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动物聊斋 » 鲁迅和猹5

鲁迅和猹5

    鲁迅不想放弃,接着又买一个西瓜,坐着聊了很久,最后表示愿意出劳务费,大家一起捕獾子时,忙碌的瓜农才动了心,于是卷起右腿的裤子,指着大腿后侧一个很大的伤疤说:“不是钱的问题,别看獾子看起来胖傻胖傻的,其实很灵活,除了有一对锋利的前爪,尖牙也很厉害,而且还很阴损,一旦逼急了,就专门咬人的两条腿,伤疤就是这个畜生留下的。”

    瓜农看了看两人,好像有些过意不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你们请一个猎人,再借几只猎犬,可费用得由你们出,这样行不?”

    两人痛快答应了,瓜农便让妻子守瓜地,开始为鲁迅请猎人借猎犬,张罗捕杀獾子的行动。

    当瓜农忙碌时,鲁迅带着日本朋友去附近,出钱找农人买了十只活捉的老鼠,接着又在制作鞭炮的私人作坊,订制了五串火药引线粗长的鞭炮备用。

    准备好老鼠和鞭炮,他还买了一瓶当时中国人称作“洋油”的煤油。

    猎人和五只猎犬到位了,鲁迅又在当地雇了一个农民,负责用背篓背老鼠、煤油、干草和鞭炮等东西。

    一行人开始找獾洞时,日本人才讲了此次捕杀獾子的办法:

    冬天,獾子在洞内冬眠,地面铺着干树叶和草叶,找到獾洞后,便在活老鼠尾巴上,系一束蘸了煤油的干草,点燃后放进洞里。

    尾巴着火后,负痛的老鼠便向洞里跑去,寻找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洞内的草当然是最好的地方,从而引燃地面的干草叶,惊动正在酣睡的獾子,由于洞内着火,獾子受了惊,只得向洞外逃跑,从而遭到守在洞外的猎人猎犬围捕。

    上面这个办法当然好,可是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洞内往往没有干草,就得另想法子。

    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助于老鼠,除了在尾巴上系一束蘸了煤油的干草,还得拖一长串引线粗长的鞭炮,一样可以将獾子从洞里吓出来。

    在当时,中国农村都烧桐油,进口而来的煤油,是城里人和农村少数富人才用得上的,一度被称作“洋油”。

    见鲁迅为了捕杀獾子,连昂贵的“洋油”都用上了,猎人和农民都睁大了眼睛。

    经过一番仔细搜索,终于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了獾子洞,五只训练有素的猎犬,在洞口嗅了嗅,也没有乱吠,便径直来到猎人身边,不停摇动着尾巴,等待出猎的指令。

    猎人将五只猎犬,分散到三个出口,然后拿出捆住的老鼠、煤油等东西,点燃老鼠尾巴上的干草后,老鼠拖着鞭炮进了獾洞。

    一阵“劈-劈-啪-啪”的响声过后,洞内先是弥漫出一股呛人的火药味,接着开始骚动起来,甚至还传来了老鼠的惨叫声和獾子的怒吼声。

    很快,两只大獾、五只小獾便冲了出来,因鲁迅提前打过招呼,猎人带着猎犬追上去,只捕杀了两只大獾,将五只小的放掉了。

    以此看来,日本人的这个方法很管用,冬天用火攻的办法就不用再试了,在鲁迅看来,已经可以帮到闰土了。

    这年年底,他回到故乡,专程来看望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