”观世音菩萨道:“本座今日正为寻借书人而去,你既有此悔意,何不待我到了那东土大唐寻得借书人后,教他来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沿途保护于他不受妖魔侵扰,也算是功德无量。”

    “俺老孙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孙悟空道,“菩萨,你给俺老孙个准信,那西行借书人究竟几时才来?”

    “这个……那个……”观世音菩萨支支吾吾,道:“应该很快就要到了吧!”

    “很快是多快。”孙悟空问,“千万别告诉俺老孙,那借书人还没生出来。”

    “呃……”

    只见那观世音菩萨不发一语,带着弟子惠岸行者便离了五行山。

    别了孙猴王,两人一直东行,不出一日就到了那东土大唐国长安城。

    观世音菩萨见那城内人口密集,不方便着落,便决定在效外收了云头。

    为了不惊扰尘世之人,师徒俩又变作两个化缘游僧。当他们入得长安城里时,不觉天色已晚,该是时候打间住店了。

    于是乎,师徒二人在大市街上到处寻找旅馆,这旅馆没寻着,却见一座土地庙。

    二人低调地入得庙去投宿,不曾想却被那土地庙神认了出来。那土地庙神不敢怠慢上仙,一番叩头迎接不算完,随后又急着跑去报与那城隍、社令,以及满长安城的庙神知晓。

    那各路小神尽知菩萨光临,都纷纷前来叩拜,恕接迟之罪。

    观世音菩萨见状,道:“我奉如来佛主旨意,特来此处寻访借书人,今观天色已晚,暂借庙宇住个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汝等切不可四处张扬。”

    众小神听罢,皆愿遵从菩萨旨意,并将那土地神赶去城隍庙里暂住,留他们师徒个宽敞好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