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紫夜流火 » 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篇章

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篇章

    在孙休大军的滚滚铁蹄之下,鲁城全城百姓皆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翌日清晨,逐渐走出的百姓才慢慢发现曾经威严矗立的越王府已经被夷为平地,所有人都感到不敢置信,其实越王黎伯川在越州的口碑不错,也算得上是一个颇有贤名的王爷,可是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十日之后,孙休带着仅存的两千兵马完成抄家灭门任务之后,回到景城向离皇黎伯尧禀告:“启禀皇上,卑职谨尊圣谕,已对叛王黎伯川一脉抄家灭门,回京复命。”

    “另,此次查抄叛王黎伯川一家,一共抄没财产折合晶币七十五亿,田亩八万公顷,店铺七百余家,珠宝首饰一万余公斤。””

    鲁城是离国三个最大的大城市之一,再加上越州位于南来北往的要冲之地,是沟通南北的枢纽,也是同北境十六公国,楚国交流最频繁之地,也是面靠海域的最前沿,鲁城自然是离国最富庶之地,财富自然远胜其他地方。

    满朝文武虽然早有预料,却还是没料到越王府的豪富竟然达到这等地步!

    离皇黎伯尧更是一阵眼热,回想起他当初在云州这么偏远蛮夷之地,获取的财富竟然还不及黎伯川的一个零头。

    要知道云梦大陆除了传说中的紫晶币,晶币的购买力就是最高的,一枚晶币就可以满足一个普通四口之家三天的生活。

    而普通人日常生活基本很少用到晶币,更多的是比晶币更次一等的货币,银毫。

    晶币又称金铢,一金铢大致等于十银毫,但十二银毫才能兑换一金铢。

    晶币的特殊是因为其与传说中神灵的秘密绑定,所以拥有永恒不变的金钱本位。

    离皇黎伯尧此时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下,铲除了越王这一最大的对手,在朝堂之上树立了威信,同时还得到了他几十年累积的财富,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证明他并不会比皇兄成帝差。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越王府一脉没有真正斩草除根,还是让黎伯川的几个儿子逃了出去,虽然此番一共杀掉杀一嫡子三庶子,四个女儿,但他的嫡长子与最优秀的三四子并没有杀掉,想到这里刚刚升起的好心情,一下又沉了下去。

    看着跪在大殿之内忐忑不已的孙休,黎伯尧眉头稍缓,平和说道:“鲁侯此次不费吹灰之力镇压叛乱,又立新功,赏珍珠十斛,玉器十件,并遥领鲁城财政……”

    鲁侯孙承宗立马上前行礼:“谢陛下!”

    “轻骑都尉孙休,不辞劳苦,亲往平叛,居功至伟,擢升内殿直都统,领朱雀门防卫,殿前行走!”

    “谢陛下!”孙休大喜,这是直接进入了皇城,统领一部皇帝亲兵,算得上一步登天。

    “内殿直都统孙休,此外还需要加紧追捕叛王余孽,及早捉拿归案!”赏赐完成后,黎伯尧随即下达这样一个命令,随后离开皇座。

    “退朝!”

    登台殿,黎伯尧站在高处,远远眺望远处的孙承宗父子,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微眯,潜藏在袖带中的拳头紧握,又松开。

    在听完影子侍卫醒来的详细禀告之后,他怎么还能不明白此时朝中的大权基本多已经被孙承宗把控,如此实力,还有同光明教廷的关系,他都如坐针毡。

    此刻他不禁有些后悔,如果黎伯川还活着,凭借他们两人之力,肯定还是能压下孙承宗的,但是……这种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想,他不可能与黎伯川联合,就像孙承宗之前说的,黎伯川确实是他登上帝位最强大的敌手。

    想通了这一点,黎伯尧转身像皇宫深处走去,至少他此刻已经成为了离国皇帝,至少已经站稳了脚跟,后续他也有的是时间跟孙承宗一党斗。

    离国至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属于黎伯尧的时代开启。

    时间稍稍往回拨一点,在越王府被攻破的同时,远在定远城的定远伯府邸,也遭受到了不明人物的袭击,原本黎伯川安排保护的黎朔的一队人马,全军覆没,定远伯府邸被捣毁,夷为平地,兰慕与星华两人外出做佣兵任务,幸免于难。

    神圣历10116年七月二十日,远在东洲之外的天机山上,一直再此打扫卫生的天机阁的童子发现,原本几年才会更新一次的天机榜单再一次更新,而且是实事榜单与潜龙榜单同步更新。

    “神圣历10116年七月一日,离朝太宁元年,离成帝驾崩,其弟黎伯尧登基,屠戮越王黎伯川一脉,战况惨烈,黎伯川手持大枪,连续击杀四名光明教廷十一骑士团异端订正审议会精英九气强者,并重伤两名九气中期强者;为助其子安全逃离,随后又屠杀一万余精锐甲士,力战而亡,东洲离朝越王府成为历史……”

    众位童子看着这新更新的血红色实事,只觉一股惨烈的肃杀之气迎面扑来,信息中透露出的五名九气强者的死亡,确实能算的上一件大事,并且还涉及到一个王侯与光明教廷,确实可以打破天机榜单更新的固定时间限制。

    但随后一名眼尖的童子发现了潜龙榜单的变化,只见一个名字突兀的出现在榜单末尾,随后如同利剑一般快速的向更高处升去。

    “越王黎伯川三子黎挽歌”

    “年龄:十七岁”

    “战绩:其人原本不显山露水,遭遇灭门灾祸才展露头角,正面突围抗衡三十名八景境界军士战阵围杀,并尽数反杀;”

    “随后临阵突破,再次搏杀丹宫境界军士八名,携其母,其妹从容突破重围……”

    “突围途中一剑斩杀光明教廷十一骑士团异端订正审议会丹宫境界精英,连夜血战三百里,最终逃离东洲”

    “境界:初入丹宫境界”

    “绰号:剑气纵横,公子挽歌”

    “排名:潜龙榜第十二位”

    “哗!”

    黎挽歌的出现比实事榜单更新造成的影响更大。

    这还是第二次有人从未上过潜龙榜,然后突兀的出现在榜单第十二位,这是一个极其离谱的位置,足够引发众多势力的关注,况且此时的黎挽歌身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势力的标签,他一定会被众多势力拉拢。

    虽然他没有之前的谢道聆惊人,但也是不同凡响的,因为只要进入潜龙榜前二十,就相当于内定了一个大陆未来强者的位置,这是这年多年来形成的共识。

    “快,快将榜单抄录给各大势力与情报机构!”

    经过天机阁的运作,发生在东洲离国境内的事情,在全大陆广为人所知,黎挽歌,黎伯川的名字也出现在大陆各个角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有心的人发现,潜龙榜单上不只是黎挽歌,还有黎朔的名字。

    这两个黎伯川的儿子同时都在潜龙榜单之上,这是十分少见的,这不由得让多数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十分羡慕。

    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好事者,还传出了“生子当如黎挽歌”的俚语,一时间传为笑谈。

    而在东洲的禹国,有一个人的心情却并不如其他人那般对待此件事情随意。

    大禹皇城,上仁宫内。

    玉榻上,一名华美高贵的妇人正在细心的批阅着各种奏折,突然一阵风从宫门外卷了进来。

    “皇后娘娘,离国与天机阁同时传来消息。”一个面容普通的中年女官跪倒在案几之前,手中举着两份情报。

    “放下吧!把殿门关上!”

    贵气逼人的妇人并未抬起头,随口说道。女官不敢有丝毫抗拒,随后将情报再放案几的一旁,随后轻声的关上了殿门。

    这个美丽高贵的妇人,就是黎朔的生母,原长庆县主,襄宁郡王墨荻二女儿墨清瑶,如今她已是禹朝最为尊贵的皇后,禹皇被离成帝所伤,命不久矣,原本长子又十分年幼,因此墨清瑶如今代为辅政。

    说是母仪天下,权势滔天丝毫不为过,她就是如今禹朝权利最大的女人。

    墨清瑶放下朱批御笔,拿起一旁的情报看了起来,上面的消息正是如今大陆流传的越王府的大事,消息并不长,片刻便已看完,看完之后她的神色有些暗淡,随后便又恢复正常,同时看到了定远伯府邸遇袭的情报。

    “朔儿还是没有消息吗?”

    “禀皇后,小公子深入万灵森林,失去了踪迹,我们的人没有跟上!”

    墨清瑶眉头小蹙,一缕杀气迸发,吓得女官立马匍匐在地,随后她便收起情绪。

    “再探,若发现朔儿,将情报传递给他,让他不要回离国了,来禹国吧!”

    随即挥挥手,让女官退下。

    看着眼前的明亮的光明石,墨清瑶神色一暗,她原本对黎伯川是有感情的,但因黎伯川的绝情加之她的高傲才分开,但如今黎伯川落得如此下场,她也不由得有些唏嘘。

    但也仅此而已,这么多年,就算是曾经的感情,也早就淡了,此时她更担心的是她的儿子,黎朔,这么多年一直亏欠于他,但她一直也身不由己,也只是到了现在,才稍稍有点好转,拥有了一些权利。

    但这些权利并不稳,辅政这些年,朝堂之上的反对之声从未停息过,她也并没有大权独揽的念头,这一点禹皇清楚,太子也清楚,所以她独身一个女子才能在如今的禹国朝堂站稳脚跟。

    在这样一个男权为主的世界,能做到她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她并没有可以倚靠的人,禹皇也就是原本的秦王对她确实很好,但这样的情况并未持续几年。

    先皇被离成帝直接杀死,秦王继位亲征又被禹皇杀伤,命不久矣,禹国内乱频频,国本动荡,仅靠一个十余岁的太子根本撑不住场面。

    因此她才被禹皇支持,辅政距今已经有五年时间,终于压服一切反对的声音,将濒临分裂的禹朝稳定了下来。

    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幸运的,秦王当初娶她完全是政治联姻,王妃病故,秦王并不嫌弃她已经生子,还是娶为正妃,随后加封皇后,还将政权交由她处理。

    太子并不是她亲生儿子,但对她也礼敬有加,当做生母对待,同时她也为秦王诞下一子一女。

    一个女人做到她这个份上,应该也已经知足了,但她唯一愧疚的,就是黎朔,到拥有如今这样的权势与权利之后,她有能力做成任何事,对黎朔的愧疚也就更大了。

    这也是她一直暗中派人关注,照顾黎朔的原因,当初黎朔进入万灵深林之时,察觉到后方一直有人跟踪,也就是她派去保护的人。

    但黎朔并不知道墨清瑶为她所作的一切,当然黎朔是一个成年人,他从其他处得到墨清瑶的消息之后,略微一分析,也差不多能猜到她的处境,当时应该也是很困难的,所以也没有打扰。

    这母子二人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太通情达理了,原本都很关心彼此,却从未表达出来,因此也少了很多常见家庭应该有的嘴角与温馨。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新的篇章开启了,不只是离国,对于禹国也同样如此,因为太子已经快满二十岁了,可以真正的监国主政了。

    墨清瑶想到太子主政之后,那时她也可以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