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将终老不悔余生 »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暑假期间,当时担任女生部副部长的唐清允传给我一份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策划案,我在家把这份策划仔细的看了一遍,通过她对这项活动的讲解,让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可以让当代的大学生拾起遗失的传统手艺,她说这项活动是她在大学的一个心愿,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借助学生会的平台搞一次。我思量再三答应她:开学后找机会让她组织开展这项活动,让她完成这个心愿。

    我曾经想把这项活动加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作为一个子活动去组织开展,但主题教育活动的中心思想使这个活动的意义有了局限性,我心想:每一项活动都具有其自身深刻的意义,既然要搞就应该将这种意义最大化,同时既然已经同意开展这项活动,那就应该努力创造最有利的条件给她,助她圆梦。于是打算把这个活动放在女生节或科技文化节中,她并没有因活动推迟而产生负面情绪,对我的决定表示理解和赞同。每一个有切实可行想法的人都需要支持,需要给这些人一个发挥的平台,如果当年没有张总、瑾姐和老大等一群人的信任和支持,我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所以自己在任期间鼓励每个人提出可行的策划,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创造平台去发挥。

    那年暑假我在家中思索着关于学生会未来的发展,我翻出笔记本查看自己曾经记录的想法。那些年我们的学生工作和活动已经到达了瓶颈,需要一个突破口,如果有机会我想带领学生组织走出去和其他高校共同组织活动、交流调研,这对自己和学生组织都是一个提升。但想要走出去的前提是内部的学生组织之间要保证基本的平和、平衡状态。因此改善校与分院的关系,团结各学生组织迫在眉睫,而想要达到这种效果的基础是换届之后学生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把庞大的学生会规范起来。我在家中思索着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这条路该怎么走;换届后中层干部的人选,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以及平时他们的表现,这些种种一点一滴都在大脑里逐渐勾勒出一个轮廓。

    我习惯思考分析已经遇见或是即将发生的事,并尽自己所能的想到在这件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不断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尽人事听天命是我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我在心中规划着学生会的未来,在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承袭优良的传统,制定规章制度,逐步将组织规范。每个组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是共同的目标。

    刚刚接任校主席的时候,老大、瑾姐他们每天都在忙着做毕业设计和工作实习。心中失去依赖的我感到无助,心中萦绕徘徊着一股质疑自己的声音。于是在某一天的深夜,我找到正在办公室加班的张总。

    进入办公室寒暄了几句,张总目露精光的看着我微笑说:行了小天,说吧,找我什么事?

    被看出心思的我愣了愣,尬笑道:没什么事张总,就正好路过您这,看到您还在加班,就上来看看。

    他眯着眼睛看着我说:听说你已经就任新一届校主席了,大忙人喽,还能没什么事?有什么事就说吧,跟我还客气上了。

    随即我笑嘻嘻的说:张总,确实有个问题想请教你,那我可就说了。

    他点了点头。

    我伸手拽出椅子坐了下来,说道:张总,您说我能做好这个主席吗,您、老大、瑾姐、二哥你们都不在校团委了,我这心里有点没底。

    他:有啥做不好的,既然选择了你,校领导就相信你能做好,有底没底你都是校主席了,怎么着还要临阵退缩啊。

    我如同拨浪鼓一般连连摇头说:不不不,您误会我了,是你们一步一步的把我带出来的,你们看我像那种临阵脱逃的人吗。

    张总皱起眉头疑惑的看着我没说话。

    我接着说:我的意思是作为校主席,我总觉得身上还缺点什么,和老大、瑾姐还有二哥相比,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向他们学习。

    他皱着的眉头舒缓下来,略有所思的说:阿天,既然你问到我了,我就和你简单说说,你的个人能力和群众基础都很好,想必你也很清楚,当年我还在校团委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你并不是主席的第一人选。

    我略有迟疑的说:张总我知道,当时您想让二哥担任主席,让我担任学生副书记。

    他点点头说:其实当年这样安排是因为你的性子比较内敛,虽然思维敏捷,事情想的都很周全。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你和他们相比,你把自己保护的太好了,藏的太深了,从而缺少了一种作为主席、作为学生组织一把手的霸气和魄力。我最近想在分院搞一个“高雅艺术团”,这个组织里的成员要质量而不要数量,把分院里有特长的学生都聚集起来,例如交响乐、戏剧、民族舞蹈等等,这是之前没有人搞过的东西,既然想搞,就要拿出搞这件事的勇气和魄力,你明白吗。

    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确如张总所说,那时候的自己身上确实是缺少一种霸气和魄力。当坐上学生组织第一把交椅,心中底气不足也是因为把自己包裹的太过于严密,说白了就是缺少一股自信。而一个组织领头人的性格也完全决定这个团队的个性。

    在确定各部门部长的时候,承棋想做生活部部长,他和我同届曾是生活部的副部长。那段时间他和老部长经常找我,希望可以担任下任的部长,我一直没答应。他给我们的感觉并不能胜任这个重要又庞大部门部长的原因:一方面生活部需要整顿,观察生活部的工作情况以及部门干事的状态,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他的身上也沾染了这种的风气,如果选择他担任部长,那么会继续影响部门甚至影响整个组织。通过了解他的日常表现,自身硬件条件及他周边人对他的看法,暂且不提他的成绩挂了2科,他的个人能力并不突出,他的人际关系也不太好。另一方面,他和他的老部长看我这边行不通,便去找了老郭,从老郭这边给我们施压,这一举动让我们十分反感,我们很厌恶被人胁迫的感觉。老郭也因为这件事找到了我。

    老郭:小天,下届各部门部长有什么打算吗?

    我:嗯,书记我们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正准备和您汇报。

    老郭:嗯,说说你的想法。

    我:经过主席团商量,通过组织程序,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对拟定人选的品格能力,性格特点及工作情况的观察,这是各部门干部的拟定名单。

    说着我将手中的名单交给老郭,他简单看了一眼,随即说:嗯我相信你,你们看着办就好。小天,我这里想给你推荐个人。

    我好奇的问:您说。

    老郭:承棋。

    听到他的名字,我试探的问:书记,他来找过您?

    老郭:嗯,他想继续在学生会做事,热情很高,而且也是学生会的老人了,对生活部的工作也比较熟悉,我觉得咱们可以考虑留下他。

    我:书记,不瞒您说他找过我,而且最近一直在找我聊这件事。

    老郭疑惑的问:是吗,那怎么名单里没有他?

    我:书记是这样,他只想在生活部做事,我们觉得他不太适合在这么重要的部门工作。

    老郭:说说你的理由。

    我:首先从他个人方面来说,我们同是从大一就进入学生会做到现在,可是这么多年他心中也没有大局观。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搞活动缺人手,我们找到了身为副部长的他,生活部人数很多,希望他带些人过来帮忙。先不说一个近百人的部门他只带来了5,6个人,单是刚来没多久就要走,理由是他们部门的干事很辛苦不想干活了想走,他没法留下他们。首先,我认为他不具备管理协调能力,其次他清楚这个活动需要人手,却在那个时候拆台,这说明他没有集体荣誉感和整体的大局观。最后在说完这句话后转身带着干事离开,这对同样在现场做事的其他部门人员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难道他们部门干事不愿意做事就可以走,其他部门的干事不愿意做就要留下吗?如果他就任这么重要部门的部长,那么这个部门很容易就会被孤立出去,我们不想有这种情况发生,一个集体要有凝聚力才会有战斗力。

    老郭:你继续说。

    我:其次,生活部现在的风气不是很好,数据的错误不思更正、只愿得到荣誉而不愿付出汗水、以Q压人、因私擅自修改全校数据,致使分院及全校师生对咱们产生极大的不满,对校团委的威信和学生干部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整顿,如果现在不遏制或根除这种FB风气,会对未来埋下很大的隐患,我们要对全校师生负责,对团委负责,对咱们这个组织负责。当然这种现象并不绝对,部门中部分干事依旧能够保持初心,不与这种风气同流合污。根据我们观察,如果由他担任部长,我们无法保证这种风气是否会愈演愈烈,咱们不能冒这个风险。主席团这边初步的想法是想根除这种风气,就需要从根部解决问题,部门的老人想留下继续工作,我们会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职务,一些我们观察后觉得无法胜任的人,我们无法让他继续留在这个部门,因为生活部太重要了。

    老郭:他的专业成绩怎么样。

    我:据我了解,他挂了两门课程,咱们内部的规定中层以上学生干部不能超过一门挂科且补考要通过。

    老郭点点头:还有其他情况吗?

    我:还有最后一个情况,我从大一入校一直在学生会做事,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我觉得大三的学生担任生活部部长不太合适,从某个角度说管理人数如此多的部门,大三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震慑力。但从另外角度看,也使这么大的部门失去了活了和动力,不听指挥的事频频发生。大部分部门负责人都是大二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很难主动或被动的融入所有部门间的圈子,部门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因此由大三学生担任部长的部门容易被孤立,当然这并不绝对,也要看这个大三学生个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凡事都有特例,咱们还是要实事求是的看待不同情况。而且每名学生干部的生涯也就短短几年,得到锻炼进步发展的机会也只有这么多,这对部门干事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书记:嗯我知道了,可是他这么积极的想要留在学生会,他在组织里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不好把一个老人拒之门外,如果不留下他,以后传出去,所有人会认为咱们是一个不念旧情的组织,我建议还是先把他放在别个部门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依旧是老样子,那么我们再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你觉得呢?

    我:书记我同意您的提议,但有些话还是需要提前讲,我无意顶撞和冒犯您,咱们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组织更好的发展,如果他的综合条件能符合咱们未来的发展,就如您所说论情咱们该将他留下。但如果他并不符合条件,就不存在所谓的功劳和苦劳的问题了。让他离开这对他和对组织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针对这个问题,书记和我们探讨多次,最后我们接受了书记的提议,由承棋担任科技部负责人。我们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想法,如果人品端正、能力出众、人际关系较好,我们会主动找到并留下你,不需要你来和我们说什么。团结积极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想看到,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因某个人致使组织失去了民心,那么组织距离坍塌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