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我有智脑 » 第二十六章 人心

第二十六章 人心

    待的陈诺取得有些温热的酌酒回来,二人酒桌沉默,显得有些清冷。

    “来,我们今日,酌酒论英雄,痛饮个爽。”陈诺先是一笑,十分自来熟的说道。

    说着,便顾头给几人满上了酒。

    小厮和陈到也来了,上了些酒食,食物色彩丰腴,让在坐的食指大动,清冷氛围一下热闹了起来。

    “你说,怎么个论英雄法。”说到这,管亥来了兴趣。

    “你聪慧滑头,可知天下英雄有谁乎?请试言之。”

    陈诺这才想起原来青梅煮酒的故事还没有发生。

    话头甩在了他的头上。

    陈诺沉吟了一下,“诺不过洛阳小生,偏安一隅,见识浅薄,怎识得世界之大,英雄之多。”

    管亥不满,浅尝了些酒水,“不认识也罢,能晓得上姓名吧。”

    “孙坚孙文台,十七岁提刀斩海盗,可为英雄?”陈诺道。

    “不然,孩童顽劣,初生牛犊不怕虎,似秦舞阳之徒耳。”管亥笑道。

    陈诺道,“将军何进,统领大汉军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英雄?”

    管亥鼓掌大笑,“何进不过尔尔,宫墙之下顽徒罢了,见不得真枪。”

    “除此之外,我不知晓了。”陈诺回道,装作有些苦恼的样子。

    “我说你平日精明,怎得英雄都识不出。”管亥又喝了杯酒,心里有些说不出的畅快。

    此番,话头倒在了自己身上,平日被陈诺占便宜的坏心情慢慢舒缓。

    “大贤良师,救治百姓于水火之中,造八方福地,领百万民众,此为英雄。”接着又禁不住夸赞,“三公将军身先士卒,举黄天之旗,寻天下大吉,此真英雄也。”

    “我黄巾十二渠帅,各有神通,胆识过人,也称英雄。”

    “你可认否。”管亥问道。

    “这是自然,三公将军必能绝冠。”陈诺顿了一下,语气减慢了下来,看向裴元绍,“只不过,这十二渠帅之中不见得各个是英雄!”

    裴元绍有些难受,早知道就不该开这小子的玩笑,此时处处遭到暗讽。

    饶是陈到这样的端庄汉子,也觉得有趣。

    管亥、裴元绍带的小卒不多,不过脸上的表情此时都发生了变化。

    “你这小子,别太嚣张了,马渠帅手下的人,在这黄巾大营中,不过尔尔,能举的上手的英雄,数不胜数。”裴元绍有些怒气,此时语无伦次。

    “这是自然,在下只是马渠帅手下的一个小探子,不敢攀上英雄枝节,不过饶是如此,在下也是识得谁算英雄,谁不算英雄的。”

    话闭。

    自顾自的酌酒,分毫不输这气场。

    陈到有些顾虑的看着陈诺,不过后者表情淡然,看不出什么担忧之色。

    只是叹气,哎,这兄弟,性子让人又喜又爱啊,他不知道这是福是祸。

    管亥并不想参与太多黄巾内部的争论,在他的认知里,黄巾军就应该是团结统一的,这一点和张梁相似。

    作为传统的武将,在这一方面的嗅觉算不得灵敏。

    管亥只是闷下了头,不停的喝酒、吃肉。

    ……

    夜色降临,琴声渐起。

    依旧是抚琴女,在楼角处演奏。

    此时渐有明光,火灯未起。

    朦胧的感觉再一次浮起,看不清抚琴女子,也看不清那浅白色青衣女子。

    陈诺心中有些失落划过。

    曲声急促,琴弦摩擦,有幽月下急促之感。

    文人npc坐在临近琴角,喃喃,“这酒舍还真令人欢喜,不止听得广陵散,这关山月也能听得。”

    “美酒,风骨,雅致。”文人细细酌酒。

    混黑的氛围与这幽然雅致让沉醉。

    “小厮,快将你家火光打开,这夜色你是没有看到吗?”管亥身边的小卒见夜色已黑,催促小厮,“别扫了我们渠帅的雅兴。”

    “喝!裴渠帅。”管亥举杯相邀,没有叫裴元绍的全名,语气之中带着一点生分。

    裴元绍回应。

    “你两个兄弟别光听曲啊,我说你们这些有些墨水的文人就是容易被这些吸引。”管亥举杯继续,对着二人。

    “诶,你这话就不对了管渠帅,我看,陈诺是观察酒舍之人呢,毕竟他是有任务的,寻蔡家女嘛。”裴元绍接过话头,接着说,“莫非,陈诺你看出什么端倪了?如何一直盯着那抚琴女子。”

    陈诺听得此话,有些警惕。

    这裴元绍要是将祸水引到那两位女子身上,不太好。

    便说道,“端倪?什么端倪,我没看出来,只是觉得那位女子琴曲不错。”

    “哼,酒色之徒,我还以为有什么本事,看来,耍些小聪明罢了。”裴元绍有些轻视的说。

    “不过,据传闻,邺城富商,士族在起义前已经举家去那洛阳了,没得消遣客,怎得会出现这抚琴女子,想来有些怪异,不如我等去看她一番,地公将军交代下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不是嘛。”裴元绍看着朦胧样,倒是对那抚琴人有了些兴趣,于是提议道。

    场子有些清冷,几人总是嘴角不断。

    管亥点点头,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黄巾小卒见渠帅都点头了,摩拳擦掌,想表现一番。

    “都给我停下,黄巾军例行检查。”喊话的是一个较为高大的黄巾小卒。

    酒舍之中陷入了沉寂,酒客们停下了酒杯,默默看着这十几个黄巾士兵。

    那楼角文人皱了一下眉,自觉倒霉,放下酒杯,起身踱步,想要离去。

    “谁都不要走!否则,别怪我手中的刀刃没有情义。我们黄巾不是来闹事的,检查后,你们喝你们的,我们不会管。”黄巾小卒见状,酒客都散了,那还检查什么。

    管亥吩咐几个黄巾小卒巡视一圈酒舍,他们几人则去抚琴女处。

    抚琴女坐落的其实是一个稍大的台阶,用些支架布展,不说松垮,但稳定是有的。

    一张略微大的幕布遮挡着抚琴女身后,从台子上连着长楼衔接处铺下,放置些工具,也作抚琴女休憩处。

    浅白色青衣女子就在幕布之后。

    闻言,抚琴女神色一紧,不自觉的想要回头看浅白色的青衣女子。

    浅白色青衣女子动了动俏然的眉眼,低声对抚琴女说了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