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聚诸天 » 第七十五章 华夏怎样才能站起来

第七十五章 华夏怎样才能站起来

    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孙文说想和陈辩叙叙旧,陈辩答应了下来,顺道拉着陈真一起去了同盟会在京都的会馆。山田光子是扶桑人,跟着并不合适,便在学校陪着船越文夫说话。

    同盟会馆,一间静室之中,陈辩陈真和孙文相对而坐。

    “你就是陈真?”

    孙文看着陈真,上下打量了一眼,向两人说道:“大约一个半月前,霍师傅在魔都的精武体育会开馆,我亲自去祝贺。霍师傅对你们两人可是满口称赞,说你们两人现在在扶桑留学。我当时开玩笑说或许能碰上呢,没想到今天就遇见你们了。”

    三人寒暄了一会儿,陈真开口问道:“孙先生,您这次来扶桑,是有什么事情吗?“

    孙文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都是农先生的子侄辈,阿辩在花城也帮助我许多,这件事也不是不能和你们说。

    我们同盟会成立以来,发动了好几次起义,都因为枪械不足,人员不够精锐而被清廷给镇压了。这次来扶桑,是想通过黑龙会这条线,引荐一下扶桑军方的人,让我们购买一批军火,同时也希望黑龙会能够支援一些经费,最近的资金实在是有些紧缺。”

    陈真皱了皱眉毛,心中微微有些不悦。

    加入精武门,成了霍元甲的徒弟之后,陈真对这个社会了解的更多了,对于敢于革清廷命的孙文更是佩服有加,认为他是华夏进步青年的领袖。

    黑龙会是什么,那是黑社会,是扶桑侵略华夏的急先锋。

    自己的偶像竟然求到了敌对国家的黑帮头上,这听起来既有些荒谬,又有些可笑。

    陈辩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同盟会的成立,本就是在黑龙会的牵头引线之下完成的,甚至同盟会的成立地点,就在黑龙会的总部,所以孙文和黑龙会的关系密切,这并不令人惊讶。

    黑龙会帮助孙文成立同盟会,当然没安什么好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图谋华夏的东三省。有了孙文这些革命党到处捣乱,清廷的目光不可避免的被吸引走一部分,这样一来,扶桑在华夏的行动就会顺利许多。

    陈真最后还是没有憋住心中的想法,他开口问道:“孙先生,黑龙会无论是在扶桑还是在华夏都臭名昭著,我们为什么要和他合作?”

    对于陈真略带质问的口吻,孙先生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端起茶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将目光望向了陈辩。

    “阿辩,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陈辩想了想,反而问道:“孙先生,黑龙会为什么会答应和同盟会合作”

    孙文赞许的朝陈辩点了点头,冷笑着说道:“他们支持我,是希望我把清廷的注意力吸引走,把华夏局势搞乱,他们好混水摸鱼。“

    在一旁的陈真脸色大变,抢着说道:“孙先生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合作?”

    孙文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顿在了茶桌上,沉声说道:“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相应的代价!人与人是这样,国与国更是这样!为了推翻腐朽的清廷,提前建立起民主社会,哪怕付出一些代价,哪怕让我背上骂名,我孙某人也认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也是无奈,闹革命也是需要本钱的。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又何尝愿意与扶桑人与虎谋皮。

    只是想要推翻清政府,无论是发展会员,还是武装起义,都需要大笔的经费,华夏国内没有人愿意帮他,他只能求助与国外。

    而且在孙文看来,只要革命胜利,成功推翻清廷,有了统一的新政府,华夏大可以翻脸不认人。

    当年答应你的是孙文,和华夏新政府有什么关系!

    陈辩叹了一口气,时局所迫啊。

    为了救国图存,每个有志之士都在为实现理想寻找最好的道路,但是往往可行性和理想性难以兼得,也不是只要骨头硬理想就能实现的。

    孙文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最伟大的先驱者,他为华夏做出的贡献也不能因为一些小瑕疵而磨灭。他虽然小节有亏,但大义却无损。每个人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不能站在历史和道德的制高点对他无情炮轰或者尽情夸赞。历史没有对错,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从来只有强弱之分,只有胜负之别。

    这也是他在花城愿意帮孙文一把的原因。

    陈辩想了想,说道:“孙先生,如今革命恐怕不仅缺经费吧。”

    孙文点了点头,眼神都透露出些许疲惫。

    “是啊,不仅是经费,人员,物资,军械,训练,可以说是什么都缺。”

    忽然孙文想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看向陈辩。

    无论是从农劲荪的描述中,还是在花城的那一段时间,陈辩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现在问出这个问题来,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经费的问题上,我的确不能帮上孙先生的忙。”

    陈辩摊开手,笑着说道:“不过其他方面,我倒是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运作的好的话,或许可以解决孙先生大部分的烦恼。”

    “哦,阿辩你有办法?”

    孙文的身体微微向前倾,开口问道。

    一旁的陈真也惊喜莫名,这让孙先生都束手无策的大难题,难道自己这位二师兄这么快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现在的清廷不是允许各地大规模编练新军吗,这些新军中有许多骨干都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来间接地掌握这支力量。尤其是川渝云贵这些西南的省份,清廷对这里并不重视。我们可以先从这些地方下手,只要成功,就立刻能得到大量训练有素的军事武装,清廷的力量也会得到削弱。”

    孙文听得怦然心动,只是想了想,却摇了摇头,说道:“阿辩,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现在的华夏,普通民众并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单靠一些进步青年,想要掌握这些新军,恐怕会很难。”

    “的确如此。”

    陈辩点了点头,赞同孙文的看法。

    现在的华夏,早已不是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大汉,也不是“万国来朝”的自信盛唐,更不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硬大明,华夏子孙的精气神,早已在清廷向西方列强一遍遍的跪地求饶,割地赔款中,早已被磨灭的只剩下一丝残渣。

    华夏的病,其根在精神,而不是肉体。

    “这正是我要说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帮助国民开智。一人有智慧不算什么,国家有了智慧,人民才有力量,民族才能站起来。”

    陈辩说道:“我师父霍元甲开办精武体育会,是为了强壮国人的身体,抵御外辱,但精神方面的改造也是刻不容缓。孙先生,您是华夏进步青年的偶像,凭您的号召力,我们可以先在文化界,开展一场文化运动,极力宣传先进的思想,帮助国人开智,以此来得到新军中有志青年的支持,这样一来,掌握新军就不会有太多的阻拦。”

    孙文听着陈辩的话语,不由得双眼放光。

    他听出了陈辩的言外之意,这样的一场文化运动只要一展开,清廷的统治根基就会被彻底动摇。同盟会有了各地新军的支持,对扶桑的依赖就会减少,革命将会容易许多。

    他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革命终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