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禧盛世 » 第三十七章 祥瑞横行(二十九)

第三十七章 祥瑞横行(二十九)

    清晨干冷,阳光挡不住如刀风沙。

    外城东南,宣阳坊某座三进宅前寒意更甚。

    洪澄领着两婢女和一对老年夫妇蹒跚出门,另有男仆数人抬着几口箱子扔在路边,一转身便无情关门。

    一扇门,两世界。

    人心如此,世事亦如此。

    洪澄挣脱婢女搀扶,摇摇晃晃的朝门三拜九叩,伏地不起,无声泪流。

    “该起来了,礼数已尽。”

    梁颢妻周氏悄然到来,探出双臂揽洪澄入怀。

    “又累伯母来回奔波。”洪澄泣不成声。

    “昨夜内城有些变故,你伯父担心这边有反复,特意让我来接。”周氏半抱着洪澄走向马车。

    “宅子又惹出事了?”洪澄泪水骤止。

    “严家态度是不是有所软化?”周氏问。

    “这几口嫁妆本不让带。”洪澄若有所思。

    “皇城司亲从官第三指挥连夜排查、至道三年以来内城庄宅交易,凡低于市价八成者,一律另行造册。”周氏忍俊不禁道,“除了向相公在禁中轮值,好些个官员天没亮就求到了几位执政府上。”

    “以巫蛊之名?”洪澄心惊胆战,唯恐售宅一事令洪湛万劫不复。

    “什么名义重要吗?高喊一声巧取豪夺不就能自证清白?”周氏示意仆人上另外一辆马车,而后神神秘秘道,“都在说皇城司第三指挥、指挥使马翰拿了王世隆的钱不办事,还想连皮带骨的吞下王家。”

    “怪不得,怪不得……”洪澄喃喃自语。

    “我不信你伯父志气相投那一套,到底怎么回事,见过那神童就知道了。”周氏跃跃欲试。

    “伯母是说……”洪澄再也无暇悲伤。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周氏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不不不……那位奉礼郎未满十岁……”洪澄羞红满面。

    “那是神童哎,不止是早慧,肯定还早熟,要不然怎会怂恿你和离?谁觐见陛下敢讨要掌扇宫女?他就敢!”周氏见洪澄再也无心他想,便絮絮叨叨说起正事,“严家不是好归宿,所以我们支持你和离,却也不愿你再入原籍,这样对洪家只会是负担,你有新归宿,洪家才有外援,总能等到拨云见日的那天……”

    外城宣阳坊到内城嘉善坊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要绕经人潮汹涌的朱雀门,最少也要小半个时辰。

    洪澄的不安、无助渐渐被周氏殷切叮嘱消磨殆尽,下车时恍恍惚惚,分外陌生的看着自家门楣,不像是来售宅,更像是上门做童养媳。而且今日宅前气氛肃穆,即便其父洪湛担任比部员外郎时,也无这等森严可畏。

    十来名黑衣守在宅门两侧,这是皇城司逻卒公服。

    对面是数名戎装金吾卫交头接耳,视线始终在洪宅左右游离。

    再远点是两队军巡院缴巡卒,牢牢把守街头、街尾。

    隔壁王宅则紧闭大门,不闻半点人声。

    梁颢身为翰林学士,下一步就可能位列政事堂,其妻周氏自然不惧眼前阵仗,有感而发:“怎么连个看热闹的街坊都没有?”

    一道倩影自宅内出,边行万福边问:“来的是洪小娘子?这位……可是梁学士夫人?”

    “不敢当夫人一称,这位娘子是?”周氏回以万福,暗自警惕。宋初,女子诰命有四,国夫人、郡夫人和郡君、县君,前者是执政以上官员妻、母独享封号。

    “妾身有失远迎,拙夫开封府户曹参军戴国贞。”王氏再行万福。

    “戴参军曾知夷陵县事?”周氏亲昵握住王氏手腕,“我们去年贺娘娘生辰时见过?”

    “梁夫人好记性,纬哥儿担心洪小娘子有所不便,央求妾身出面接洽。”洪氏侧身礼让恭请,“喧宾夺主,还望洪小娘子海涵。”

    “夫人言重,这阵势小女子应付不来。”一听不用同刘纬打交道,洪澄轻松一大截。

    “妾身也是客人,这位兰珠小娘子才是将来主家。”王氏指了指含笑而立的崔兰珠。

    “见过梁夫人、见过洪小娘子。”崔兰珠落落大方的屈膝万福。

    周氏、洪澄会心一笑,前者携手王氏,后者携手崔兰珠,仿佛多年闺中密友交头接耳。

    “嘎!嘎!嘎!”

    一行人刚进中庭,六只白鹅便扑腾翅膀、高举红喙来袭,西厢廊下还有三个不良少年捧腹大笑。

    周氏、洪澄俱是花容失色,手忙脚乱。

    王氏一边来回驱鹅,一边怒斥西厢廊下,“戴朝宗!是不是想被你爹打死?”

    “咕咕咕……”戴朝宗连忙提起木桶飞奔,扔出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这也能怪到我身上?那也得它们听我的才行。”

    “夫人勿怪。”王氏拉着周氏转向东厢,恨铁不成钢的表达歉意,“这是我家孽子,那两位是镇安坊石家公子,不见也罢。”

    “无妨。”周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中颇为不满,尚未立契便入住主家,欺人太甚!

    “纬哥儿本在资圣阁附近遛狗,有人来寻,才借洪宅说话。”王氏陪着笑脸奉上两杯茶汤,小声解释道,“都一个时辰了,一直待在正房西耳房未出。”

    周氏脸色好看了点,正要打听是谁,“砰砰”声起。

    戴旦在门外道:“夫人?有位娘子递名刺,请夫人走一趟。”

    王氏又是一阵不安,“请梁夫人和洪小娘子稍事休息,妾身去去就来。”

    周氏不满更甚,冷冷看着王氏远去,“这少年新贵也不像是什么好人,如此行事同王家有什么区别?”

    “多出千贯,即便再跋扈一点儿,侄女也能接受。”洪澄摇头苦笑,“不过……那位奉礼郎不像是桀骜之人。”

    “这才一天……”洪氏乐了。

    “请梁夫人和洪小娘子出来一下,王参政夫人到了。”王氏回来的很快,话没说完,又吩咐西厢廊下,“你们三个快进屋,鹅也带上……”

    “嫂嫂从来没么亲切过,叫我康孙就好。”隔着窗都能感觉到石康孙的皮厚。

    “臭不要脸的,又占我便宜,结拜时怎么说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戴朝宗伸出满是鱼腥的双手拍在石康孙脸上,“我这是抓财手,兄长沾沾……”

    石贻孙艰难举起木桶凑热闹,“鱼去鳞留,财运亨通,别光用手啊。”

    “啪!”王氏再也无法保持贤淑姿态,挥舞竹竿把三个不良少年、六只白鹅赶进西厢。

    周氏忍俊不禁道:“妹妹别急,是临江军那位王参政?”

    王氏红着脸道:“是,兰珠等在外面,孩子们胡闹惯了。”

    周氏点了点头道:“去宅外迎迎吧。”

    洪澄若有所思:应该是那封有些多余的信,让王钦若态度更加鲜明。

    三人刚举步,又受制于身后一声高呼。

    “走后门!”稚嫩清脆,不容置疑。

    周氏怒而回头。

    却是一半百男子自正房西耳房出,额头带伤,面有红光,左手扶刀柄,右手弹腰带,脚下轻快,头也不回的道:“走什么后门?又不是不来了。”

    他略过周氏、洪澄,冲王氏一拱手,一声“有劳”之后,抢先一步离去。

    周氏并未因冷落不满,反而暗生警惕:眼前半百男子的装束似属皇城司,还是从七品,能在洪宅虚耗一个时辰?

    王氏知情知趣道:“是皇城司亲从官第三指挥马翰。”

    周氏深深看了一眼满脸羞红的洪澄,仿佛在说:不是小色胚……会为你搅出满城风雨?

    王氏回头看着西耳房,问:“纬哥儿,梁夫人和洪小娘子已经到了,那位也快到了,出去迎迎?”

    刘纬在房内应道:“叔母稍等,侄儿这里还有点收尾要做,林先生呢?进来一下。”

    “别闹。”林宪杰狼狈不堪的冲出西厢房,连揖三下,边跑边喊,“这可不是一般的鹅,一根羽毛一百贯。”

    “真的?”石贻孙见询问无果,便抱着白鹅猛撸,“你谁啊,还不出去?没听见一只鹅几千贯吗?咦……把鞋底那根毛留下,小心本少爷报官!”

    “砰”的一声,门主动关上了。

    一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出来,畏手畏脚的避向屋檐尽头。

    洪澄微微一惊:“许牙郎什么时候到的?”

    许姓牙郎心有余悸:“小人昨夜就被皇城司……带……到这里,录了大半夜证词,待奉礼郎赶过来,又和林先生拟定契约。”

    洪澄深知指证王世隆的风险,屈膝万福,“辛苦牙郎。”

    许姓牙郎急避,一脸憧憬的看着隔壁王宅,揖道:“不辛苦,等这两座宅子成交,小人就回乡养老。”

    周氏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是无比骇然:不是马翰想连皮带骨的吞下王家,而是那刚刚崭露头角的少年新贵。

    林宪杰去的并不久,不一会儿直接拐进后门。

    刘纬千呼万唤始出来,额头可见汗珠,男生女相的那张嫩脸上满是疲惫不堪,像是刚刚经历一场劫后余生事……

    周氏大失所望,瘦小身板似乎毛都没长齐,属于有心无力的那种,之所以伸出援手,真是因为志气相投?

    人云亦云,心思各异。

    王钦若妻李氏端足架势,也非虚荣心作祟,而是想让世人见证洪、王两家亲密无间,以此挽回南方士林人心。

    危难之处显伸手,即便轻于鸿毛,也能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