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同最强灵械师 » 第九章 木棚菜粥

第九章 木棚菜粥

    人群往湖边聚集,静谧的小镇渐渐热闹起来,大伙似乎都在翘首以待,期望着今年的云梦泽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机遇仙缘。

    对于小镇子里的普通百姓而言,一辈子都在这块放在整个灵源大陆来看,只有米粒般大的湖边小镇。

    生于斯,长于斯,没于斯,晨起暮归,周而复始。改不了囚族的身份,就不可能走出铜牛镇。

    只能在这湖边小镇,子承父业地活着,一个普通人的宿命,莫过于如此。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看着风平浪静实则确实比较固化的小镇关系网。

    除非有更强势的镇外势力进入,闭塞小镇的高宅子才可能会推倒了,又盖上新的,换了门庭。

    古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身无两个子,举目又无亲,能超级幸运的遇到心地善良的木文,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木文的信念:在仙衙职位体系中,即使身担最小一级的仙职编制,就算被分配到凡尘小镇,与大同仙途正道遥不可及,但位卑未敢忘忧民,究极仙途一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仙圣继绝学,为大同开太平。

    古华内心突然对仙途肃然起敬,只因在湖边聚集的人群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木文穿着一身米色仙袍,站在铜牛铜像的石台上,一边呼吁着围观的人切勿靠得太近,一边时刻警惕着湖心异象变幻。

    木文作为铜牛镇仙衙灵驿驻守,镇内一切涉及到鬼怪、妖魔的灵异事件,都归属他来调查、记录、处理。

    这是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

    每个季度,城灵驿戒律司都会派遣相关仙职人员到各镇明访、暗访,而百姓的言语、镇灵驿驻守编写的小镇仙志、重大灵异事件的现场勘测都将作为依据,从而来决定仙职人员的仙俸、仙级,影响他们的晋升。

    此外,若是碰到极其重大的灵异事件,已经超过了镇灵驿能力范围的,城灵驿通常会提前预警,指示镇灵驿驻守做好相应应对策略,而这得益于镇灵驿里面配有灵话机。

    木文配有的灵话机收到城灵驿指示的次数还挺多的,就因为他在铜牛镇,而铜牛镇紧邻云梦泽。

    几乎每个渴望仙途之人,都听说过一个传说:每逢在天象之机,泽心会浮现出一座岛,岛内镇压着万千鬼魂。

    木文自担任起铜牛镇灵驿驻守,丝毫不敢怠慢,兢兢业业,守护着镇子里的百姓们。

    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镇子倒没有出现什么特大的灵异事件,印象中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出现过一次蟹潮。

    而今日,整个镇子嚷嚷着‘湖神显灵,蟹潮将现’,这可把木文吓了一跳。

    除了前几日,驿府司城灵驿那边例行通知‘根据星辰司窥探,天狗食日即将来临,铜牛镇禁船三日’,至于其他的,没有再做任何指示。

    天狗食日的天象早就过去了。

    今早出现的驮碑大鼋残杀船夫事件还未调查清楚,下午又出现了湖心蓝光,疑是湖神显灵的事件,这让木文的心紧绷起来。

    在一年一度的荷花展即将举办之前,木文得确保铜牛镇安定,及时处理可能要出现的一切灵异事件,只要等到荷花展开始,那就自然会有城灵驿更高级别的仙职人员过来。

    ‘星期五’屁颠屁颠跑得很快,古华在后头一个劲追,明明看到了木文在前头维持秩序,但是中间隔得太多人,挥了挥手,木文没有注意到古华。

    “算了!木文仙务繁忙。再说,欠他已经够多了,总不能跑过去跟他说‘木兄,你给的钱,我快花完了,再借点’,那不就是木璇姑娘说的‘拿别人的善良当炫耀’,确实可耻。”

    古华不理解这个镇子里的人都是怎么了,竟然对一个莫须有的湖神痴迷到这般程度,颇有点看到大明星来到小镇子做商演的场面感。

    要是这么一想,就想透彻了。

    放到自己身上想想,倘若仙女姐姐刘亦菲来到小镇,自个肯定是争着第一个冲过去,举着个荧光棒,大声喊着:“灵儿,你好美。”

    就差喊出‘我想请你吃个饭,我奶奶教我做的蒿子粑,地地道道的土特产,可好吃了,我一顿能吃二十个’,现实是压根碰不到这样的事情,就算碰到了,仙女姐姐都不一定敢吃。

    那份激动的心情跟眼前百姓们跪拜‘万能的湖神’是一样的。

    其实能理解,在科学不普及的古代,人们一直都有崇拜‘湖神’、‘河神’的事迹,一方面是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方面是对未可知的事件找个精神寄托或者将美好的事物神化来敬仰,这就比如屈原投江,百姓们更相信屈原化成了水神。

    但是,经过这几日的狼狈经历,古华可以百分百确定,现在身处的世界跟前世的华夏确实有着某种关联,可又充满了很多不一样之处,更像是既吸收了大量前世华夏有的元素,却又夹杂了很多华夏没有的元素。

    突然,‘星期五’冲着人群莫名的吠叫:“汪汪!汪汪!”

    一群乞丐涌了过去,围着一个木棚,争先恐后的,端着个破碗,夹着一根竹竿,在那祈求施舍。

    这么大热天,熬粥的妇人,在湖边木屋,自己的家门口支起了一个木棚,看她的样子,穿着粗布麻衣,胸前还扎着一块破布,布上残留着鱼腥味,粗糙的手,褶皱如树皮,没少干杀鱼的活。

    施粥妇人一脸和善,喊叫着:“感谢万能的湖神显灵,赐福于我家。为传达湖神的善意,在此搭木棚施鱼粥三日。大家都有份,排好队,我一一给大家盛满。”

    喧闹的乞丐们一下安静下来,不争不抢了,陆续排好队,往着木棚缓缓跟着走,一一领鱼粥。

    这些人中,很多身体患有残疾,行动不便,也不乏有小孩,那嶙峋的干柴身躯,惊恐的面部表情,有很多天没吃饱饭了。

    刚拿到鱼粥,咕噜咕噜一大口灌了下去,然后悄悄地,又排到长长的队伍后面,打算再领取一份鱼粥。

    一位蓬头垢面的老乞丐,端碗的手一个劲颤抖,嘴里念念有词:“大善人啊!我已尝不出鱼味。万能的湖神,一定会继续赐福于你的。”

    施粥妇人舀起一大勺,给老乞丐的碗里又添满了,善意道:“老大爷,明后天也记得来啊,我都在。”

    施粥妇人不敢承诺太多,毕竟自己只是个杀鱼的小百姓,这主要是自己那窝囊的丈夫受到了万能的湖神点化,开始走大运了,为感恩湖神,特意搭个木棚,施粥三日,传达善意。

    老乞丐握紧空碗,捏紧手中馊味极重的榆钱饼(俗称菩萨饼,由土块掺杂榆钱叶制作而成,可作为暂时充饥,但极难拉出来,久而久之会阻塞肠道而亡),颤颤巍巍,躬身向前,再次弯腰感谢。

    古华心头一酸,感触颇深,叹息道:“就算朝代更迭了,丐帮都依旧还在。”

    古华想着刚才在蟹店里,一碗蟹黄羹花掉了一百灵石,着实有点心痛,甚至隐隐担心,过了今日,要是没找到船夫,或者就算找到了,没能拿回包裹,那明儿个,怕是也要来这里排队,跟这些面黄肌瘦的乞丐们抢食了。

    队伍里出现了骚动,有个四肢健全却看着很慵懒的人推倒了排在前头的乞丐,强行插到了粥桶跟前,端着个碗,双手抖动,语气非常傲慢道:“杀鱼的,给啊,你自己说的人人有份,当着万能的湖神,在场所有的人都有听到。”

    后头的乞丐纷纷不满,可又敢怒不敢言,只得敲打着竹竿,嚷嚷着,催促着前面搞快点,别耽搁自己领取鱼粥。

    蹭鱼粥的慵懒青年,在镇子里人尽皆知,出了名的啃老族,原本家境还不错,有个如老耕牛般的父亲,靠着祖上留下来的一亩水田,只要爷儿俩辛勤劳作,再加上铜牛镇的稻米卖价高,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

    可曾想,这家的小子担着稻米闯出了妖兽封印之门,回来就变得好吃懒做了,农田再也不下,临时活也不找,整日就躺在屋里睡大觉,醒来就吃,饭量还变得很大,从一碗大米变成了一桶大米。

    老爹苦劝,还请了民间游走的道士做法,仍然不见儿子有回转,可又这么一个儿子,一条根,不能断了香火,只能任由儿子吃空了家,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老爹临走之前,还苦求上任镇灵驿驻守救救自己的儿子,上任镇灵驿驻守来瞧了瞧,没瞧出有何异常,只说了一句:“找继任灵驿驻守吧!”

    木文也来看过,只是猜测这青年可能是受了邪祟影响,但症状不明显,目前还找不出青年究竟因何变得如此贪睡、嗜吃?

    施粥妇人虽说一脸怒气,但看在慵懒青年那死去老爹的情分上,还是给施了一碗粥,并劝诫道:“你爹要是还活着,看到你变成了这样子,还要气死一次。你要再这么颓废下去,你爹在底下都要被你历代祖宗戳着脊梁骨骂‘生了个什么玩意’。”

    青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在意他人的议论指点,只顾着端着粥,正要喝,忽然,不知哪窜起一个活物,径直顶翻了青年手中的碗。

    古华一时没看住,‘星期五’就冲了上去,一跃而起,对准青年手上的碗,径直撞了上去,直接把粥全打翻了,然后跑过去,将掉在地上的粥添了。

    青年身体一颤,望着泼洒在地上的鱼粥以及吃粥的‘星期五’,瞳孔一下变得很大,面目有些狰狞。

    ‘星期五’斜抬头,对视着青年的眼睛,丝毫不惧。

    青年瞳孔微缩,头也不顾,撒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