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五十四章:招兵买马

第五十四章:招兵买马

    趁着现在起义军在百姓中竖起了威望,王泽也把他们的口号亮了出来:

    ‘均田减赋,人人平等,天下一家,

    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社会,

    废除压迫,废除剥削,废除不公平,

    我们是广大农民的队伍,是要为天下的穷苦百姓做主的。’

    而且这个消息要大力宣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不光本县的人要知道,其他县的人也要知道。

    让大家明白王泽带领的起义军是一只什么样的队伍。

    ......

    现在主要的几个头目已经被宣告没了,而他们手下的小喽啰却是不少。这些人都还被关押着,只要有罪的都会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尝到农民军的铁拳。

    这些人一个一个的来。

    给保卫队诸人一些练手的机会,给他们刷经验。

    黔县的地主,除了县里的官员之外基本上就是冉家独大了,那些小地主感觉城外不安全都纷纷跑到了县城里。

    这然后次都被一窝端了,做过恶事的都会被清算的。

    这次被卖到冉家的女人、小孩,特别是进过怡红楼的女子,王泽不打算直接放他们回家,她们回去了不一定有好,就把她们交给了自己的未婚妻。

    纺织业事需要大量的女工的。

    当然她们的亲人还是她们的亲人,只是她们归保卫队管了,是保卫队的人。

    ......

    县城是被打下了,但现在的形势还是很严峻,外面的威胁有很多。

    让一队长派人监视着县城周边的情况,县城通往外面有三条路,一条通往西边彭遂县,一条通往南边阳酉土司,另一条在东北方向是通往湖广的。

    现在蜀中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夔州府北部,与朝廷主力一起剿灭张献忠老大哥呢!毕竟这位老大哥的牌面老大了,大家全都追着他砍。

    这位老大哥没有寄之前,杨,秦、左等大佬是不大可能把目光转向王泽这里的,暂时与这些大佬见面的机会不大。

    现在主要防的是南边土司,防止他们趁火打劫。还有就是要防着彭遂县那边,彭遂县在是一个比较大的县,人口也比较多。

    要彭遂县令认为农民军不堪一击,想要带着人来浪一波,赚点功劳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这个方向上,一条古道穿过崇山峻岭,道道路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先监视着,要是敢来,直接灭了他。

    主要方向还是南边土司,朝廷势弱,他们就开始不安分了,现在知道黔县换了人,或许想要要来一趟,赚点钱财人口。

    北边的大军,要南下,想要近,就得借道湖广西边施南宣慰司,但大军进入土司地盘不是那么好走的。

    那么就要渡过长江,绕行很远的路,从涪州、彭水方向来。

    湖广那边的官军是不会轻易跨省出兵的。

    这是个空挡期,要抓住机会发育发育。

    恩,想起一件事情,在彭遂县靠近黔县方向有一个叫郁镇的地方有好东西,地下有可开采的井盐,这必须找个机会给打下来啊!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实力的强大才是最重要的。

    此次冉家与县衙诸人的财产全部被没收了,变成了保卫队的财产,这些财产了,不光各种钱粮物资丰富。

    这些人下面的产业很丰富,各个产业都很齐全。

    什么小型铁矿,还有煤矿什么的都有,这下制造兵器就不会缺材料了。

    而千户所就只有一些被军官占用的土地了,还有一些铺子。当然千户所工匠是有一些的,这自然就被征用了。

    其他小地主主要就是土地了,没收了他们压榨百姓的获得的钱财,但也没多少。

    那些女子的私人财产来路正的打算还给她们,好让她们回去后有点立身之本,不至于走向不归路。

    物资钱粮都有了,可以放开手脚大力面发展了。

    这段时间三队长不是去执行任务了吗!王泽让其在这动荡之际,带领队伍巡查乡里,威慑土匪,还有周围的土司。

    并告知百姓们现在县里管事的换人了,现在占领县城的是一支为老百姓做主的队伍。

    而且现在保卫队的旗号也打出去了,趁着热度立刻招兵买马。

    以前在新安里的时候叫新安里保卫队,现在占领了县城,王泽打算改名为黔县保卫队。

    结果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说这名字听着就没有气势了,还没有格局。

    最后王泽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名字--武陵山人民保卫队。

    虽然大家还不是很满意,但比前一个名字要好多了,大家勉强接受了。

    王泽任总队长,下辖三个大队,由之前的三个小队的人员为骨干力量,进行扩编。

    一大队为快速机动的队伍,这次俘获的大多数骡马都归一大队了。

    二大队为打阵地战的队伍,人数会最多。

    三大队为炮兵队伍,虽然现在还没有炮,但炮总会有的。

    还有一支王泽直属的队伍,这个队伍就很杂乱,主要是保护总部的警卫队,负责警卫、侦察、作战预备和特殊勤务等多种功能。

    还有一小队宪兵,王泽叫他纠察队。(啊哈哈,不知道取啥名,就直接搬运了。)

    各小队的人员会一定程度上打乱的,比如说之前一队全部是侦察兵,二队没有,这次扩编,二队需要侦察兵吧,一队也许需要正面作战的战士吧。

    这一个大队对应的是一个团的编制,以三三制为基础,最终建设一支符合现在条件的队伍。

    一个大队由三个中队构成,一个中队有三个小队,对应的是营、连、排。

    一个小队三个班一个班九个人。

    当然这是基础框架,会根据战场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现在框架设定好了,但没人到齐。

    保卫队最开始是三十人,然后增加到八十人,这些是骨干力量,这次起义之前临时在几个村长征召了三百人左右。

    但这三百人,王泽没打算强制把他们留下,去留自由。只不过在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半数以上的人都表示要留下来。

    其余人表示孩子刚出生离不开,家里年迈父母没人照顾......

    王泽也尊重他们的意见,但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

    现在上过战场,有战斗经验的人还是很稀缺的。他们不去当兵,其他地方也有适合他们的位置。

    就比如王泽以后要建立的基础政权,还有管理治安的‘警察’队伍。现在的治安是安排士兵在维护,在街上巡逻,抓贼,处理纠纷。

    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新招募的士兵自然也是先集中训练的,正常情况下新兵训练完成了,在补充到各个队伍,但现在是战时,随时可能发生战斗。

    新兵的训练计划只能尽量完成了,一旦有需要会随时补充到各个队伍。

    队伍扩大了,自然就需要武器了,武器工坊扩大也很有必要了。

    黔县境内有一条较大的河流,叫做唐岩河,王泽打算在这条河流的岸边建立一座新的兵器工坊。

    更大限度的利用水力,第一期就要建设一座大的水力锻锤,以及一座小一点用来生产燧发枪的水力锻锤。

    现在的王泽不缺资源,不缺钱,也不缺人了,什么都不缺那就大力干了。

    有钱就是任性,需要资金、拨;需要人手、招;需要技术支持,给。

    摊子铺大了,需要的资金就更多了,虽然这次收获了不少的钱粮,但做吃山空是要不得的,需要有新的途径赚取钱粮。

    这次缴获很多的物资,像县城里面的铺子,以及一些民用产业,就打算交给程晓敏来经营了,之前交给的她的钱庄等铺子,她就经营得很好。

    还有这次抓获的人当中,能砍的基本上都会本砍掉,能活下来的都是罪行较轻的人,死罪可免,获罪难逃。

    但这些人数不少,王泽也没那么多牢房来关他们,更不可能白白的养着他们,于是他们就去干活去了。

    矿场,煤场,新建的武器工坊,还有其他建设都缺人手呢!都全部干活去。

    其中就有一些女眷,还有部分需要改造的女人。

    这些人都交给陈晓敏去安排了,先让他们都去踩纺织机,以后在根据表现,对她们进行安排。

    当然还是会根据这些人的情况给他们一点基础的工钱的,给他们呢希望嘛!好让他们安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