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临安异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恶蛟篇【十三】

第二百四十五章 恶蛟篇【十三】

    八月十七日,晚。

    灵阳与白山坐在四圣院庭前,等候晋云。

    可是,一直到了定更过后,也未见老和尚现身。

    灵阳没了耐心,起身道:“不等了。和尚,我们先去江边。”

    “好。”白山跟着站起。

    一僧一道出离四圣院,向着钱塘江走去。

    虽然中秋已过,江边却依旧游人云集。

    一来,中秋过后正是观潮的最佳时机;二来,近日大潮汹涌,盛景空前,消息一经传出,八方游客,全都闻讯而来,谁也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来至江边,灵阳并不停留,而是绕过人群,沿江又向东走了三十余里。

    僧道皆有神行之法,于无人之处,快步而行,三十里的路程,倒也无须耗费多少时间。

    之所以选在此处拦阻恶蛟,主要是因为此处远离临安城,人烟稀少,即便动起手来,那恶蛟不顾凡俗生死,致使江水上岸,难以遏制,也不会造成过多的民众伤亡。

    沿江村落众多,一旦江水泛滥,伤亡绝难避免,需要考虑的,只是死伤多少的问题。

    临安城民众百万,而此地方圆十余里内,不足万人。

    在百万与数千之间,灵阳选择了后者。

    这也是无奈之举,并非是将灾祸转嫁到后者身上。

    如果灵阳选择前者,其结果,不仅是水淹临安,泛滥之后,水流低处,势必会向东蔓延,后者同样难逃一劫。

    另外,河道在此骤然收缩,江面收窄后约有七八百丈,这样的宽度,灵阳对江面使用禁法,也较为方便。

    若再向下游走,江面宽阔处,甚至一眼望不到头,着实难以控御。

    僧道于江塘之上,寻了一座摆放镇水兽的高台,居高临下,视野极阔。

    灵阳先向东望了望,夜色下,江水汤汤,直向天际。

    大潮未至。

    灵阳又向来路看去,道路寂静,空无一人,不见老和尚的身影。

    白山望着江水,两眼无神。他还是担心周遭无辜的民众,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我想去通知附近的人,让他们做好准备,今晚先离开此地。”

    灵阳摆了摆衣袖,淡然道:“徒劳罢了。且不说,你说的话,是否有人会信。只说这两岸的村落,你知道几处?待你熟悉了道路,江潮早已过去,还通知什么?”

    白山闻言,愣了愣,再次沉默。

    灵阳说的不无道理,钱塘江两岸的村落,星罗棋布,白山一个深居简出,每日只知诵经礼佛的和尚,又如何认得清?

    他连对岸的萧山县都未去过,想要通知民众撤离,无异于痴人说梦。

    灵阳见白山有些消沉,抬手拍了拍和尚的肩头,笑道:“我们尽力而为就好,若能将江水制住,又何须担心民众安危?

    “只要晋云那老和尚能及时赶来,此事不足为虑。”

    白山点头,“嗯”了一声,微微侧身,望向江塘以北的道路,依旧不见晋云到来。

    “老和尚也不知何时能到。”白山担心道。

    灵阳冷笑一声,“那老和尚若是言而无信,过了今晚,我拆了他的清莲寺。”

    在僧道说话之时,江塘下的江水一刻不停的向东流着,悄无声息的将时间带走。

    不知不觉间,便已到了三更。

    在某一刻,东边远处忽起雷声。

    那声音先是若隐若现,顷刻之间,转为轰鸣。

    僧道不约而同的侧头望去,明月之下,只见宽阔的江面上,一条白线正缓缓向前。

    “潮来了。”

    灵阳立刻打起精神。

    白山也跟着紧张起来,一双虎目眨也不眨的盯着那道白线。

    他还是首次,如此近距离的观看钱江大潮。

    大潮还未来至近前,单只听声音,白山就已经隐隐的感觉到,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横扫而来。

    那一道白线,看似缓慢,来势却是极快。

    雷声愈来愈响,不多时,白色一线化作万马奔腾,翻滚的浪潮,压着江面逆流而上,仿佛一只巨兽,要将整条钱塘江生生吞入口中。

    见到如此磅礴的景象,白山只觉得一阵失神。

    待回过神来,大潮已来至身前百丈。

    此时,看得更加真切,潮头越涌越高,最高处估计三丈有余,立于江面之上,好似一座移动的水城。

    “和尚,你就待在此处,莫要乱动。”

    听到灵阳的声音,白山立即看向灵阳。

    只见灵阳大袖一挥,从江塘上一跃而起。紧接着一阵风来,将灵阳推至江心处。

    灵阳御风而立,飘然若仙。

    从白山这里望去,大潮刚好行至近前,灵阳只身一人,与江潮相较,显得十分渺小。

    但以一人,挡一潮,白山又觉得,那年轻的白衣道士,又有一股莫名的气势,恍惚真能与江潮一较高下。

    灵阳双手做符,高举过头,待潮水涌至身前,猛地将双手下压,口中轻呵一声:“镇!”

    随着“镇”字出口,一线大潮竟如马失前蹄,陡然低头。

    灵阳身前十余丈的范围,潮水一同下陷,直至与江面齐平。

    “谁敢拦我去路!”

    一个沉闷而巨大的声音自江底响起。

    紧接着,江面如沸,一条身形硕大的独角蛟破水而出。

    那蛟头如车舆,顶上正中,立着一根独角,周身披墨绿鳞甲,身粗体长,只露出江面的半截身子,便已有五六丈高。

    甫一出水,恶蛟立即看到了立在半空中的年轻道士,一双红灯似的圆睛,顿时放出两道寒芒,如飞箭一般,落在灵阳身上。

    “小道士,你是谁?”恶蛟瓮声瓮气的发问。

    “四圣院,灵阳。”

    恶蛟发出一阵怪笑,“原来是文翊真人的弟子,难怪敢拦我的去路。不过,小道士,你真能拦住我吗?

    “不是我小看你,这钱塘江的大潮,暗合天地之力,就算是你师父来,也不可能将潮头压下。你看,大潮不是又起来了吗?”

    白山闻言,低头看去,果然如恶蛟所言,先前的浪头虽被灵阳压下,后面的浪潮却已再次涌起,扑向灵阳。

    “我将潮头压下,只为激你现身。”灵阳冷笑一声,道:“我知道,你要借助江潮跃过龙门。此举大伤天和,有我在,你休想得逞。”

    “小道士,休要口出狂言。你拦不住江潮,就拦不住我!”

    恶蛟说罢,猛地钻入水中,紧接着,于浪潮之后,涌起十余道两丈粗的水龙卷。

    每一道水龙卷中,都有一道恶蛟身影,沿着一线潮排成一排,好似游龙一般,随着潮头夭矫向前。

    看样子,是要随着浪潮一同冲过。

    灵阳心中明白,这些水龙卷是恶蛟的法术,每一道水龙卷,都相当于恶蛟的替身。

    恶蛟有可能隐在其中,也有可能不在。

    恶蛟如此施法,无非是想通过数量众多,且分布极广的假象,迷惑灵阳,令灵阳无从下手,从而蒙混过关。

    哪有那么容易?

    灵阳勾了勾嘴角,两臂展开,轻声道:“既然如此,我也只好拦住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