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影视:弥补遗憾 » 第11章 赈灾

第11章 赈灾

    “沈卿,你的奏本朕已经看过了。你今年的灾情,虽然没有承平七年那么重。但是呢,也要立即安排各项赈灾事宜!”梁帝道。

    “请父皇不要忧急!近年来国势平稳,没有大宗的糜耗,国库的底子还算可以。沈大人时于应拨付的银两也没有异议,那么接下来就只是派官员道各级州府开始赈灾事宜了。这些事务儿臣素来有经验,并无疑难之处,请父皇放心!”誉王说道。

    “嗯!你确实不是第一次为朕分忧。朕知道,你素来有班底,当不会临时手忙脚乱。”梁帝道。

    “父皇……”萧景琰抬手道。

    “景琰,你有什么想法?”梁帝问道。

    “儿臣自父皇恩准接办实务以来,自觉进益良多。赈灾之事责任重大,主事之人虽不必事必躬,但至少应该前往灾区,亲自勘察实情。这次有五洲之地受灾,范围极广,又颇有些苦寒之地。”

    “誉王兄的贵体又如何能经受住如此的风霜煎熬?倒是儿臣,常年驻于沙场,一向摔打惯了,筋骨粗糙。所以还望父皇恩准,这次赈灾之事,就由儿臣为父皇分忧吧!”萧景琰道。

    “嗯!说的也是!”梁帝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

    “父皇!景琰虽是好心,但请恕儿臣不能领受!为君分担,为民办事,那还怕什么辛苦?这赈灾之事,不是出门打仗,有抱子力气就行了。五洲之地灾民遍野,全都巴望着朝廷的恩典呢!恐怕不适合交给景琰来练手吧!”誉王语毕,瞥了萧景琰一眼。

    “赈灾之事,我虽未亲力亲为,但多少知道些章程。既然誉王经验丰富,想必也必不吝赐教。深了不说,想请问王兄这赈灾的银子拨付下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才算灾情平复?”萧景琰说道。

    “灾民有了银钱粮草可以度日,灾情自然平复。”誉王不以为然道。

    “儿臣以为,主事之人心中应有全局,须统领上下整合资源。最终的目的,就是少死人,不起暴乱,平安过冬,来年春耕不荒。做不到以上任何一点,灾情就不算平复。”萧景琰道。

    “嗯!”梁帝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

    然后梁帝坐回到龙椅上,说道:“景琰的这个说法,还是有些远见。看来,你还是用了心思了。”

    “靖王殿下学习政务,上手极快。这一点颇让老臣佩服!”柳澄道。

    “这些话说着简单,又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景琰,你现在有人手吗?上次你推行新马政,还都是你拿手之事!结果呢?”

    “还不都是波折百出!这些地方官员可不都是泥做的,要跟他们打好交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誉王一副领导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道。

    “推行新马政不顺,那是因为兵部掣肘,而且最终,新政不也顺利完成了吗!此次赈灾,我相信户部一定会将一应细务全部安排妥当的。”萧景琰道。

    “那时自然,户部责无旁贷。”沈追拱手道。

    誉王冷笑一声,道:“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兵部身上,这可不是你一贯的作风呀,景琰。”

    萧景琰看着他,没有说话。

    “退一万步来说吧,就算新马政推行不顺是宾补掣肘。你敢肯定这次就没人掣肘吗?”

    “你年轻无威望,有人不服是正常的。如何收服各方,如何化解阻碍和牵制,如何平衡官场人脉,这不都是你该学的吗?”

    “既然柳大人说你上手很快,我想也许过不了一年半载你都能学会。又可惜现在灾情紧急,恐怕容不得你慢慢学吧!”誉王道。

    “誉王兄刚才说的,平衡官场,收服各方,不仅这次我不会学,以后我也不会学!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赈灾也有赈灾的章程。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利,这绝非是朝廷和官场应有的风气。”萧景琰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父皇在位,朝廷清明,你却说官场风气不好。景琰,你现在还只是亲王,就急着想替父皇清理官场了吗?”誉王道。

    “誉王兄又何必故意曲解我的意思!我是说……”萧景琰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梁帝打断。

    “好了!无缘无故的怎么吵起来了!都不会说句中听的话吗?”

    “父皇,不是儿臣惹您不高兴,实在是景琰说话带刺。以前在父皇面前,他便如此,儿臣还以为他这一两年改好了呢!”誉王说道。

    “哈哈哈!咳咳咳!”柳澄听后,笑了起来,却又咳嗽上了。

    “老东西!”梁帝骂道,“朕的儿子们不贴心,你倒是开心看笑话!”

    “陛下,殿下们不是不贴心,而是更贴心才对呀!”柳澄笑着说道。

    “老臣觉得靖王殿下这个脾气好,有什么全都说出来,从来不大肚皮官司。即使是说的不对,陛下,您还是可以教导他们不是!哈哈哈!”柳澄道。

    “哼!就怕你孙女婿的马屁吧!就你心最宽!”梁帝道。

    “陛下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那两个儿子更闹腾啊!好不容易有个贴心的孙女,还嫁去了靖王府。陛下,可是您看我,整天还不是乐呵呵的吗?哈哈哈!”柳澄道。

    “行了行了!”梁帝挥了挥手,冲萧景琰道:“回去让你那靖王妃管管他。”

    萧景琰点头表示答应。

    “你们两个也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值得这般兄弟相争吗?既然你们都有意为朕分忧,这赈灾一事嘛……”

    梁帝的话还未说完,誉王便跪下道:“父皇,赈灾一事刻不容缓,既然父皇尚未决断,户部的银子应该也拨不下来。儿臣想着灾民苦楚,心中实在不忍。”

    “不如这样,儿臣先削减府中的用度,先拨个三万两银子出来应急,待父皇决断之后,户部在跟上不迟。”

    萧景琰听到,暗道:不好,竟然被小卿猜中了。

    “嗯?景桓,你是要……从自己的私库中出吗?”梁帝问道。

    “儿臣身上一丝一缕,皆是父皇所赐,哪儿还有什么私库?不都是父皇平日里赏的吗!普天之下,皆是父皇子民,岂能不同沐皇恩?”

    “儿臣已经想好了,将父皇平日里的恩赐都备下,一旦什么地方短缺了,立刻补上。绝对不能因为银粮迟滞而有损父皇圣德。”誉王慷慨陈词道。

    梁帝欣慰点点头。

    “父皇!”萧景琰刚要开口就被梁帝给制止了。

    “景桓能有此心,真是难得啊!想起以前,你督办的数次赈灾,都没有让朕操过心。纵然有暴民谭恩闹事,最后也都平定了。景桓,这次灾情紧急,还是你去!”梁帝道。

    “儿臣领旨!”

    “陛下!”沈追要开口说话,却被无视了。

    “赈灾本是朝廷之责,也没有让誉王私库填补的道理!沈卿,你奏折中盛报的所拨银两中,减出三万,其余的分批出库,全部由誉王组织。不得延误灾情。”梁帝道。

    “陛下。”

    “好了!朕也累了,退下吧!”

    “儿臣告退。”

    萧景琰和沈追颓废地走出了武英殿。

    “沈大人,是我无能。”萧景琰转过头对沈追说道。

    “殿下已尽全力,我岂不知?要在嘴上跟誉王拼私库,您哪儿拼得过呀?只是看来这次,又是一个残局。”沈追道。

    “沈大人先别着急!从安排全盘到灾银出库尚有几日,你我再想想办法,也许还有转机。”萧景琰安慰道。

    “只怕转机渺茫!我现在只盼天上劈下一个雷来正好砸在誉王的头上!”沈追道。

    萧景琰环顾四周,呵斥道:“你这是什么话!”

    沈追回过劲儿来,忙道:“失言失言!殿下恕罪!”

    萧景琰眼了沈追一眼,走开了。

    靖王府

    “王妃,殿下去了宁心阁,殿下请您也去!”列战英道。

    “我知道了。”苏箐放下手中的活计,去了宁心阁,通过密道进了苏宅。

    苏宅内

    苏箐从密室内一进入梅长苏的房间,就听见梅长苏的一阵咳嗽声。

    “先生可是旧疾又复发了?”萧景琰关切的问道。

    “不碍事的!天气凉了,喉咙有点痒。”梅长苏摆摆手道。

    “什么不碍事!现在入冬了,天气寒冷干燥。”

    “你若是喉咙难受就让吉婶多给你熬冰糖水梨喝,那东西不是药,吃多了不伤身子!”

    “晚上睡觉时多盖几床被子,发发汗也总比冻醒的好!”苏箐关上密室的门后,絮絮叨叨地说着。

    梅长苏笑着道:“殿下好福气啊!”

    苏箐红了脸,不再说话,乖乖地做到萧景琰的旁边。

    “既然先生抱病在身,那今日……”萧景琰道。

    “不碍事!真的不碍事!喉咙痒,不算病。”梅长苏立刻挥手制止道。

    “我知道今日殿下的来意,早朝之后武英殿的事都传开了,蒙大统领来告诉我了。”梅长苏道,

    “大统领来过?”萧景琰问道。

    “嗯!听说我病了,不!他听说我喉咙痒,顺道过来看看我。”梅长苏道。

    “说是忙!真要到我出力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赈灾一事已成定局,先生又有病在身,就不要多想了。”萧景琰道。

    “也未必成定局。”梅长苏道。

    “父皇已经明确指派了誉王,如何不定?”萧景琰抬起眼,问道。

    “沈追情急之下还说,期盼天上能打个雷下来,正好砸在誉王头上呢!”

    梅长苏只是笑了笑,可苏箐却将喝到嘴里的茶喷了出来。

    “哈哈哈!他真的这样说?哈哈哈!他太有意思了!”苏箐笑得前仰后合。

    梅长苏递给苏箐一条手绢让她擦擦水渍,对萧景琰说道:“他这句话说得倒不错!若殿下信我,就安心在等两日,有一个雷正在路上,马上就要砸下来!绝对砸在誉王的头顶!”

    “有个雷正在路上?先生莫不是又做了什么未卜先知的事吧!”萧景琰道。

    “这次受灾的五个州府,都不在江左的范围,我得到的消息并不比户部快,所以这一次未能事先为殿下筹谋。这是我的疏漏!”梅长苏道。

    “哎!”萧景琰抬手制止,道。

    “先生这么说倒让我惭愧,都怪我,未能在父皇面前抗衡誉王,才导致这样的局面。”萧景琰道。

    “殿下行事方正,但不会由意顺承。所以皇上觉得,殿下没有誉王贴心,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梅长苏安慰道。

    “并非我没有耐心,只是眼前的事情实在是迫在眉睫啊!”萧景琰道。

    “咳咳咳!”梅长苏咳嗽了起来。

    “唉!是我急躁了!”萧景琰道。

    “是我又痒了!”梅长苏摆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喉咙说道。

    “殿下稍安勿躁,这件事情我们虽然丢了先机,但是运气还算不错。前几日发生了一件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扭转局面。”梅长苏道。

    “就是先生说的那个雷?”萧景琰问道。

    “五日前,有一支给誉王送礼的镖队经过抚州,被江左盟给劫了。”梅长苏道。

    “只是劫了给誉王的送礼的镖队,怕是伤不到什么筋骨吧?”萧景琰道。

    “如果殿下知道这个送礼的人是谁,就不会这么说了!”梅长苏道。

    “谁?”萧景琰道。

    “岳州知府。”梅长苏道。

    “岳州?”萧景琰惊道。

    萧景琰站起来气呼呼说道:“岳州灾情最严重!据传都已经有人饿死!岳州知府居然还能搜刮财务给誉王送礼?”

    “如今太子势弱,誉王派系的地方官员都抱着这个主子不放,这次送的礼还不轻,总共有五千两银子。”梅长苏道。

    “赈灾一事,确实不能由?誉王主理。”萧景琰道,“既然我们有证据在手,先生想怎么做?”

    “七哥!你先坐下!我仰头看你怪累的!苏哥哥也累!”苏箐说着把萧景琰拉倒地上坐下。

    “可要我拟折奏禀父皇?”萧景琰问道。

    梅长苏刚要说话,被自己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先生又痒了?”萧景琰一脸无辜地看着梅长苏说道。

    “这次不是痒。”梅长苏看着萧景琰说道。

    萧景琰不傻,很快明白过来,道:“看来这是下策。”

    “这就是先生说的那个雷?”萧景琰问道。

    “太子和誉王贪了这么多年,皇上未必不知道,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就算殿下把岳州知府的事禀报到皇上面前,他最多也就喝斥一顿,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梅长苏道。

    “可是现在除了陛下,还有谁能约制誉王?”萧景琰问道。

    “除了皇权还有民心,还有民意。我已经安排好了,不出两日,这桩丑事就会传遍岳州城的大街小巷。五千两银子,对于高局云端的皇上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食不果腹的饥民,就没有那么容易接受了!”梅长苏道。

    “没错!”萧景琰点点头道,“民情民怨一旦呈鼎沸之势,必定会触碰到陛下最看中的朝廷脸面。到时候就算他再偏宠誉王,也不会眼看着他妨碍整个大局的安稳。”

    “以往太子和誉王处理赈灾之后的暴乱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先全力镇压,然后再扣一个刁民太贪,辜负朝廷圣恩的帽子。可是这一次,赈灾的银两都还没有出库呢!我倒是想看看这个誉王还能找出什么新的借口。”梅长苏道。

    岳州知府送礼一事,被梁帝知道后,只道了一句:“出了这样的事,民情民意都无法挽回。这个差事你就别管了!”

    梁帝并让萧景琰接管这差事,萧景琰赈灾收效甚佳,梁帝和朝廷上下对其满口夸赞。

    誉王府内,秦般若以一句:“得麒麟才子者可得天下,琅琊阁真是所言不虚。去年秋天,江左梅郎刚刚进京时,殿下您是什么情形?靖王又是什么情形?”

    让誉王明白真正得到麒麟才子的是靖王而非他自己,二人寻不到梅长苏的弱处,誉王便决定从横在靖王与梁帝之间的赤焰逆案下手来对付靖王,并在秦般若的牵线下与夏江合作。

    芷萝宫内,静妃正在择着茶花,内廷司的黄主司来给静妃送东西,进来时问道:“娘娘这做的又是什么新奇的点心啊?”

    静妃笑了笑道:“不过是刚刚摘下的茶花,做个太师糕罢了,算不上什么新奇,只不过我那儿媳爱吃的很。”

    “这新鲜才开的茶花要经过筛选,剥瓣取蕊。又费手工,又费心思。这宫里啊,唯有娘娘才有这巧思和手艺呢!”黄主司奉承道。

    静妃道:“不过是些寻常的点心,黄主司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