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兴唐世宗 » 第五十四章 蓝衫记前

第五十四章 蓝衫记前

    十年前,李规刚到达凉州不久,外出办事时,在街上发现一个人,其长相竟和自己相仿。只见那人挑着几担木柴在集市上售卖,借此换几个铜钱补贴家用。

    李规当即停下脚步,走过去将那人的木柴尽数买下,然后让他挑到槐园中去。期间李规不停的在观察那人,也一直在打听那人的底细。

    走到槐园时,便已将那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那人是附近一个堡子的人,家里还有一位患有喘病的母亲,他打柴卖也是为了换钱给他母亲治病。

    李规便对他说道:“你愿不愿意替我做事,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我会请良医将令堂的喘病治好。就算治不好,我也会让医者尽力医治,同时还安排仆役伺候,直到令堂百年。”

    那人是个孝子,听到李规的许诺,立马同意了下来。“如果郎君真能做到,我愿将这条命卖给郎君。”

    随后,李规在凉州城中买了一座小院子安置那人母亲,又让温仲景出手医治,还买了两个听话能干的仆人伺候。

    同时在城外捡起一座庄园,用于训练那人。从此以后,那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李影。

    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李规的替身,在李规得空时,由李规亲自训练;待李规随军出征后,就由温仲景代为训练。

    一直训练了六年多,李影才将李规之前的口音形态模仿的惟妙惟肖,除非是特别亲近之人,否则很难看出真伪。

    等到时机成熟,李规便找到李影道:“知道你是谁吗?”

    “我是太宗皇帝子孙,越王李贞之子李规。”

    “你如今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说服太子起兵反武,复我李唐神器。”

    李规对李影的表现非常满意,这就是他想要的铁杆复唐份子:“很好,如果吴孝杰和刘查理出现在你面前,你能认出来吗?”

    李影有些迟疑,他只看过两人的画像,并没有与二人实际接触过。不过,到最后还是肯定的说道:“可以!”

    “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我只能给你说个大概,具体还需要靠你临机应变,期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甚至落得粉身碎骨,你......”

    李规犹豫了,他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为君之人,当心怀天下,为天下万民之父母。可如今他却要为了自己的大业,送自己的子民去死。

    “你如果不想接受的话,那就算了吧!”李规叹了一声,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李影:“如果你后悔,尽可以带着母亲和妻小离开。”

    李影跪了下来:“殿下,这几年您教会过我很多东西,昔日豫让报智伯瑶之仇,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美名。”

    “我本一介草民,每日为几个铜钱奔波劳碌,是殿下救我一家于水火之中,替我医治病母,安排亲事。若无殿下,亦无我今日,我虽不才,愿为殿下大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即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我相信我走以后,殿下会替我照顾老母妻小。所以,殿下若有驱使,尽管吩咐便是!”

    李规扶起李影,长长拜道:“先生高义,请受李规一拜!”

    李影连忙伸手制止李规下拜:“殿下乃皇家贵胄,岂能向我这等山野村夫下拜?”

    不过李规还是一拜到底:“这一拜是为了李唐神器所拜,先生切莫推辞。”

    “从今天起,你就以李规的名义在江湖上行走。伺机潜入长安城中,悄悄接近太子,说服他起兵反武。至于怎么说,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如果太子不愿意起兵,你就去湖州武康县刘家庄,找刘查理。”

    “再之后,就靠你自己了。”

    “记住,你就是李规,而不是李规的影子。”

    “殿下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好,你的母亲和妻小,我会派人照顾周全,你且放心的去吧!待我复唐以后,若你还在,当以侯爵之位筹谢,若你命薄,侯爵之位当属汝子。”李规郑重的说道。

    “多谢殿下,我去了。”

    自那以后,李影便以李规的身份,在世间行走。经过月余的舟车劳顿,李影走进了此生从未踏足过的地方——西京长安。

    出现在太子宫外时,李影已是一副道士模样,借着酒醉在太子宫前闹事,还说自己认识太子,让卫士们前去通禀。

    太子李显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听闻有人说认识自己,便立马来了兴趣。如今朝臣虽然属意他继承帝位,但却摄于皇帝之威,不敢与他走的太近。

    李昭德之鉴就在眼前,不得不疏远李显。

    难得有一个人愿意接近自己,李显也乐得见他一面,便让卫士将那道人请进宫中。

    几个卫士得了太子李显之命,便将手持桃木剑大闹宫门的李影押到了李显面前。

    李显见李影低着头,仿佛不欲让人看到其样貌,便说道:“抬起头来!”待李影抬头之后,李显看清楚了他的样貌,只觉得非常面善:“你怎么如此面熟?”

    “太子可还记得江南之事?”说话间,还带上了豫州一代的口音。

    太子连忙问道:“你是?”

    “李规!”

    此时几个卫士还没有离开,都听到了李规自报家门,而其中还有一个是武曌安插在太子宫的梅花内卫,用以监视太子的举动。

    那名内卫听到李规这个名字大喜过望,在他看来,这就是加官晋爵的机会。于是抽时间汇报给了他的上官,正六品上的内卫府备身,领阁领一职的许世德。

    ......

    圣历二年二月,冰雪消融,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农田里的满是忙碌的声音。而李规已经在长安城里住了将近半年时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自己庄园之事。

    按国朝授田制度,散官五品以上视同职事官,应授永业田八顷。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百亩为一顷。

    八顷就是八百亩,而且还是长安城外的八百亩。

    这么多地,让李规自己耕作,那怕是一整年都弄不完,于是乎李规的庄园里出现了五十名种田好手。他们都是黑衣社成员,借着李规安家长安的机会,他们也跟着过来发展社员。

    国朝虽不禁结社,但李规不想做的明目张胆,所以让手底下那些成员在干农活的休息间隙,去接触别的农户。

    先拉关系,等时机成熟后,再邀请其入社。

    捐麻捐粟均可入社,遇到年成不好,或者家有急事,大家互帮互助,相互照应。

    居长安,大不易!一块砖头砸中十个人,恐怕有七八个是达官显贵,还有两三个那也是有官职在身的。

    城外之事更难梳理,田那么多,水却是定数,因为水而引发的械斗,每日可见。

    李规能这么快在长安站稳脚步,离不开狄仁杰的多次造访。

    如今长安城上下官员,谁不知道狄仁杰深受陛下信赖?自使团遇害案侦破以后,突厥国的吉利可汗亲自到长安来与大周订立盟约,两国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这里面,狄仁杰厥功甚伟。皇帝武曌任命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守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口称国老以示尊重,同时赐下

    紫袍、龟带。又自制金字十二於袍上,以旌其忠。

    上书: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狄仁杰频繁造访李规的庄园,任谁都能看出其中的玄机,谁会,谁又敢冒着得罪当场宰辅狄仁杰的风险,去为难李规呢?

    所以这半年里,李规在长安城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逍遥又自在。每日不是看书练武,就是教导子女,让他们亲自去田里劳作,并作悯农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过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二月五日这天,狄仁杰和李元芳又来到了李规的庄子。

    当时李规正带着李继业,裴承志和李敏在田里干活。当然,是李继业和裴承志干活,李规抱着女儿李敏坐在田埂上玩乐。

    李敏奶声奶气的喊着“大兄加油。”,然后又说“表兄,你可别输给大兄了。”

    李规见狄仁杰和李元芳到来,立刻放下女儿,起身行礼道:“守矩见过狄公,见过李将军。”

    “见过狄公,见过李世叔。”

    “狄公,您叫仆人传句话就是,何必亲自来田亩之中?”

    “诶,守矩此言差矣,恰逢春耕时节,老夫来田亩不是正合适?”

    一旁的李元芳也打趣道:“守矩兄,咱们兄弟间的感情生分了啊,以前你都叫我元芳兄的,现在还叫起将军来了。”

    如今李元芳官至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留于狄仁杰帐下听用。

    等李元芳说完,几人哈哈大笑。

    李规意识到狄仁杰应该是有事找自己,便抱着女儿李敏往家赶,至于儿子和外甥,有黑衣社成员在一旁看着,也不会有意外发生。

    还是让他们多体验体验民间疾苦吧!机会难得,以后在想让他们下田耕作,就难咯!

    回到庄子以后,李敏由小娟抱了下去,堂内只剩下李规和狄仁杰李元芳三人。李规问道:“狄公,元芳兄,此次前来,应该不是找规叙旧吧?”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守矩兄你!今日狄公被皇帝任命为黜陟使,前往江南道查察吏治。狄公想着你我三人,再效幽州故事,不知守矩兄意下如何?”

    李规起身道:“既是狄公相邀,规愿一同前往。”

    “守矩深明大义,老夫多谢了!”

    “狄公何故言谢,能跟在狄公身后,为天下百姓尽一分绵力,是李规的荣幸,应当是李规向狄公道谢!”

    “老夫与守矩元芳共勉,我们明天就出发,去江南道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