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叫吕布 » 六、三国牛人

六、三国牛人

    清晨,成无忧早已候在前厅,脸上畏惧之色已褪了许多,见到我后,快步上前欲跪,口中恭声道:“下官拜见吕将军。”

    我微微一笑,看来此人并非不可调教,想必昨晚还做过功课,至少知道了我是谁。

    我顺手扶住:“成知县勿多礼,吕某有要事相询。”

    “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无忧恭声道。

    我问道:“巨野城失陷于盗匪,不知城中损失如何?”

    “城中居民已失之八九!”说到这里,成无忧双拳紧握,额上青筋浮现,想必心中悲愤异常。

    原来,巨野城因为地理偏僻,受战事影响不深,人口规模一直保持在十万人左右。公元195年我败出巨野城后,曹操占据了该城并派兵驻守,后因时局变化,巨野城几经易手,但不管哪方人马,毕竟都是正规军,对巨野城还是以安抚为主,城中百姓倒也算安逸无忧。

    直至盗匪入城之后,巨野城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人间炼狱!冲天的烈火,刺鼻的烟炙,凝滞的血酱,满地的伏尸,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屠宰现场,就象巨大的冲击波,强烈震撼、搅动着他们脆弱的心灵!

    连续多日的烧杀劫掠让他们麻木了,崩溃了,还有很多人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亲人被大卸八块,当做盗匪口粮储备,直接吓傻了,吓疯了……

    短短月余时间,除了城中少量官员和衙役被盗匪当做下人使唤,以及极少人乘乱逃出城外,其他居民几乎被杀戮一空!侥幸存活下来的万余人,在盗匪眼中,也就是一群可以行走的“口粮”而已!姑且“放养”着,一旦食物紧缺,屠刀下刻就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在成无忧断断续续的悲诉声中,巨野城的惨剧如一幅幅画卷在我脑海掠过。我在内心一声长叹,活在如此乱世之中,真是人类的不幸和悲哀,他们就像历史巨轮下的蝼蚁,终将会被碾成齑粉,却无力选择、无从躲避。

    或许,那些死去的人,还是上天特意给予的恩赐吧?他们至少得到了彻底解脱,而勉强活下来的,反而更要承担无尽的苦楚,活的生不如死!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一片黯淡。

    厅堂陷入了静寂之中,很久我才涩声问道:“成知县下步准备如何应对?”

    成无忧听我一问,才从沉痛追忆中清醒过来,苦笑着摇摇头:“下官无能,当初城破之时,下官殚精竭虑也未能阻止屠城,幸有伯方先生极力斡旋,方才保住府衙众人以及部分百姓的性命,后续如何应对,恐怕唯有伯方先生方能一施良策。”

    “伯方先生”?我蓦地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脑中灵光一闪,问道:“伯方先生可是本地人士?”

    得到成无忧的肯定答复后,我搜索枯肠,终于想到了此人的来历,这个伯方先生,正是三国正史上记载的一个牛人!

    在后史记载中,三国是一个牛人辈出的时代,各路牛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牛人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历朝历代都瞠乎其后。

    这种认识大都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本演义误导了后世很多年,更误导了很多人。其不着痕迹的春秋笔法,煞有介事的“胡编乱造”,带有强烈个人偏见的“主观臆造”,人物塑造丰满盈余,情节设计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其捏造或改编的“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火烧赤壁”、“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七进七出”、“刮骨疗毒”、“空城计”、“孔明借东风”、“七擒孟获”等经典桥段,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让读者如痴如醉,浑然忘了此书只是一本编造水平高的小说而已。

    书中的经典桥段要么就是主角张冠李戴,要么就是情节添油加醋,甚至有些干脆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有些桥段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比如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单刀赴会的主角是鲁肃,温酒斩华雄的主角是孙坚,火烧赤壁的主角是周瑜。

    有些则纯属虚构,比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长坂坡之战,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还有空城计,孔明借东风、七擒孟获等。

    罗贯中对刘备的蜀汉情有独钟,《三国演义》人物打造主要围绕刘备集团展开造神运动,焦点光环主要集中在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被其被描述为“料敌先机、算无遗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上天入地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真实情况却是大跌眼镜。

    蜀汉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备在外出征战之时,身边带的军师是庞统、法正,诸葛亮的主要责任却是镇守后方,为前方部队提供粮草以及援兵。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精于内政治理,机变作战并非其所擅长。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功劳和地位远逊庞、法二人,直至二人相继病亡后,诸葛亮才真正走上前台,掌控军政大权。

    纵观三国之正史,诸葛亮绝不是百战百胜的大军师,更不是“气死周瑜,骂死王朗,吓跑司马懿”的仙班人物,充其量只能算是出色的政治家,有治国之能,却无安邦之才。

    相反倒是演义中诸葛亮的反面对手司马懿,却有大智慧,几凭一己之力,撬动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促成“三家归晋”,司马氏家族从此走上巅峰!可以说,其政治眼光和格局远超诸葛亮!这是《三国演义》始终无法规避的尴尬史实。

    三国真正的牛人,往往在演义中名声不显,或是默默无闻,甚至毫无记载,却对历史的变迁或是国运的兴昌,起到推波助澜甚至力挽狂澜的作用!

    成无忧嘴中的伯方先生,便是一个真正的牛人。此人名叫凉茂,字伯方,早年担任司空府掾吏,后相继担任泰山郡太守、乐浪郡太守。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先后任太子曹丕手下左军师、尚书仆射、太子太傅等职,深受曹丕尊敬,最终卒于任上。在职期间以政绩出众为闻名,纵观整个三国史,都属于能排得上号的国政治理高人。

    凉茂就任乐浪郡太守期间,遭辽东割据势力头领公孙度扣押,企图说服凉茂听命于己,凉茂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公孙度无奈将其释放。

    现下看来,凉茂被公孙度释放之后,应是滞留在巨野修养,直至此次盗匪入城。

    既然我已下定决心,计划把巨野当成自己的栖身之所,此等人才我岂能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