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四十章:水碓

第四十章:水碓

    剃发完成了,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当然也有些许议论。

    毕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就在此列。大家都知道长发在生活中事不太方便,但还是留着长发。

    只不过,这话对人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地域也是不同的,黔县地处川东南,在大明版图的西南。

    这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域,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影响着彼此。

    这次剃发,王泽只是让保卫队强制剃短发,村民们不解,但解释说是卫了个人卫生与安全考虑,大家也接受了。

    但短发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打理方便,清洗也方便,而且整个人也显得精神。

    而且这段时间王泽行为举止开始有人模仿起来了,村里就有年轻小伙看着王泽的短发,就开始有样学样,剃个短发。

    剃发没有引起波动,看着趋势也知大家喜欢短发,只是心里那道坎不容易迈过去,对此王泽也就放下心来了。

    该想一想怎么加强保卫队的战斗力了。

    武器作坊在生产燧发枪,去看看怎么样了吧。

    向作坊走去,还没到,就听到铁锤敲击铁料,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石师傅大嗓门喊着,指挥着众人干活。

    王泽还没进门,就一股热浪扑来,只见工坊内干活人都光着膀子在干活,脸上还流着汗水。

    春天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但作坊内很热,温度比外面高出很多,看来这活很辛苦!工作环境也很艰苦啊。

    看到王泽到来,石师傅就立马迎了上来,嘴上说着:“王队长,来了啊,有什么指示?”

    王泽轻轻的摇了摇头:“我就是来看看,遂发枪生产得怎么样了。”

    “生产上面没问题,现稳步生产中,已经生产好数支了,跟我来。”石师傅就在前面带路,向旁边上锁了的仓库走去。

    进入仓库,打开箱子,里面躺着数支燧发枪,王泽拿起一只枪,左右翻看,头也不抬的问到:

    “石师傅,这几只燧发枪都按照检验流程完成检测的吗?”

    石师傅脸上带着笑容:“王队长放心,生产出来的火铳全部是按照标准进行检验的,没把火铳至少都开了三枪的。保证没有质量问题,不会炸膛的。”

    王泽想使用燧发枪设计,让人准备准备火药、弹丸。

    工坊火药保管很严,只有石师傅能够亲自去取。

    毕竟这有几名之前俘虏得土匪的,他们罪不致死,就让他们来武器作坊干活。

    他们是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但体力繁重的活。

    这而毕竟是武器作坊,有武器的,要防止那些俘虏拿到武器反抗。

    他们的罪行较轻,人也不是无可救药。

    他们在干活的时候就没有用铁链锁着。他们能看到生的希望,抵触情绪不大,毕竟工坊干活是给饭吃的。

    这虽然离保卫队基地很近,武器的管理也很严格,这些人也没有反抗的意思,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火药取来了,王泽提着枪来到旁边的靶场。

    清理一下枪膛,扳起击锤,从枪口装入发射药,用通条压实,压入铅丸,然后打开药池,倒入引燃药,盖上药池盖子。

    举枪瞄准前面的靶子,扣动扳机。

    ‘砰’一声枪响,火光从枪口冒出,铅丸高速飞出,击中前面的靶子。

    “好!”遂发枪射击成功,命中靶子,在场的人不禁叫好。

    但王泽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每次射击是装三钱火药,铅丸也重三钱,但现在射击时三钱火药需要现称或者凭感觉。

    这要是战场上面,会误事的。

    需要改进,就做成定装子弹吧,三钱火药与铅丸使用油纸包裹,密封好,射击的时候用牙齿咬开纸包,就可以把提前装好的三钱火药倒入枪口。

    用通条压实,在压入铅丸。

    引燃药也要单独使用一个专用的容器来装。

    试完枪,王泽一边想着需要该进的地方,在石师傅的带领下查看了生产燧发枪的所有步骤,并提了一些意见。

    并勉励了大家一番,告诉大家干得好涨工资、发赏钱。

    ......

    王泽带着生产好的遂发枪回到基地的,把这些枪械交给队员,让他们用来进行射击训练。

    想着现在作坊的生产效率实在事太低了,需要提高。

    手工敲打还是不行啊。

    王泽想数控机床了,想加工中心了。

    但没办法,现在连蒸汽机都因为没钱而弄不出来。

    还是想想以目前的条件,能弄出什么东西来提高生产效率吧。

    想来想去,现在能利用的就只用水力了,设计一款水力锻锤吧,恩...游标卡尺也要弄出来,这样有利于生产标准化,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

    水力机械啊,在这片土地上面不是上面稀奇的东西了。

    其实水车新安里本来也有的,这两年发生过水涝,冲毁了,之前那个水车主要是用来灌溉的,还有用来加工粮食。

    几千年来,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水力机械。

    在利用人力获取水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水中所蕴含的能量,并因此创造出水碓、水排和水磨等机械工具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水碓(dui,四声),它除加工粮食外,还有捶纸浆、碎矿石等多种用途。

    水碓的传动方式是由水流冲动立式水轮,轮轴上的短横木拨动碓梢,促使碓头一起一落进行舂捣。

    水排是一种水力驱动的冶炼鼓风机,它由水轮带动连杆以推动鼓风。水排在东汉初年即已成形,比欧洲类似机械的出现要早1000多年。

    水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见记载,水磨的水力传动部分有卧轮式和立轮式两种,通常由一只立轮或一只卧轮与若干齿轮相接,每只齿轮则对应一只石磨。

    流水推动立轮或卧轮转动,轮盘再将能量传递至齿轮,从而带动石磨转动。

    ......

    华夏人民一直是很淳朴的,发明了很多东西都用在了民生上面了,比如这个水碓。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机械原理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在某个时代脱节了。

    进一步利用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去加工粮食,这种用水力把粮食皮壳去掉的机械叫水碓。

    王泽打算利用水碓为原型制作出水力锻锤,用来锻打钢铁。

    制作不难,天工开物中就有水碓的原理以及插图,只不过王泽要做一点修改,把加工粮食改为加工铳管。

    这水碓运用的不过是简单的机械原理,简单。更何况现在还有了插图,这不就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了吗!

    地点就选择在之前建造炼铁炉的不远处。一边制作机械,一边搭建房子吧。

    之前在水边弄了个简易的水力风箱,就是水排的原理做的。

    武器作坊要提高产量,还需要其他水力机械的,比如说:要制造水力钻床,用来加工枪管。

    也还要设计制造一些其他简易的水力机械。

    很快,水力锻锤就设计出来了,王泽吩咐武器作坊开始生产,作坊还有一名大师傅是木匠刘师傅。

    之前村里的水车就是他生产的,之前有生产经验,新的水力机械很快就制作出来了。

    在生产的过程中,王泽也全程参与了,这机械是经过从新设计的,王泽要在生产中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产完成了,也要测试其是否能达到要求,还要观察它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