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临安异 » 第八十二章 负罪石篇【二】

第八十二章 负罪石篇【二】

    下了车,灵阳以危险为由,要陈保正离去。

    原本还想在一旁看看热闹的陈保正,在经历险些遭遇雷击后,已然没了半分兴致。

    灵阳所说正和他的心意,与僧道客气了几句,毫不犹豫的赶着车原路返回。

    待驴车消失在茫茫雨中,灵阳施起分雨之法,在面前敕出一道“雨廊”,直通“水柱”之下。

    白山低头望去,连地面都是干燥的,不得不再次赞叹灵阳法术之神奇。

    雨廊的尽头与“水柱”相交。

    雨廊似是有伸入“水柱”之意,但力有不逮,两者相交处只有些微凹陷,就像是有一股气流正不断的冲击着水幕,却怎么也冲不开。

    灵阳与白山沿着雨廊来到“水柱”近前。

    灵阳望着那微微凹陷的水幕,嘴角轻扬,“有些力道啊。”

    就在这时,半空中突然传来阵阵嘶吼之声。

    不过此处雨声嘈杂,那吼声也只是隐隐能听到一二。

    灵阳仰起头,向斜上方望去。

    “哦?和尚,你看。”

    白山也已将头抬起,顺着灵阳的目光,刚好看到,半空之上,雨幕之中,立着一道人影。

    由于雨水稠密,只能恍惚看见一个人影的轮廓,那人影双臂挥舞,似疯似狂。

    果然如陈保正所说,这“水柱”中有妖邪。

    “是妖物还是怨魂?”白山问。

    “是怨魂。”灵阳又补充道,“能闹出如此阵势,恐怕已经入魔。”

    “入魔?”白山心底暗自一惊。

    若是怨魂,他自是有把握超度,若对方是魔,他还真不知道,以自己目前的修为,是否能够应付。

    “这该如何应对?”白山的语气中略带些许紧张。

    “先看看他的庐山真面目。”

    灵阳神情自若,似乎并不在乎对方是否是魔。

    白山见灵阳如此,心中也安稳了几分。

    灵阳取出两张空白符纸,提笔画上两道灵动的符文。

    随后将灵符轻轻抛起,灵符似两条鱼儿,于半空中游走,最终并排贴在了水幕之上。

    雨滴极速坠落,那两道灵符却纹丝不动。

    灵阳右手做剑指,立于薄唇之前。

    一句真言过后——

    “开!”

    随着这声轻呵,两道灵符左右分开,如同拉起帷幕一般,连带着将密不透风的雨水一分为二。

    又好似两只不大却力大无穷的黄色小手,硬生生将“水柱”从中撕裂。

    水幕分开后,形成两道水墙,一道满身飘散着黑气的人影出现在水墙之间。

    只见那人衣衫褴褛,须发皆张,一双眸子看不到眼珠,已全被浓重的黑气遮掩,随着一声声怒吼,口鼻中也冒出股股黑烟。

    细看那人面貌,倒也并不丑恶,只是此时五官略显扭曲,似愤怒,又似痛苦。

    “果然入魔了。”白山双手合十,面露悲悯。

    灵阳则微微仰头,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入魔的怨魂。

    那怨魂此时也发现了僧道,低头怒吼一声,双臂接连挥动。

    两股水墨般的黑气自怨魂掌心飞出,蜿蜒没入两侧水墙。

    黑气在水墙中如灵蛇舞动,牵动着周遭雨水。

    只一瞬,黑气破水而出,引出两道激流,粗如磨盘,好似两条巨大的黑纹水水蛇,破空而来,直扑一僧一道。

    灵阳闪身挡在白山身前,大袖一挥,一阵疾风凭空而起,将迎面而来的两道激流吹散,化作一蓬蓬雨水落下。

    怨魂见状,高声叫喊道:“我心无愧,因何负罪!”

    怒喊声中,手臂高举,旋即指向灵阳。

    咔嚓——

    灵阳头顶之上,一道雷光缠绕着缕缕黑气,一闪而下。

    这道雷光与之前劈向陈保正的那道雷十分相似,看来那道雷也是因这怨魂而起。

    灵阳嘴角微翘。

    用雷?

    那岂不是孔子面前卖论语?

    灵阳冷嗤一声,身形不动,口中念起真言。

    雷光转瞬即至,却在灵阳头顶上方数丈高的位置突然转向,飞入一旁钱塘江中。江面随之泛起一片水花。

    怨魂似是怒极,双手不断挥舞。

    “我心无愧,因何负罪!”

    疯狂的呼喊声中,水蛇雷电交错而至。

    虽然看似猛烈,在灵阳面前却是毫无威胁。

    灵阳似是并不想以雷霆手段将其除掉,与之周旋片刻,突然抬起左手,将拉起水幕的两道灵符收回。

    灵符脱离水幕,打开的“水柱”立时恢复原状。

    待暴雨再次将那怨魂遮蔽,雷光与水蛇便不再出现。只是怒喊声,依旧隐约可闻。

    白山不知灵阳心意,见灵阳罢手,似是无能为力,忧心忡忡道:“连你也奈何他不得吗?”

    灵阳摆手道:“除掉他倒是不难。只不过,我怀疑他有莫大冤屈。你可曾听到他的呼喊?”

    “自然听到了。”

    “我心无愧,因何负罪!”

    灵阳轻声重复了一遍,“若真是邪魔,又怎会在意心中是否有愧?另外,他说负罪,又是背负何罪?

    “此事必须先调查清楚,再决定如何应对。

    “若草率行事,随意将他除去,他若是真有冤屈,那岂不是冤上加冤?”

    白山点头称善。

    随即问道:“该从何查起呢?”

    “我觉得此事或许与那赵县丞有关……嗯?”

    灵阳正说着,忽然发现,一旁的江水好似涨潮一般,正一波接一波向岸上涌来。

    侧耳倾听,这些浪潮似是与怨魂的呼喊声相对应。

    那怨魂每呼喊一声,便有一股水浪自江中涌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眼间,扑上岸的水浪已有七八尺高,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奇怪。”灵阳轻轻念叨一声。

    “怎么了?”白山问道。

    灵阳指着江水道:“你看,这些浪应是由怨魂的怨念而起,我们刚刚将他激怒,怨念激起江水,江水应该是涌向我们才对。

    “可是,我并未使用法术,那些水浪却纷纷涌向那边。”

    灵阳所说的“那边”,就在僧道的右侧,大约数十丈远的地方,汹涌的江浪正猛扑而去。

    此刻浪高已经过丈,堪比大潮来时。

    白山道:“确实奇怪,莫非那边也有人激怒了怨魂?”

    “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灵阳望向白山,似在征求他的意见。

    “好。”白山并无异议。

    灵阳转身,雨廊便向一侧延伸。

    虽然相隔不远,却因大雨连绵,水汽蒸腾,十丈远近的事物已是朦朦胧胧,难以辨别。

    因此,僧道此前并不知道那里情况如何。

    直到走近时才发现,江塘边,临近江水的地方,立着一通石碑。

    石碑正面刻着三个大字——负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