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临安异 » 第九十九章 采莲篇【十】

第九十九章 采莲篇【十】

    “兀那和尚,”灵阳对白山道,“我倒是有办法了。现在该用到你了,方才不是义愤填膺吗,那就去把那截指骨捞上来吧。”

    “好。”白山回答的倒也毫不犹豫。

    当下白山向陈语莲问明了沉骨之处,随后纵身跃入湖中。

    灵阳本有分水之法,可将西湖分开一条通道,但对于白山无心的讥讽,他尚自有些气恼,因此并未施法。

    望着白山划水时矫健的动作,灵阳嘴角挂起一丝笑意,自语道:“没想到这和尚的水性还不错。”

    白山游到陈语莲所说位置,深深吸了一口,潜入水中。

    岸上的灵阳轻笑一声,“这呆和尚,水下昏暗,又是夜间,你如何找得到尸骨?”

    说罢,衣袖轻甩,一道发光灵符由袖内飞出,好似游鱼一般,摇摆着钻入水中,径直向白山游去。

    正在水下摸索的白山,忽然发现身边明亮起来,向光源望去,只见一张如灯烛般的灵符飘在身旁,知是灵阳相助,不由得微微一笑。

    灵阳安静的注视着湖面,四年过去,尸骨想必已被淤泥覆盖,像这种既费力气又需耐心还有些污浊的细致工作,他相信也只有和尚能够做好。

    过了良久,白山才从湖水中冒出头来,快速的换了几口气,随后又潜入水中。

    这一次下潜的时间更久,水面处不时泛起轻微的波纹,当白山再一次浮出水面,他未做停留,直接向着岸边游来。

    登上岸,灵阳才发现,白山竟是赤着上身,健硕的身躯挂着些许水痕,淡淡的月光下,极具美感。

    原本穿在身上的黑色直裰,此时被打成了一个包袱,背在了白山背后。包袱内鼓鼓的,似是裹着什么东西。

    灵阳大袖一挥,一阵暖风吹过,将白山身上残留的湖水一扫而尽,就连衣服鞋袜也都干透。

    白山对灵阳报以微笑,之后面向陈语莲道:“小僧已将你的尸骨全部取出,待此事了结,便将你带回山中安葬。”

    陈语莲淡漠的脸上,略过一丝感激,轻轻施了一礼。

    白山又将右手伸向灵阳,掌心托着一截指骨,“你需要的东西。”

    “好。”灵阳接过指骨,眼神中透出一股狠意,当下也不多言,将指骨放在左手掌心,口中念动真言,旋即举起右手,对准那截指骨,猛然间右手掌心处奔出一道细小的闪电。

    只一刹那,电光便已击中指骨,与此同时,天空中突然咔嚓一声巨响,仿佛要撕裂天地一般,一道耀眼的巨雷,闪烁着白紫色的光芒,蜿蜒而下,以摧山撼岳之势落于临安城内。

    向落雷的方向望了一眼,灵阳嘴角轻笑,随意将那截指骨丢入湖中,又伸手招了招,将陈语莲头顶上的灵符招回,飘入袖中。

    “去城内看看吧。”灵阳对陈语莲道,“你也看到落雷的方向了,这么大的动静,又刚刚死了人,想必不难找,去看看是不是那个人遭了报应。”

    “嗯。”陈语莲嗓音略显颤抖,应了一声后,飘身向城内而去。

    “咳。”

    待陈语莲远去,灵阳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白山侧头望去,这才发现灵阳脸色苍白,并且显得有些疲惫。

    “怎么了?要紧吗?”白山关切地问道。

    灵阳轻轻摆了摆手,“不碍事,只是用了禁法,有些损耗。”

    “禁法?”白山惊愕,“你用的不是正法吗?”

    “法虽是正法,用来杀人就是禁法了。”灵阳轻叹一声,“毕竟是杀了个人啊。”

    白山歉然道:“对不起,我不该说那些话刺激你的,我……我那也是无心之言。”

    灵阳露出一丝苦笑,道:“如果不这样,又如何收场?难道真要我亲手灭了她?该死的是那采怜男子。”

    沉默了一会儿,白山道:“一会儿,我背你回山。”

    灵阳朗声而笑,笑声中虽然透出些许虚弱,却也能感受到那是发自肺腑的笑。

    “和尚,你也太小瞧我了。区区禁法反噬,我还受的起。”

    说话间,陈语莲飘然而反,跪在僧道面前放声痛哭,随着情绪的宣泄,聚集在体内的怨气也在迅速消散。

    被雷击死之人的确是那负心人,原来他是邢尚书家的嫡长子,果然连名字也是假的。

    待陈语莲哭诉之后,灵阳道:“恩怨已了,随和尚回寺超度吧。”

    陈语莲拜求道:“我已看破尘世,不想再深陷其中,愿拜白山大师为师,从此侍奉左右,还请大师成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白山着实手足无措,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灵阳。

    灵阳也是微微一怔,他也是首次遇见如此情形,旋即笑道:“这又有何不可,权当是为地藏王菩萨分担一份辛苦。”

    “也对。”白山略作思索,道:“佛法普度众生,幽魂亦是众生,一心向佛,同样可得正果。”

    月色下,一面色苍白的道士,一赤着上身,背黑色包裹的和尚,一同向着葛岭走去。

    二人身后还有一名绝色女子。

    ……

    数日后,灵阳脸色早已恢复如常。

    这一日,白山又采些覆盆子来,说是补身。

    灵阳道,已经无碍。白山还是坚持,劝道:“有益无害。”

    灵阳吃了一颗,味道酸甜。他不爱吃酸,又不忍拂了白山一片好心,便叫罂娘拿去酿酒。

    随后,灵阳又问起陈语莲。

    白山道,将其尸骨火化后便葬在寺后,又于坟旁建了一座草庵,在庵中塑了佛像,供其安身朝拜。陈语莲天资聪慧,短短几日已粗通楞严经。

    灵阳道,如此最好。

    说起陈语莲,白山又联想到元小乔,便道:“世间女子最苦,你看,从元小乔到陈语莲,苦命的都是女子。”

    灵阳摆手道,也不尽然,也有苦了男子的。说着有意无意看了眼幽阳,幽阳神态自若,依旧洒扫庭除。

    ……

    太阳缓缓落山,今夜无月。

    临安城却并未因缺少月光而显得昏沉,反而更加璀璨,宛如黑夜中一颗散发着七彩光芒的明珠。

    成千上万的光芒中,有一抹淡黄,来自天井坊西北处的一所小院。

    院内廊下摆着一张矮几,几上燃香,香炉旁是一盏笼纱明烛,光便是从这里发出。

    此时,一窈窕女子立于廊前,身前是烛光照射出的一条倩影。

    女子轻转身躯,侧头望着随她而动的曼妙身影,低低的发出了一声哀叹。摇了摇头,回身拾级而上,走入廊内,跪坐几前,伸手拾起几上一串菩提子念珠,轻启朱唇,垂眸诵经。

    几上明烛又将女子的坐姿在身后拖出一道长长的身影。

    女子念几句经,便抬眼看看几案。

    她面前的几案上,放置的却不是经书,而是一张诗笺。

    笺上书写着四句诗:

    细雨微风撑伞人,

    白墙小院问佛音。

    至今未敢惊兰若,

    不晓禅心几许深。

    女子看着看着竟似痴了,连经也忘了念,只有手中念珠在麻木的转动着。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冷哼,一女子声音道:“无用的东西。”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由女子身旁窜出,越墙而去。惊得女子低呼一声,匍匐于地,良久方起,战战兢兢的环视四周,蓦然发现一件怪事,又是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