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独掌道纪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帮龙头,睁眼说话

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帮龙头,睁眼说话

    师爷人脉真广!

    白启暗暗竖起大拇指,倒也不觉得意外。

    当年师父宁海禅对上十七行,孤身在义海郡搅出腥风血雨,差点沦为龙庭通缉文书的邪魔大寇。

    正是那位排帮大龙头寻到师爷,出面说和。

    据说两者有过一番不为人知的交谈。

    最后的结果,便是陈行劝住宁海禅,跟已经被灭掉四家的十三行定约,将所有血仇一笔勾销。

    “鸿鸣号乃黎远的产业,他却做甩手掌柜,一门心思窝在瓦岗村当窑头,思索铸兵之术。

    以往吧,有祝谨仁操持打点,乐得轻松。

    而今祝家撂挑子了,许多问题也就随之浮出水面。

    要我说,黎远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子。

    当年为争口气才开办自己的兵匠行号……苦了姓端的姑娘,小小年纪跟一帮糙汉子打交道,天天抡锤打铁。”

    陈行摇头说道。

    “师爷认识端小婉?”

    白启对那个双手提举黑风扫云锤,气力大得惊人的青衣小娘印象很深刻。

    “见过一面。子荣颇为有意,时常闲着没事干,跑到鸿鸣号帮忙干活儿,给人做不要钱的长工使唤。”

    陈行嘴角噙着笑意,望向旁边闷不吭声的徐子荣。

    “原来是子荣兄的心上人,早知道就该叫声嫂子了。”

    白启略微一怔,瞅着身材高大的徐子荣,再想起个子未到自己胸口,声音娇媚夹得厉害的端小婉,思忖道:

    “浓眉大眼的阔佬,居然好这一口。”

    徐子荣咳咳两声,赶忙解释:

    “白兄弟别听教头瞎讲,我只是看到锤子就手痒……”

    白启满脸深信,颔首道:

    “不瞒子荣兄,我也有这个毛病,去年于瓦岗村的大刑窑,一时瘾来了没忍住,抡锤敲打百炼精钢,恰好叫黎师傅相中,收我学艺。”

    见到白启并未出言调侃,徐子荣大为感动,平日传习馆的那帮臭小子,总拿此事开玩笑,弄得自个儿怪害臊。

    不过这位首富之子眉毛忽然一扬,仔细打量对方。

    观其身姿挺拔,眉宇轩昂,品貌非凡,并且还是黎师傅的衣钵传人,鸿鸣号的少东家……

    “而我,除了够用的银子以外,一无所有!已经输太多了!

    要是白兄弟天天在端姑娘面前晃悠……”

    徐子荣莫名地腾起危机感。

    “心中无女人,练功自然神。子荣兄兴许不晓得,我们通文馆有一大规矩,神通之前,纯阳不失。”

    白启心意敏锐,当即用轻飘飘几句话打消徐子荣的担心。

    大马拉小车这种事,他可干不出来。

    如果调转过来,那就另说了。

    “这样么……”

    徐子荣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顺便轻瞥一眼陈行。

    “看什么!那是通文馆的规矩,老夫早被宁海禅逐出门了,不用守!”

    陈行顿时冷脸呵斥。

    没眼力劲的家伙!

    “师爷居然没有反驳……难不成通文馆真有这条规矩?”

    白启心下腹诽:

    “约法三章里面,没有不近女色一说啊!”

    徐子荣缩起脖子,转移话题:

    “端姑娘的货船被扣了?她为何不与我讲!”

    他撸起袖子,一副要为心上人出头的兴冲冲模样。

    “亏你老子买卖做得如此之大,几乎与天水府的女财神齐名,怎么到你这里就废了?”

    陈行毫不客气数落道。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排帮走的是天水府门路,你徐家是渭南郡的地头蛇,鞭长莫及,凭啥让人家卖你面子?”

    徐子荣如同霜打茄子,瞬间无精打采。

    “好徒孙,你认为鸿鸣号货船为何突然被排帮扣住?”

    陈行故意问道。

    “我与端姑娘分析过了,多半与祝家、郑家脱不开干系。

    一船货放在那里,值不上大钱,鸿鸣号才接到伏龙山七十二盗的大单子,就闹出这桩事儿,多半奔着砸招牌来的。

    上次在何府灵堂,我看祝谨仁跟郑玄锋走得近,他俩要是同仇敌忾,打算弄掉鸿鸣号,也情有可原。

    一个是闹掰了的生意伙伴,一个是打对台的同行冤家……十三行的大老爷,一贯喜欢耍这种偷摸手段。”

    白启有条不紊侃侃而谈,轻声道:

    “生意场上无非讲究个人面、情面、场面。

    师爷若能够与排帮大龙头打个招呼,将货船放出,皆大欢喜。

    要是大龙头不卖情面,我登门原阳观,跟冲虚子道长求个人面。

    但那时候,场面未必好看,双方算结下不大不小的梁子。

    日后有机会,我肯定得讨回来。”

    陈行抚掌大赞:

    “好个人面、情面、场面。还是阿七想得明白,看得通透。

    你难得待在郡城逗留一阵,这种小麻烦不用搭理,师爷替你了结,以免耽搁你修炼。”

    感受到徐子荣期望的眼神,白启适时开口:

    “师爷,咱们带上子荣兄吧。

    君子成人之美,我瞧着子荣兄与端姑娘郎才女貌,说不定就此促成一段良缘。”

    白兄弟说话真好听,叫人如饮美酒!

    徐子荣恨不得立刻拉着白启,斩鸡头烧黄纸当场结拜!

    “我这徒孙天生的热心肠。”

    陈行感慨道:

    “子荣,你改天有空,回去探亲,记得多从你爹那里弄些渭南郡的青丘米、隆田玉,答谢阿七。”

    “那是自然!”

    徐子荣用力拍着胸口,保证道:

    “年底归家,就把我爹珍藏那方蓝烟暖阳玉偷出来孝敬教头!至于白兄弟……老实说,我对做生意不感兴趣,家业交到我手里也懒得打理。

    白兄弟,我上头其实还有个长我几岁的姐姐,你若不嫌弃,上门娶了,渭南郡以后便跟着你姓白!”

    我把你当兄弟,你让我当姐夫?

    白启完全不为所动,我堂堂黑河县白七爷,岂能贪图你家那点儿嫁妆?

    他正欲婉言谢绝,陈行却补充道:

    “渭南徐家,三代巨富,祖上从龙。子荣他爹"徐万山",又称"徐三爷"。

    意思是天水六郡,论财力,可排到第三。

    子荣他家有灵田万亩,天水六郡各道官所食的"俸禄",其中大半都以徐家的青丘米、贺家的昆元米折算。

    人家是妥妥的上三籍,他姐姐拜在五方帝宫内门,等着晋升真传,拔擢仙师。”

    什么大世家,大地主!

    灵田万亩,岂不是顿顿吃灵米、饮灵泉?

    最新白启眼皮一跳,话锋一转:

    “子荣兄,啥时候回渭南郡见咱爹?

    我这人打小穷苦惯了,幼年饥一顿饱一餐的,把胃伤了,大夫嘱咐让我好好调养……”

    ……

    ……

    会芳园。

    郑玄锋被小厮领进幽静的后院,再让如花似玉的小丫鬟引到东南角的楼阁里。

    步入其中,绕过屏风,尚算宽敞的里间,左右两边的鹤嘴轻轻喷吐,一缕缕烟云似的雾气翻涌,悄无声息滋养魂魄。

    案上摆满新鲜瓜果,各色点心,两个长相姣好的婢女跪于榻下,做着捶脚的活计。

    “祝大老爷,你倒是懂得享受。”

    郑玄锋皱眉,他素来不喜欢这种浮华奢靡之风,本身当家治理极为严格,长房子弟但凡有夜不归宿,狎妓侑酒者,一经发现就要被罚跪,甚至杖责。

    故而义海郡十三行流传一句戏言,说“郑家养古板、何家出生员”。

    “玄锋兄,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何必端着架子蹉跎岁月。”

    祝谨仁一改平日的儒雅温和,手里举着一支长长烟枪,惬意道:

    “你我好不容易才熬出头,当家做主。每日打理行当,操持买卖,总得忙里偷闲,快活片刻。玄锋兄,来,试试,广顺府传来的玩意儿,换作"福寿膏"。

    虽不能真个增福添寿,却有赛神仙般的享受!”

    郑玄锋眉头皱得更紧,脸色不快:

    “此物为"乌香",本为药用,不知道被哪个铅汞道人炼制膏状,取名"福寿"。

    传言能使人飘飘欲仙,可伐命性,损本元,龙庭已有金箓道官上书,让陛下将其列为禁药,以免形成流毒遗祸。

    祝兄,你还是少用为妙。”

    祝谨仁放下烟枪,眼神明亮,精神颇为亢奋:

    “玄锋兄好灵通的消息!但你知道的不够清楚。

    龙庭南书房的天同道官,确实认为"福寿膏"是祸害,要销毁。

    可北书房的纣绝道官却据理力争,称"乌香"是助人修道,入定冥思的奇药,是利是弊,全看如何使用。

    我从天水府的贵人那里打听到,被废的永太子支持纣绝道官,甚至有想法对外开设福寿馆,充盈国库……这买卖,一本万利啊!”

    郑玄锋懒得理睬,涉及到南北两大书房摄政道官的斗争,哪能是义海郡小门小户所能掺和。

    太上皇闭关金庐之前,特地在内廷当中设立南北书房,册封两位金箓道官摄政,用于牵制年轻登基的隋太子。

    这种最上层的汹涌暗流,一旦从神京落到其他府郡,无异于惊涛骇浪。

    “若非祝谨和被宁海禅打死在擂台上,这大老爷的位子,真轮不到祝谨仁坐!”

    郑玄锋心下想道,直接挥袖扫开门窗,风声呜呜倒灌屋内,吹散那股让他掩鼻厌恶的浓郁气味。

    “说正事吧,谨仁兄。你跟黎远闹翻了,打算压一压鸿鸣号,设计这么一出,却没料到白七郎他修道资质冠绝郡城。

    紫芒九寸,让原阳观、止心观都眼馋的好根苗。他只需要发个话,排帮没胆子再扣住货船不松口。

    依我看,趁着咱们还未露破绽,就此作罢,省得再闹大。”

    祝谨仁放下烟枪,他原本面酣耳热,被凉风一吹顷刻有些发冷:

    “一个乡下来的毛头小子,就让玄锋兄退缩了?你们郑家铸兵手艺出了名,连尔朱国公都赞叹过!璇玑子都要给你几分薄面,怕他作甚!”

    祝谨仁把双手放进美婢怀里,又披了一层厚实毛毯,好似弥勒佛盘坐榻上。

    “不过,玄锋兄既然打算收手,祝某人照办便是。反正咱们还有更大的买卖要做,白七郎、鸿鸣号之流都是小打小闹。”

    郑玄锋划清关系也似,沉声道:

    “郑家可没有跟祝家在一条船上,我答应合作,全看在你许诺的神兵铸炼法上。”

    顽固不化!

    祝谨仁暗骂一句,面上却是布满如沐春风的笑意:

    “神兵铸炼术是天水府那位女财神开出的价码,以她的身份,不至于蒙骗玄锋兄。

    况且,你也看到三分之一的应龙纹、饕餮纹。倘若一口神兵粗胚,成功熔炼这两种纹路,必然蜕变升华,孕育神意。”

    郑玄锋嗯了一声,若非亲眼目睹两种铸兵神纹,他岂会答应祝谨仁,为其铸宝兵百口。

    完成这一笔“生意”,郑家所付出的代价,简直是难以想象。

    “天水府的那位女财神,购这么多宝兵作甚?且还都要各式各样的"剑"?”

    郑玄锋忍不住问道。

    郑家一年到头所能打出的宝兵,不足单手之数。

    凑足百口,实不容易。

    “玄锋兄,贵人的交待,照办就是了。”

    祝谨仁笑容古怪,好像故意藏着掖着。

    “整个天水府排得上号的势力都知道,隐阁背后坐着赵大将军。

    那么,玄锋兄你不妨猜猜,赚钱比徐三爷还厉害的诸明玉,她这尊女财神,是谁当靠山?”

    郑玄锋面皮一紧,不再多言。

    “鸿鸣号那边的布置,我会撤了,本想着你郑家八十炉齐开,正缺少铁料,才想着踩一脚黎远。

    玄锋兄你顾忌白七郎的话,便算了。”

    祝谨仁揉了揉鼻子,好像瘾头上来了,又拿起烟枪。

    “郑家争取尽快凑足百口之数,告辞。”

    郑玄锋坐下没多久又起身,他并不清楚祝谨仁到底通过什么门路,搭上天水府女财神诸明玉这条线。

    从前几次的来往看,祝谨仁这厮应该也是个跑腿角色,替贵人奔波忙活,穿针引线。

    “百口宝兵,皆为剑……冲着子午剑宗去的?”

    郑玄锋迈出门,明晃晃的日头照在身上,却令他有股无端的寒意。

    “但愿是我多想了。”

    ……

    ……

    排帮总舵,立在怒云江畔的望角台,占地极大,哨塔林立,几如军寨。

    师爷的情面确实管用,像总舵这种不让外人轻易入内的重地,白启和徐子荣畅通无阻。

    还安排了两个身着劲装的香主招待,生怕有所怠慢。

    “师爷,那便是大龙头?”

    走了快半柱香,白启才进到排帮总舵的腹地,那座高耸巍峨的望角台投下大片阴影,宛若匍匐的巨兽。

    “不错。”

    陈行闲庭信步,登上高达五层的宽阔高台,一个身形干瘦的老头负手而立。

    其人眉毛雪白,面容古朴,腰背极为宽厚。

    “陈行!你这匹夫,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突然寻我,必定没啥好心!”

    老头说话中气十足,仿佛铜钟撞响,震得众人耳膜鼓胀。

    “老洪,何必讲这种见外的话,我那孽徒,连同秋长天确实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但都已经过去十年,你好歹也是一方龙头,大人有大量,别计较了。”

    陈行回以爽朗笑声。

    他转身对着白启招了招手,示意道:

    “这就是鲸吞义海郡的洪大龙头,快些见过。”

    白启拱手行礼,心中暗想道:

    “这位大龙头好高傲的性子,跟师爷说话,居然都不睁眼睛!实在目中无人!”

    “呸!本龙头的眼睛已经睁到最大了!你再好生看看!”

    腰背如负龟壳的老头突然气急败坏:

    “陈行!你这徒孙跟你一样讨嫌!”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