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玉庐记 » 陈千欲擒孙太才

陈千欲擒孙太才

    “王爷他现在身体怎么样?”从韩诺口中听来这个确切的答案,周逸夫一点都不惊讶,他见过云南王韩启尔,还不止一次,昔日大楚就是被韩启尔灭了的。

    很多人都恨韩启尔,恨不得食其肉,炖其骨,饮其血。包括大渝在内,旧八国的土地之上,到处游荡着因韩启尔而死的亡魂,国破家亡,深仇大恨。

    周逸夫不在此列,他的世界不仅有黑白,还有灰色,他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根结在大楚自身,早已赢弱不堪的大楚,被内部蚕食的一干二净。过惯了骄奢淫逸生活的大楚权贵们,掌握着大楚所有的优质资源和财富,他们早就忘记了当初老祖宗是依靠手中兵刃,胯下铁蹄谋来的富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不知道,参天大树也有枝枯干萎的一天,除了不变是永恒,什么都会变的。

    所以周逸夫并不恨韩启尔,相反他对于韩启尔有些钦佩,有些敬畏。没有韩启尔,还会有张启尔,王启尔,结果都一样,既如此,何恨之有?

    “都还不错。”韩诺随口应付道,这倒也不能全怪他,自八岁起,他就被韩启尔送上了豫章郡玉庐山,如今已有十一个年头,过了这个冬天,韩诺便要行及冠礼了,十一年来,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对于家里的情况,他也只知道个大概。

    周逸夫并没有过多的问及其余事情,开始和韩诺谈论起了一心净土。韩诺口中提到的一心净土是一本古籍,被誉为世间第一奇书,一百多年前突然现世,传言说谁要是钻研透了此书,便可修得长生不老之术。为此展开的争夺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许多避世不出的老怪物都冒了出来。从最初小规模的武斗,发展成了门派势力之间的较量。打到最后,整个江湖元气大伤,不少三品高手就此陨落,至于一二品境界的,死的更多。

    徒弟没了师傅,就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事倍功半不说,终生不得其道的大有人在,而门派失去了高手的庇护,迎来的就是旧敌的报复,失去平衡的武林,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断代,江湖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次争斗,被后世人形象的称作“净土浩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这一心净土落在了正值国力巅峰的大楚朝廷之手,被大楚皇帝收录于皇宫,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淡出了世人的视野。大楚亡国之际,宫门失火,也确实有不少人进去寻过,打过一心净土的主意,却无一例外的扑了个空,就这样一心净土便堙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谁又能想到,这古籍早早的就被周逸夫带回了家。

    周逸夫很明确地给了韩诺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使得韩诺先前糟糕的心情好了几分,他今日出现在故周镇,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周逸夫手里的一心净土,东西既然在,就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如此贵重的东西,韩诺也没想着周逸夫会平白无故的送给自己,那就只好用交换的方式了,“周相,不知可否将一心净土交给我,你想要什么,尽管提,或者有什么条件,只要我韩诺能做到的,都可以商量。”

    “小王爷也是为了长生不老之术?”周逸夫没答应给,也没说不给,对于韩诺从何处得知一心净土的消息,他也不在意,他现在就是想搞清楚,韩诺究竟了解多少。

    “周相说笑了,你以注书闻名,想必这一心净土在你手里,也蒙不了尘,书上果真写的是长生不老之术?”韩诺的意思很明显,他压根就不信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周逸夫心中了然,要论当世之人,最了解一心净土的就是他了,利用注书的空挡,他给这古籍翻了无数遍。

    全书寥寥三百多字,号称注尽天下书,识遍世间字的周逸夫,竟然有大半都不认识,为此他翻阅了大量的古文典籍,最后才发现,书上文字竟是上千年前所使用的的文字。

    随着江山易主,朝代更迭,到现在早就没人用了。周逸夫研究了二十多年,也才解读了二百多字,其中一部分还是揣摩,准确与否,他心里也没底,可就是这样,书上内容和世人口中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一点都不沾边,周逸夫甚至怀疑,一百多年前的传言,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阴谋。

    “确实不是,古籍被我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我只有一个要求,若是小王爷答应了,自当奉上。”周逸夫用恭敬的口吻说道,凭借多年钻研,周逸夫发现,这古籍对他来说,完全就是一个鸡肋,别说今日这般境地,就是平日里,韩诺若是找了来,他也不会吝啬。

    “周相说吧,还是那句话,我若答应了的,必定做到,”韩诺没有把话直接说死,周逸夫若是让他去死,他总不能真的去死吧。

    “我有一儿,早前随着他母亲逃走了,现在也不知生死,希望小王爷可以派人去寻一下,若是还活着,不说富贵,保他们平安无虞我就知足了。”

    韩诺暗中松了口气,周逸夫所求的事情,对他来讲,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只要人还活着,没有遭了毒手,他就能给办妥了。

    事情敲定了以后,韩诺倒是没有急着让周逸夫将一心净土交给他,以他的实力和势力,若是逼对方就范,也是轻而易举之事,可他骨子里并不太喜欢这样的方式。虽然恃强凌弱的事情韩诺也干过不少,可那也要分人,分对象是谁。

    “今夜事情结束以后,先安排人寻找夫人和令郎,待到你们一家团圆之时,就去云南境内吧,如今镇子这般模样,也没办法继续待下去了,只是辛苦周相,要背井离乡了。”

    韩诺说完,喊了一句幼龄,守在门口的书童,推门走了进来,点火煮茶,候在一旁伺候两人。

    韩诺说让周逸夫带着妻儿去云南生活,对此周逸夫倒是没有报太大期望,他只希望韩诺能守信,保他妻儿平安,这里并非云南,韩诺有多大能量呼风唤雨,周逸夫并不太看好。

    院子里的众人还在对峙,占据主动的淮安军没有先动手,另外两方也只好等着。

    细碎的雪花越来越急了,当第二天的旭日,暖暖洒在人间之时,白雪将重新为大地披上一件新衣,覆盖其下的故周镇血夜,也必定会随着雪水消融,被世间遗忘。

    韩诺和周逸夫这边也就刚刚饮尽一盏茶的功夫,外面又传来了一阵号角声,只是不同于淮安军那般,这号角声尖锐刺耳,直刺人心。

    “这声音,是他们来了。”韩诺自顾自地说道,一边站起了身,迈腿就往外走,见状周逸夫也赶紧跟了出来,并问韩诺道:“谁来了?”

    还不等韩诺回话,就听到外面许直的声音先响了起来,“剿匪建功,杀啊!”

    周家宅院里顿时又陷入了混战,淮安军的目标是除自己人外的所有人,显然是把相救周逸夫的一群江湖豪侠也当成了土匪,混战中,谩骂的声音起此彼伏,金大力扯开了嗓子嚎道:“老子跟你们拼了,谁他妈的是土匪啊。”

    类似的叫骂声大多都是这群江湖豪侠所为,对他们而言,死不可怕,不能接受的是这样被冤枉死。淮安军的出现,他们还以为得救了,谁曾想,最后竟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巨大的心理反差,彻底地点燃了众人最后的热血,他们更加的勇猛善战,发挥出了远超平常的力量。

    淮安军最多算一支丙等军,要论单打独斗,军内的高手都拎出来,也没一个会是金大力的对手,而金大力在众人中,实力基本垫底;就连淮安军副将许直,也就是个小飞升境,真打起来,比那龙脊山的短命鬼强不了多少。

    可淮安军的优势在人数上,蚂蚁多了尚且能咬死大象,况且官兵装备精良,配合默契,远不是山匪可比,更别说临时并肩的江湖众人,根本就算不得大象。

    好在宅院不大,淮安军骑兵没办法冲锋,要不然一两个回合,众人就得都交代了。

    推开门的韩诺突然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吩咐陈千,云岚二人守着门,不必前去救场。

    韩诺心里也清楚,二人若是杀到人群中,必定可以极大的减轻众人的压力,甚至短时间内占据上风。可人力有穷时,这样做的同时,也增加了二人受伤的风险,这更是韩诺不想看到的结果。

    云岚随身携带的两把长剑,一把叫“三月”,先前交给了韩诺,那是韩诺的佩剑,她现在手上握的叫“腊月”,是真正属于她的剑。

    长剑在风中猎猎起舞,凌厉的剑意聚无形如实物,一招一式谈不上美感,只讲一个干脆利索,凡试图想要靠近的官兵,都被云岚一剑送去见了阎王。

    另一侧的陈千,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佩刀“中秋”也已经拔了出来,刀气纵横,势如破竹,死在他刀下的,大多全尸都留不下,若只是这种程度的车轮战,他自信能战到天亮。

    不稍片刻,地上又多了几十具尚未冷透的尸体,山匪居多,官兵其次,众豪侠也只剩下了十余人。

    这是一场苦战,让人疲以应对,也就只有陈千、云岚二人最为轻松,依旧还能再战的众豪侠,很有默契地向着两人围拢过来。事已至此,二人也不拒绝,以陈千、云岚为首,在堂屋门前,筑就了一条牢固的防御线。

    倒地一批,又进来一批,许直指挥的淮安军好似杀不完一般。

    孙太才眉头紧皱,对于战况很是不满,他催促许直,让许直尽快将众人都解决掉,许直也不由地心里骂娘,恨不得来上一句“你行你上啊!”

    周宅院子是不小,可对于淮安军来讲,还是不够,能投入的兵力本就有限,许直只得采用车轮战术,试图突破对方的防御,在孙太才施压之下,淮安军发起了更急促、更猛烈的进攻。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陈千在心里想到,打到现在,他也感觉有些疲惫,再看身边众人,多多少少得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眼睁睁看着这些人都死在他面前,陈千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陈千往后退了两步,蓄力挥出一道雄厚的刀气,掀倒了一片官兵,借此机会,他越过众人头顶,直取后方的孙太才。

    见此情形,许直也发了慌,连忙招呼亲卫上前救援,并随手将手中弯刀向空中掷去,妄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阻拦陈千,好争取更多的时间。

    人还在空中的陈千,随手拨掉了弯刀,落地之时,离着孙太才已不足十步距离。

    擒贼先擒王,谁都知道的道理,场中的众人也想这么做,可碍于实力,根本没办法突破重围,接近孙太才,陈千的这一手,无异于釜底抽薪,逼着许直来救,若是真得手了,淮安军也只有投鼠忌器一条路可选。

    淮安军的速度远不及陈千,就在他要生擒孙太才之时,异变突生,一支利箭自外飞入院中,直扑陈千面门,逼得陈千举刀招架,往后退去,这一退,便失去了大好时机,不等一拥而上的淮安军将他围困,陈千就急忙撤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