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聚诸天 » 第八十六章 化劲之途

第八十六章 化劲之途

    藤田刚被人打死在了魔都郊外!

    这个消息,震爆了整个魔都,大家议论纷纷,注意力都放在了是谁这么大胆子,打杀了藤田刚,没有人再去关注他和精武门的比武。

    得到消息的扶桑军部更是震怒非常,一边要求清廷追查凶手,一边发下通缉令,提供凶手资料者,赏银千两。

    财帛动人心

    通缉令一出,魔都顿时鸡飞狗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而此时,陈辩早已离开魔都,一路向着西方走去。

    师父的仇,只报了一小部分,剩下的,要算在扶桑天皇、军部等人身上。

    这件事,还不算完。

    但是,报仇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只有踏入化劲,才有复仇的可能。

    行走在大地之上,陈辩抛去心头的种种杂念,用最纯粹的心神,去感悟这片天地,感悟这片自然。

    陈辩沿着长江,溯江而行,慢慢的向西方走去。

    他离开魔都的时候,还是一片晴空,万里无云。

    但江南多雨,春夏之交的天气,说变就变,只过了一夜,就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陈辩行走在道路上,看着路边的柳树抽枝,发芽,看着雨水落入河道中溅起的阵阵涟漪,心中忽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春雨贵如油,这是生命的气息。

    雨水连绵不绝的下了两日,随后到来的不是暖阳,而是愈发寒冷的天气。

    倒春寒来了。

    这一路,陈辩并没有宽阔的大路,而是沿着乡间的小路向前走去。二十世纪初的华夏,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基础建设简直成了一团糟,到处都是被荒废了的村庄。

    走进一个村庄,四周的豺狼野狗似乎闻到了生人的气息,“呜呜”叫着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感受到陈辩身上近乎于上位者的威压,这些野兽又夹着尾巴逃了开去。

    吓跑了野兽,看着一片荒凉的村庄,陈辩心头涌起一股悲哀。

    强国救种之路,任重而道远。

    陈辩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在六月底走出了荒野,来到了鄂皖交界处的山林中。

    现在已经是初夏的天气,气温在节节攀升。山林中更是潮湿闷热,南方又多雨,不时有雨水穿过树叶的层层阻碍滴落下来,把土地上的残枝败叶用时间泡成了腐烂腥臭的黑色泥浆。

    这对于农夫来说,或许是上好的有机肥料,但在山林中行走的陈辩,却不得不忍受这臭气熏天的环境。

    臭味忍个几天,还是可以习惯的。最令陈辩心惊胆战的,是在那淤泥中不时游过的黑色身影,那是一条条长蛇。

    这些蛇大多数脑袋成三角状,身体或是深绿,或是乌黑,一看就知道身藏剧毒。

    它们的体色与环境完全融合,不仔细辨认很容易会被忽略。

    为了防止自己被毒蛇咬到,陈辩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手里更是多了一根用来探路的竹棍,再加上披在身上的蓑衣和戴在头上的斗笠,活像武侠中那位赫赫有名的洪七公。

    只不过,人家拿的是打狗棍,比自己手中的却要强上太多。

    这个时代的山林,远不像后世那样开发的那么彻底。

    爬山涉水接近两个月,陈辩横穿鄂省,湘省,来到了黔省。

    八月的天气,正值盛夏,烈日高照。

    一路艰难的跋涉,他大多走的都是山间小路,或者是无人的乡村小径,很少碰见人,一路寂静,使陈辩渐渐的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心灵放飞进了天地之中。

    “哗啦啦……”

    转眼间,就是乌云密布,暴雨倾盆。

    豆大的雨点砸在大地之上,将原本平坦的土路变成了一片泥沼。

    陈辩不忧反喜,他学的八卦掌要求形似流水,步若趟泥,现在的环境,简直是天赐良机。

    摆开拳架子,陈辩一边行走,一边打拳。在一拳一脚,一招一式,一起一伏中,忘记所有的一切,只剩下了拳术的诸多精要和套路。

    行走坐卧皆是武。

    他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这无数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顿悟!

    但这只是精神层面上的进步,肉体仍需打磨。

    随着陈辩这场苦行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身体越发削瘦,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整个人的精神却愈发昂扬,像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一股无法言明的东西,在他的心中逐渐沉淀。

    他只感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好像一块粗糙的璞玉,每一步的行走就仿佛一个打磨雕刻,驱除杂质的过程,使得他的身体心灵渐渐显露出了纯真的质朴和明净晶莹的光辉。

    千锤百炼,方得真金。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陈辩,就会发现,他的眼眸中,似乎有一团若有如无的火苗在不断跳动。

    西南多山。

    随着陈辩的一天天跋涉,他发觉,地势越来越高,道路也越来越难走,太阳越来越毒辣,而气候,却一天比一天闷热。

    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陈辩每天的路途也比往常要短上许多,这并不是因为陈辩偷懒,没有安排好行程,这完全是外部环境和条件造成的。

    一月之后,站在青城山上,望着下方巨大的盆地,陈辩无声的笑了。

    将近半年的旅程,他的目的地,就要到了。

    天府,都江堰。

    陈辩站在坝上,看着那滔滔江水犹如永不疲惫的千军万马,一遍又一遍的冲击着这两千一百年前大秦建成的雄伟大坝,心思却早已飘到了那百家争鸣,七雄争霸的遥远时代。

    古人造坝截水,挖河造渠,开山泄洪,文人著书立作,开万世太平,武将沙场争锋,建不朽功业,就这样,华夏的祖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从天地的嘴中,为今人争出了一个天府之国,一个泱泱华夏来。

    正如伟人所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面对着天灾地动人祸,华夏的先祖们想尽办法,只为活下去。

    而正是这股求存的念头,才使得他们面对各种困难都毫不退缩,逆流而上,方造就如今华夏璀璨辉煌的文明!

    斯人已逝,斯物仍存。

    这些华夏先祖留先来的痕迹中,蕴含着独属于华夏的精神。

    一撇为文,一捺为武。

    脚踏实地,文武并用,方为此人!

    一念至此,陈辩福至心灵,在大坝上缓缓打起了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