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聚诸天 » 第五十七章 我的拳?

第五十七章 我的拳?

    陈辩一心沉浸在打拳架子中,根本没有听到孙禄堂两人的对话。

    孙禄堂赞道:“这小子不错,打起拳来是那个劲儿。”

    霍元甲点了点头,眼中不乏自得之色。

    “我家那小子性子太浮躁,能将拳练到暗劲巅峰已是祖上积德。不过阿辩,还有我刚收的那个弟子陈真,无论是潜力还是悟性都比东阁要强,我霍家的精武门想传承下去,就要靠他们二人了。”

    “那个带艺拜师的陈真?”孙禄堂想了想,说道:“我远远见过他一面,是个好苗子。我说元甲老弟,你还是有福报的啊。你看,这练武的好苗子一个都难寻,你却凑齐了一双,这不是福报又是什么?”

    “孙兄,你莫要取笑我。”霍元甲摆摆手说道:“真论起教徒弟来,我还是比不上老哥你。这不,带着陈辩这小子找你来了。”

    “你呀,也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孙禄堂指着霍元甲笑了起来,又伸出了一只手指,说道。“你家那珍藏的武夷大红袍,给我来半两,否则,可别怪我藏私。”

    “你堂堂丹道大宗师,还缺这个不成?”霍元甲苦笑起来。“我看你呀,就是想撸我的羊毛!”

    “猜对了,可惜没奖。元甲你就说吧,这大红袍你给还是不给?”

    霍元甲一脸肉疼,狠狠点了点头。

    “给,怎么不给。顺带着把陈真给我教了,我霍家以后就靠这两人光耀门槛了。”

    霍元甲心疼的直抽抽,那可是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从家里偷出来孝敬自己的,总共也不到一两,自己都舍不得喝。为这事陈家那位老爷子还狠狠的揍了两兄弟一顿。

    这大红袍和市面上的可是云壤之别,这可是从武夷山上那六株母树上摘下来的茶叶子,一年的产量不到八斤。一两价值百金,就这样还是有价无市,供不应求。这家伙倒是敢开口,一口就要去了一大半。

    话又说回来,这些丹道大宗师的鼻子怎么比狗还灵,这都能闻出来!

    “行,那咱们就说定了,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等改天你再把陈真给叫过来,我再教他。”

    孙禄堂闻言大喜,他现在到了抱丹之境,对于外物别无所求,就好这一口清茶,见霍元甲答应下来,生怕他反悔,向着陈辩招了招手,把他叫到了身前。

    “陈辩是吧,我问你,你可知,暗劲是什么?”

    暗劲是什么?

    又或者,什么是暗劲?

    至少陈辩知道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北方武林关于暗劲最普遍的观点,是通过锻炼心力与皮毛,把背脊尾椎的重心调整到位,将全身劲力贯通,暗劲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

    另一种,则是黄飞鸿在宝芝林里和他讲过的,将全身的阳刚巨力练到顶点,阳极转阴,从至阳中生出那一点至阴,这至阴,就是暗劲。

    孙禄堂听完,笑着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

    “他们说的也对,也不对。

    人有三宝,精,气,神。元精,元气,元神,缺一不可。

    你说的第一种,是从元精方面来说的。按理说,你的第一个说法是北方武林最普遍的,对于暗劲的认知。将劲力练遍全身的每一个毛孔,然后将劲力通过毛孔,化作暗劲击出。这就是所谓的,暗劲勃发,喷劲如针!

    黄飞鸿师傅的说法,更加贴近道家。这也正常,黄师傅不仅武艺高超,医术也堪称大家,他对中医中的阴阳,君臣,佐使的理解比我们这些人更加通透些,因此和你讲解时也不经意的用上了这些道家的术语。道家修的是气,因此说黄师傅的说法更偏近于元气。

    至于我对暗劲的看法,则偏向于元神。元精,元气,元神,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中,最不可或缺的,是元神。”

    孙禄堂说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你的拳打得好,很好,但也仅仅是好罢了。因为这只是拳,而不是你的拳。”

    “我的拳?”

    陈辩喃喃自语,似乎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你看好了!我只出一拳!”

    孙禄堂信步走到院子中央,摆出了一个太极的起手式,接着,缓缓打出了一记搬拦捶。

    陈辩瞳孔一缩,浑身不受控制般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在他眼前,好像再也没有了孙禄堂这个人,有的,只有一尊带着毁灭气息的阴阳大磨,朝着他碾压而来!

    陈辩只觉得头皮发麻,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死亡气息。

    躲!

    不躲他会死!

    陈辩犹如一条受惊的巨蟒,身子一缩一伸,犹如一只离弦之箭猛地向一旁窜了过去!

    八卦身法,蛇窜林!

    “身法不错。”

    身后淡淡的声音传来。

    听到声音,过激之下,陈辩下意识右手并指如刀,扭身,发力,手臂借着惯性就向身后横斩而去!

    拖刀斩!

    一斩之下,陈辩只觉得空空荡荡的,毫不受力,却原来是斩在了空处。

    定睛细看,陈辩骇然发现,孙禄堂还是站在原来的位置,根本没有移动半步!

    “这是……”

    陈辩愣愣说道。

    “这就是我的拳意,或者说是我贯注在拳中的神。如果我现在是见神不坏的境界,否则拳未动,势已至,你小子已经被我拳中蕴含的势活活吓死了,哪里还有躲闪的机会!”

    孙禄堂不紧不慢地说道。

    “孙兄,你找到武道的前路了?”

    一旁坐着的霍元甲又惊又喜,惊的是,孙禄堂已经摸到了“拳未到,魂先断”的门槛。

    拳未到,魂先断。

    这六个字听起来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喜的是,听孙禄堂的口气,似乎找到了武道的前路。

    孙禄堂收了拳架子,摇了摇头,略带唏嘘的说道:“没有,这些年来我跑遍了昆仑、武当、峨眉诸多名山大川,翻阅了佛道两家无数典籍,最后却发现,那传说是真的!只是因为真相太过骇人,我才没有将它公之于众。“

    陈辩有些疑惑,问道:‘师父,你们在说什么真相?“

    霍元甲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刘伯温斩龙脉!”

    霍元甲的话不吝于一道惊雷,震得陈辩两耳发蒙!

    刘伯温斩龙脉,绝天地通,导致了末法之世来临的传说竟然是真的!

    相传当年刘伯温奉朱元璋密旨,踏遍神州千山万水,神州大地一百条龙脉被他斩杀了九十九条,使大明江山延续了近三百年。

    唯一假死逃脱的那条龙脉,就在长白山,而长白山,是清朝的龙兴之地。

    “刘伯温斩龙脉,使得末法之世降临,自此之后,世间再无修成大神通者。武道一脉,自明之后,更是连一位见神不坏的强者都没有出现过!武道一途,前路已绝!”

    从孙禄堂的声音中,陈辩听出了那种前方无路可走的悲凉。

    “不说这些了,这些离你太远了。我还是继续和你说这拳中之神吧。”

    孙禄堂背负双手,望向空旷的天空,话语缓缓的飘进了陈辩的耳中。

    “神,可以是执念,情绪,感悟,感动,等等不一,但最重要的,是你的拳中要留有你的印记。

    我敢说,哪怕再过千百年,这世人也能记得我的拳,李书文的枪,你义父王五的刀。而这,就是神!

    只有这样的拳,才是你的拳,否则,即使你的拳架子打得再好再标准,也不是你的拳。

    古人云,画龙点睛,这神,就是龙的睛!”

    深夜。

    直到回到自己的卧房,陈辩在床上盘膝而坐,脑海中依然在思考着孙禄堂的那一席话。

    “好好想想,你练拳的初衷是什么,你又为了什么而练拳?叩问你的内心,找到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