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我有智脑 » 第十六章 矛盾

第十六章 矛盾

    “青州是哪一方渠帅,有没有蔡琰的消息。”张梁此时站了出来,他看见二哥没有想要继续说的意思,接过了话头子。

    “是我!”管亥顶着头皮,回答道,“确实有蔡琰的消息,不过是我从汝南过路而听闻的,早些时候汝南举办诗会,吸引洛阳才子前往,她也在其中。但是已经尽数抓捕这些人,没有发现蔡琰。或许听得消息,早些流亡了。”

    波才叹道不好,黄巾军的消息怎么会走漏,这厮的话,可能会引起麻烦啊!

    想了一下,眉目晃动,“地公将军,依我看,汝南至洛阳的路早被我们大军给封锁了,这蔡琰莫不是往邺城方向而来,或许说这蔡琰莫不就是在这邺城之中。”

    张梁点了点头,“这几日,因为你们的到来,邺城倒是没有封锁,各类流民也是不断聚集。你说的倒是有可能。”说着,望向了张宝,希望他定一个主意。

    “今日暂且到此,将你们的俘虏押送牢狱关押吧,过后再议!各位进城休整吧!”

    张宝回道,但是想想过后,又说,“牢狱还是不太安全,里面的人倒是不安宁,是些州郡官吏。”

    “这样,将他们带到总方,派人监管,分开押送!”

    张梁点了点头,“真是便宜了他们。”

    一众渠帅接过命令就准备率兵进程,当然不是全部而进,大部分的士兵还是在外。

    门外,管亥不明所以,咂舌道:“也不知这地公将军非要找个蔡琰作甚,一个女子,能有何用?”

    裴元绍谄媚一笑,暗暗的说:“你还不知道吗?蔡琰才子佳人,一袭连衣,皓齿明媚,让人神往啊!地公将军这崇尚墨客的人自然是喜慕了!”

    众人闻言,哈哈一笑。

    邺城之外。

    “诺兄弟,你真的想好了,要加入黄巾军?”陈到站在二月底的冽风之下,壮硕的身体倒显得有些单薄,仔细的看着这个要强的汉子,会发现他的浓眉之下是一张略微苍白的脸。

    长时间的赶路使他的身体不见好转,一直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

    陈诺同样,身体和身心都遭受着不小的折磨。

    “我确定,我要加入黄巾,我希望你能明白。”陈诺点了点头,看向陈到,心里不免为眼前的人担忧,“只是你这身体,不见好转,待得时间已过许久,不知怎办?”

    “无妨,行之朽木,凋零也罢!”

    “呵呵!我枉费一番心思救你出来,你就是这样想的吗?”陈诺顿时怒了,他看着这个完全没有斗志的人,苦心的说。

    陈到却是无奈,“我赤子忠心,奈何世人不懂,每每抱负,挫折累累,你以为我就想这样吗?我连自己的族人都保护不了,至亲惨遭屠戮,你说可笑不可笑。”

    “可笑的是你!”陈诺声音铿锵的面向陈到,坚定的说,“不死终有出头日,苦厄难夺凌云志!”

    “如果非要我走在一条世人不认可的路,有何不可,因为我终将成功,往事的不解终会腐朽。”

    陈诺说完这些话,重重的舒了一口气,然后严肃的看着陈到。

    只见陈到眼中的光芒再一次的闪烁了起来,内心中的某份感情似乎被调动了起来,只是面部波澜不惊,仔细看他的手,在慢慢的颤抖。

    陈诺说这些,一方面是不想看到陈到就这样沉沦,一个在后世记载中的刘备部下的精兵统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了某些人终将会获得的荣耀。

    另一方面,谁不想有一颗征服武将,为我所用的心志。

    言语上的表述,加上心理外放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能有用吧。

    记得丘比库说过,现世的人因为自己有心理外放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自己的心志,起的作用很小,真正有用的是使用心理外放的控意功能,直接改变某人根深蒂固的想法。

    但是,现在却没有使用权限,也不知道这个风骨到底怎么准确提取。

    不管陈到今后会做什么决定,陈诺相信自己有征服他的信心,不知所谓,哪里来的信心,但他就是有。

    就像一团无名烧起的烈火,难以熄灭!

    事实确实是这样,陈诺输出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陈到,原来,自己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只是埋头苦干挣扎于第一线。

    失败原来也不是那么不容易接受的。

    他从小的志向,读史书,征战天下,驰骋飞舞,攻城掠地又再一次燃烧了起来。

    但是他并不知道现在如何做。

    或许跟着陈诺,应该是对的吧?

    ……

    黄巾渠帅吵吵闹闹的来到各自营寨,收整起了部众。

    当大部分的黄巾士卒看着自己的渠帅带着小部分的士兵进入城池,而自己还在城外驻扎的时候,不满的声音传遍了郊外。

    他们不禁在暗暗思索。

    自己所在的黄巾军,真的是正确的起义吗?

    我们确实吃到了饭,但是还是不免时时饿肚子。

    说好的同甘共苦,现在看来也是和朝廷那样的做法一样,说的好没有做的好。

    黄巾军掀起来一番不安的心思,同时暗流涌动。

    “三弟,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散人心了?”登上城池高处,看着郊外的士兵垂头丧气的。张宝有点不确定的向张梁问到。

    “二哥啊,我想你是多虑了,黄巾兄弟哪计较这么多呢?都是一起出来的,这点难处大家都会理解的,二哥不必太过思虑。”张梁不以为然的说,在他的认知观里,这样的做法说不上正确,但是凭借黄巾一如既往的作风,这样也不会错。

    是么?张宝暗暗垂足。

    这样决定不行,张宝心中思索一番,如果是大哥,他又怎么决策呢?

    人心第一的想法就涌上了他的心头,随即说道:“二弟,你将余粮分散,给城外士兵加餐,这几日就保持三餐的做法,一餐都不要断!”

    张梁沉吟了一下,“二哥,我不反对你散粮的举动,只是,我们的余粮并不是很富裕,你要知道。”

    “如果开启战争,兵粮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他的声音越来越沉重。

    张宝看着二弟这幅认真的样子不禁嘴角抽动,心里想道;你不是重情义吗?怎么这会又畏畏缩缩的了。

    随即下定决心说到,“那好吧,那保证城外士兵的一日两餐,不用加餐了,但是餐食是不能少的。”

    这个折中之法在他看来是较好的措施了。

    但是如果张角真的在这里,他绝对会加餐加食,用现有的身外之物增加一波信任,绝对划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