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门1662 » 第五十二章 我会努力

第五十二章 我会努力

    主战舰已经转入了海湾了,远远望去,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朱弘飞知道,这些都是船只,有大的战舰,却也有中型的船只,运送补给,有的也参与到海战中去。

    轰隆隆隆······

    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从东边的海面上传来,有硝烟腾空而起。正在厨房里做晚饭的周不忘忍不住了,扔下了手中的菜刀,就往船楼上赶,“夫君,开战了吗?”

    燕儿在后面追着,同时追上来的,还有郑彬和他的七八个手下,挤满了小小的船楼两边,一旦开战,他是有责任保护朱弘飞的安全的。朱术桂则已经下了船楼,去协助洪旭了,他还兼着讨伐大军的军需总管,谁让他是大明兴明朝的左丞相呢!

    轰隆隆隆······

    爆炸声已经没有停止的迹象了,“开战了,你们都自己抓稳,最好不要摔倒了。燕儿,你下楼去,别在这呆着。”

    朱弘飞是真的担心燕儿,这小姑娘是在场唯一不会武功的,年纪又小,此刻已经被吓得脸色煞白,不断的颤抖了。

    “小婢···小婢······”

    她颤抖着说不出话来,朱弘飞只好派人了,“郑彬,让人送燕儿下去,找个人陪着她,别让他吓坏了。”

    “是,皇上!”

    主战舰依然在往前冲,洪旭已经从船头退下了,把发号施令的事情,让给了传令兵。他正和朱术桂说着什么,只是离得有些远,又是炮声隆隆的,朱弘飞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所有的战舰,开始散开了,呈扇形,向着海湾中的敌船,合围过去,朱弘飞也看出来了,明军战舰的数量,很明显超过了敌军舰船的数倍以上。

    轰隆隆的炮火声中,他看见了,远处有一艘敌舰,正冒着青烟,敌舰高高的桅杆,已经开始在倾斜了。这是他所见到的,第一艘小佛郎机人的夹板船,被击毁了,正在快速的下沉着。

    他还是有些紧张的,手心里都是汗水,感觉有一只柔软的手,拉住了自己,却是周不忘。

    “夫君,没事的,宁靖王和忠振伯,会打赢的。”

    朱弘飞当然有信心了,别说兵力上占据着极大的上风了,就算是战舰相等,战力也是不落下风的。这些,他当然也是从洪旭那里了解到的,大明的神机大炮,有一些就来自于这些西洋人,有一些主炮,却是经过改良的。

    这些主炮都更大一些,射程也更远,融合了弗朗机炮,还有大明的红衣大炮的优点,更稳定,威力也更大。这是郑氏常年在海上,也常年能和这些西洋人接触到,总算是没被落下,反而能取长补短的原因。

    但他知道,这或许是古代历史上,中国人最后一次领先西洋人了,按照历史的进程,二十年后,自傲的清廷,就会逐步开始闭关锁国了,也是落后的开端,带来了那难以抹去的百年屈辱。

    “我知道他们会打赢的。你看,有小佛郎机人的船被击沉了。”

    说实话,他还是很不喜欢叫什么小佛郎机人,要是能叫西班牙人,那是最好的了。但这个时代,东方人就是这么称呼西班牙海盗的,他也只能入乡随俗了。

    周不忘的脸上,已经有喜色了,“小佛郎机人要逃跑了!”

    朱弘飞向前看去,已经看到有敌舰在海面上绕弯了,那是打算逃跑的节奏。有一艘战舰逃跑,就会产生效应,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他们要跑,这才是好事。”

    “哦!怎么跑了还是好事呢?”

    “这海湾外宽内窄,越是往里面去,就越不用担心他们会跑掉,这要是被他们冲出去了,想要追,可没那么容易了。而且,杨宣将军在前面等着他们,他们跑不掉的。我在想,他们要是弃船而逃,那就最好了。”

    “夫君想要他们的战舰和火炮吗?”

    “对!我的小忘儿,越来越聪明了。”

    “可是,他们要是投降呢?”

    “投降?”朱弘飞昂起了头,眼里在闪着光芒,“我已经下了圣旨了,这是在为苦难中死去的大明百姓报仇,小佛郎机人,一个也别想跑掉。”

    “可是,夫君这么做,不怕下一次碰到西洋人的时候,他们拼命吗?”

    朱弘飞摇头,说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拼命,另外一种,就是逃命了。这些西洋海盗,来到了这里,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一旦有钱了,就会更怕死。他们当然也怕死了。”

    他紧紧捏着右手的拳头,“我不仅仅要赶走小佛郎机人、红毛鬼,只要是敢踏足这片海,前来劫掠的,我都不会放过他们。”

    “夫君,你有杀气!”

    朱弘飞一愣,“有这么明显吗?”

    “有!其实,以杀止杀,并不一定有用的,只会结下更多的仇恨。这些西洋人,要是和鞑子勾结,那可就麻烦了。”

    “然不成,忘儿你想让我去和这些海盗求和?”

    “我娘说,有的时候,求和是为了以退为进的。”

    “这我当然知道。只是,求和这两个字,永远都不会出现在我的身上。”

    “刚则易折,夫君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我娘说,这一战,是为了帮夫君树立威信的,我大明,如今可不能同时得罪太多人了,还是以赶走鞑子为重。这里,毕竟还是蛮荒之地,不值得我大明投入太多。”

    朱弘飞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他当然不会责怪周不忘说出这样的话了,她自幼所受的教育,教给她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和她一样的想法呢?就连朱术桂、郑经、洪旭,也都是这么认为的,更不用说一心想要恢复河山的朱媺娖了。

    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赶走鞑子,恢复大明江山更为重要的事了,就像郑经上次和自己说过的,面对着华人被血腥屠杀,万历皇帝,宁愿去相信西班牙人的话,把海外的这些百姓,当成了作乱之人,还认为杀得好。

    其实,古代又有多少皇帝,是真心的对百姓好的呢?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江山基业。没有哪个皇帝不怕百姓造反的,也没有哪个皇帝,喜欢那些爱造反的百姓,自古如此。乱民,永远都是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而自己,能够改变这些吗?会的,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