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80随文 » 第四章 童年生活三

第四章 童年生活三

    爷爷走后,小爷爷吕小海一手操持大爷爷的丧事,把以前翻山越岭时寻觅见的风水宝地挑了挑,第一个地方本来是有人预定的,想想事有巧就给大爷爷安息之地,结果下葬两个月,小爷爷吕小海天天梦见有古代兵官穿扮的说这宝地不是你家可以入的,有其他人出这贵地之人,小爷爷吃这碗饭的只好又一个人迁址,这事整的,有些事也奇,小爷爷这一带山川地势都看遍时都没发现一地,结果起骨后唉地就被小爷爷看见了,一眼望隔河哪边山,骑马将军山就是正穴眼要去找,一个星期后小爷爷就把大爷爷坟墓安葬在将军山脉中,我后来十一二岁时去过一次,就在也没去过,印象中确定不错,没写名字,旁边有山上流下来的小溪后面山势也好,前面感觉是一层层下去,远望下去一条大河源头开始端曲折向前蜿蜒!

    1961年冬至曰,爷爷去世大摡7个月后,我爸出生了,一说是男孩,都说是爷爷有后了,取了个名叫吕遗喜,奶奶拉扯着四个小孩生活,这日子不说也知道苦不堪言,女人是刚也是水,只要小孩能养活有些个风流韵事自然就多,寡妇门前是非多,看有四个小孩,一般人家不敢上门提亲,经不住这么多嘴吃饭,这日子若的,扯把扯把,爸的大姐17二姐14小姐11我爸7岁了,这年政府出台要全国要挖水库,己便解决水地灌溉问题和库存水防干汉问题,在多个选址上最终确定江南区店山乡,水上村也归属店山乡管,学校都在店山乡,政府工作人员来各个山里户做工作,各种方案,就是宣传要村民配合工作,当时社会幸苦,种地都是公社化,华国成立前五十年是走的最艰苦的,米粮,面粉,化肥等都要票才能领,下地劳动也是公分制,当时一分二分计钱单位数,想想现在一毛钱掉地上无人捡,忍不住吐槽,浪费呀!

    这做水库搬迁,涉及的人多,各种意见各种想法都有,吕氏这一屯子人也有少二来百人,集中迁一块儿地一起,还是各自打散自己选江南区某乡某村政府都优待政策,结果最后就各自为阵,自选了,政府圈出一块地整体拆迁的这个没采纳,后就这问题我就说傻,吕氏没个撑事的,后来圈过的哪块地是出老板有钱的最多的地方,都是厂房是后面土地改革中最宽松政策拿下土地做厂房的地方!

    水库移民后原本一窝的吕氏被散开,选址江南区东边的西边的,北边的,总之差二三百里入迁至各不熟悉村乡,也有不肯挪的,一心在水库规划中移至高地原址住下,这批不挪的也是时运,谁会想到华国在入城下乡多年后乡村建设发展盖过城镇,不迁的哪个风景秀丽,后山前临江南区长二十几里的大水库整个就不说有多羡慕!

    我奶奶是第一个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但吕氏庄里有功夫,脾气倔的莽夫是不想迁移的,把政府派来工作的人冲突,弄伤了人,结果这事拖拉了好久,别的山里小村小户,散户都搬迁分配好了,才最后来解决这庄子问题,此时很多人不明白,各迁入地名额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好乡好村人入迁数名额足了就不收的,导致想迁附近的村乡的都拒收了,结果最后分迁至百里地外各东西,可悲,初居规模的右建筑也拆了,只能在江南区大东县志上有存照片(也是后来大东市)!我看过黑白照片,如果保存下来也是观光的景区,很适合拍古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