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超强悟性:我用悟性成圣人 » 第6章 千年之问

第6章 千年之问

    凌宇穿过教学区,来到一座大山脚下,这便是大商国第一名山——天麓山。

    在不远处有一座凉亭。

    凉亭中正有两人下棋。

    “季兄,许久没来我这儿了,今日你我可要大战三百回合。”

    说这句话的正是天麓书院院长——洛天行。

    已九旬的洛天行仍旧神采奕奕,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丰神俊朗。

    但与他口中的那位季兄相比,这位丰神俊朗的院长又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可。”

    答话之人便是天下闻名的“竹林七杰”之首季康。

    三年前,季康曾撰文痛斥皇帝宠溺奸妃残害忠良,为天下文人所敬仰。

    皇帝对这位大名士早已痛恨到了骨子里,早已对他动了杀心。

    奈何季康名气太大,民间声望太高,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他。

    季康也隐隐有所察觉,悬在头顶上的那把帝王之剑迟早会落下。

    洛天行落子,却是叹息一声:“世人都说读书好,却不知为何而读书。为功名利禄,为修炼儒术成就大儒,可这些不过是一己私欲而已。

    两千年前圣人留下那句千年之问,至今无人能答。

    圣人创下五门圣人儒术,就再无人研究出圣人儒术,儒道一途日渐式微,吾辈当如何扭转颓势?”

    “追名逐利乃人之常情,只要取之有道,未尝不可。可当下不正之风盛行,朝纲不正,为求名利不择手段。”

    季康跟着落子,说话间,胡须迎风而动,飘逸而灵动。

    微风吹过,带起衣袖,更似那书仙下凡,飘逸洒脱。

    季康顿了顿,怅然一声:“吾辈当如何?唯有正己,问心无愧,以浩然正气感召世人。”

    “季兄所言甚是。”

    洛天行接着落子,对季康这番话颇为赞同,但还未能获得心中答案:“季兄为人正直,浩然一生,可天下文人虽敬仰你,却依旧好名利。

    修道为长生寻道,修佛为普度众生,难道吾辈读书只能为名为利吗?岂不让世人耻笑。”

    “君子读书自然是为了增长阅历,陶冶情操,小人读书只为名利,但自古君子寥寥,小人如过江之鲫。”

    季康语气平淡,似乎也没有多少底气。

    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名士也无法解答为何而读书,唯有叹息:“为何读书,此乃圣人留下的千年之问,何人能解?”

    凌宇听到两人的对话也是感触良多。

    尤其是当他听到季先生最后那一声感慨,更是感同身受。

    凌宇本就是读书人,自然清楚圣人的事迹。

    两千多年前,圣人创立天麓书院后,在天麓山下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下了一句话——为何而读书?

    后人将那块石碑称之为圣碑,将那个问题称之为圣人之问,也叫千年之问。

    两千多年了,至今无人能答。

    凌宇知道圣碑就在小树林里。

    他想到刚才崔木说的那些话,便悄悄进入了树林之中。

    看看自己能不能回答圣人之问。

    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工夫,凌宇便看到一块一丈多高的石碑树立在前面。

    那便是传说中的圣碑。

    远远地就可以看见石碑上刻着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何而读书?

    圣碑右边有一石台,放着笔墨砚台。

    圣碑左边架了一口洪钟,据说只要答对圣人之问,洪钟便会自动敲响。

    凌宇走近前,看到砚台上还留有墨水,应是不久前有人来此回答过圣碑上的问题。

    圣碑上刻有符文,回答错误,字迹会自动抹去。

    凌宇提笔沾上墨汁,酝酿了一下,便在圣碑上写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也不知道这横渠四句算不算正确答案,就看字迹会不会消失了。

    就在他写完最后一笔后,石碑上突然光华闪动,符文闪烁着金光,似有什么力量冲破枷锁爆发而出。

    “轰……”

    突然,一声惊响。

    圣碑中心金光闪动,一页金色书页从里面飘出,悬浮在凌宇身前。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第六页金页?”

    凌宇呢喃一句,也来不及想那么多,一把抓住金页塞进袖中……

    噹

    噹

    噹

    随即,旁边洪钟轰鸣作响,响彻天际,震颤大地。

    顿时,一股股蓬勃的浩然正气弥漫于天地间,天空霞光万丈,云彩翻涌。

    “动作这么大的嘛。”

    凌宇有点懵。

    他担心会把人招来。

    他现在可不想成为焦点人物。

    “闪。”

    凌宇管不了那么多,扔下毛笔就闪了。

    凉亭中,季康和洛天行听到钟声,看到天空霞光万丈,感受到那磅礴的浩然正气,为之一颤。

    “难道有人答出了圣人之问?”

    洛天行一惊,当即起身。

    “是谁回答了圣人之问,快去看看。”

    季康跟着起身,越过凉亭护栏便往圣碑那边奔去。

    此时,整个书院都沸腾了。

    数万弟子纷纷从教室奔出,抬头看着天空上那万丈霞光,感受那磅礴的浩然正气,一个个疯狂的吸收着浩然正气,激动莫名。

    有人甚至跪伏在地,嘴里振振有词:“定是圣人显灵,赐我等机缘。”

    “不对,刚刚响起了钟声。”

    “钟声是从圣碑那边传来的。”

    “难道有人回答了圣人之问?”

    “是哪位高人答出了圣人之问,快去看看。”

    众人纷纷往圣碑树林那边跑去,激动异常。

    洛天行和季康跑到圣碑前,看到上面那隽永奔放的四句话,更是难掩心中震撼之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两人几乎同时念出声。

    “秒啊、秒啊,妙不可言。”

    季康赞不绝口,说话都有些颤抖。

    “这是何人所答?我天麓书院何时出了这样一位圣贤!?”

    洛天行此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激动又震撼,体内仿佛有一股无穷的力量在涌动。

    似要冲破桎梏,隐隐有破境的征兆,却又好像差点味,卡着有点难受。

    “洛兄,定要找到这位圣贤。”

    季康满眼都是期盼。

    他也有种要破境的征兆,但还差点意思,就是卡着冲不上去,着实难受。

    那位圣贤留下这四句话就能让他们有破境的预兆。

    只要得到那位圣贤的指点,定能破境。

    他们都是一品巅峰大儒,如果可以破境,那就能突破到半圣,打破桎梏,成就不朽传说。

    这怎能叫他们不激动,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