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异人奇谈录 » 5,过上‘吃播’的生活

5,过上‘吃播’的生活

    不知道睡得多久我又被电话吵醒了,一看手机呼叫人是“鱼生”。

    “你还在沐足城吗?”

    “是啊。”

    “那你赶紧起来,我去接你,十分钟就到。”没等我回应他已经把电话挂了。

    我定定神才起来。到洗手间漱口洗把脸,然后尽量把昨夜体内的残留酒精跟熬夜的火气通过尿液通通排进厕所。

    看看时间,刚到11点。

    下楼梯的时候我不得不紧紧扶住扶手,宿醉让我的脑袋持续地嗡嗡作响,太阳穴上的血管依然被酒精刺激着不断地跳动,整个腰跨都是沉甸甸的,实在很久没这么醉了!

    当我刚走下门口的的台阶,左边一辆轿车呼啸而来,应该是“鱼生”,他打开副驾驶的车窗招呼我上车。

    “感谢昨晚的招待啊!”我对他说。

    “说这话,好兄弟,别说客气话。昨晚告诉你我最讨厌那种装腔作势的官方礼貌了。”他哈哈地说。

    “昨晚你喝那么多,一大早就去上班吗,真是厉害!我到现在头还晕着呢。”

    “没办法,混口饭吃,我习惯了,除非喝到断片,不然闹钟一响一定起来上班的。”

    “好习惯,好毅力。我就不行。”

    “哪里,我也是生活所迫,习惯所然。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说实在的,宿醉还未能完全清醒,坐在副驾驶上停着“鱼生”大声放的音乐,吹着有点冰冻的空调,我不一会又睡着了。

    到了目的地他叫醒我,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实在不好意思,很久没喝这么多了,酒根本还没清醒过来。”

    “没事,吃多点,吃完再去喝两杯茶就醒了。”

    我定神看看自己身在何方,因为看了一下手表我上车到现在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到这么远的地方吃饭??我心中充满疑问。等到看到饭店的招牌我才知道我们来到了隔壁ST市,招牌写着“澄海鹅肉”。这家伙真能跑,我打个瞌睡把我带这么远地方来吃个午饭,真不愧为‘异人’。

    菜上来了,他的点菜也是毫不手软。一份澄海招牌卤鹅头,一份炒鹅胗,一份鹅血拼鹅肉,还有一个青菜,一份汤。

    “两个人点这么多太奢侈了,也吃不完。”

    “出来吃就要每种都尝一尝。”

    宿醉导致的身体缺水让我特别口渴,我先喝了两碗鹅汤,感觉精神好了好多,头上也微微渗出了一点汗水。试了一块鹅脖子肉,老道的卤味沁人心脾,各种香料的集成令我胃口大开,原本担忧宿醉造成的反胃已成过去,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淋点卤汁在饭上让白米饭更加的咸中带甜,万分可口。我不知道多久没吃这么一顿正经丰盛的午饭了。

    抬头看看鱼生,他正大口朵颐,一碗饭已经吃完了,又添了一碗。我们两个就不说话,直接都吃起来,最后只剩下几片太肥腻的鹅肉跟几块鹅血。昨夜是酒足,今天是饭饱,我的胃虽然经历了这样极端折腾,还是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感”。胃口的满足是人类的第一基础要求。

    “鱼生”买了单,我们上车,往回程方向开。一顿饱饭后我体内残留的酒精已通过淋漓的汗水从头和背部排除了,已经没有来时昏昏欲睡的感觉,他摇下车窗,一人点了一支烟,窗外虽然很热,但是有风,从车窗的缝隙吹进来,非常舒服,我突然感觉有点《在路上》的感觉。美国有垮掉的一代,但是我们中国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代的。阶级不同决定了我们的性质不同,但很多的地方也越来越像,比如越来越多的车子,越来越有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强烈的无所事事,还有越来越速成的感情。

    当然,最大的还是一种空虚,有点类似小说里面人物的空虚。

    我们一路畅聊,当他知道我下午也没啥好忙的时候,他也放弃下午的工作,在高速半路又拐道到隔壁镇的风门古径,他跟我说夏天到这上面喝茶最舒服了,我婉拒无用,毕竟我是上晚班的,怕耽误他的工作,但是他豪爽的性格总能把我一下子就说服了。从属性的性格总是能很好配合别人,往往也因此而亏待自己。

    这个景点以前来过,山上供着山神,是远近挺闻名的一个朝圣景点,最大的特色就是修了水泥路,车子可以开着直达山上景点,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懒货。当然如果是带女友来的或者为了健身也可以爬铺好石阶的山路。

    我们当然没有,绕过几个刺激的弯道我们到了山上,有一两年没来这里大变样了,规划了超级大的免费停车场,又在很多原本天然的山坡上铺了石阶还有人工草皮。虽然是下午一点多,但是山上的阳光并没有城市的那么猛烈,阵阵山风吹过,抚平没日没夜在市区生活造成的原始缺失。

    我不禁深呼吸,大自然的味道永远那么的沁人心脾。我们边走边欣赏这难能可贵的大自然的馈赠。通过一段弯曲的石阶,我跟在他的背后来到两个山丘中间有一点小坳,山风在这里聚集,走到尽头有高低两块天然平台,再出去就是悬崖了。古老的树枝还在倔强地往前生长。平台上摆着几张折叠小方桌和塑料椅。我们挑了最边的一张桌子坐下,过一会一个独臂的老人走过来,问:“先生喝茶吗?”

    “当然要喝茶了。”鱼生回答他。不一会老人拿来小套的三杯茶具,还有一壶水,我们就在这山涧泡起茶。山风,小煤气炉,山泉水,多惬意的场景。

    小煤气炉虽小,但是火力十足,不一会玻璃壶中的水就咕咕开了。举目眺望可以看到山丘一直延绵到我们刚刚去过的城市,不过由于近来雨水不多,山下面的水库的水位低得可怜,很多原本应该在水里的土包露了出来,许多红土顶着一点绿植,有中年男人地中海危机感的既视感。

    水开了,鱼生洗杯泡茶,可能由于中午刚过,周围还没什么人。

    “来,喝茶!”

    “请!”

    茶叶预料中是很一般的茶叶,而且是几年前流行的生鲜铁观音。这种茶最重价格,也需要冷藏保存,价格便宜的完全不能品味到生茶本身的清香跟甘甜,甚至有些泛黄苦涩,保存也有问题。我看鱼生喝了一口也皱起眉头说。

    “原本没想到这里来,不然得自己带点茶叶。这里配的都是几毛钱的烂茶。”

    “事发突然,没办法,不过这景色和空气可以为茶加分了。”

    “是啊,我经常到这里来喝茶纳凉,不喜欢总是呆在空调房间里。你闻一闻,这空气多好。下次过来一定得自己带茶叶过来。”

    几杯茶带走了刚刚大快朵颐鹅肉的油腻,吹着山风,照着树叶缝泻下的暖阳,慵懒而舒服。

    我们又聊了很久,不过鱼生似乎对他的家庭有点避而不谈,恰巧我是从不问人私事,可能由于我这种性格,才有机会凑成这么突如其来有如暴风骤雨的友情,但心里总担忧这友情会如其他感情一样,来的快去得也快。希望他对我不要抱什么目的就好,不过今时今日的我也没啥好让人抱目的的,要钱没钱,要产业也没产业,大不了被骗点感情,但感情不值钱。

    我突然想起之前风光的时候,每天吃个饭身边的朋友随随便便都能凑成桌,但今时今日谁又还记得我呢?唯一的联系就是过年过节那条群发的祝福短信。所以虽是初识,我还是打心底地感动也感谢“鱼生”。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晚上他经常来酒吧喝酒,刚开始也带一些其他的朋友,后来经常就是独自来,让我陪他一醉方休。白天一有空他也不放过我,带我到处去吃美食。潮汕美食有千万种,鱼生是我遇到过最全方位了解的美食家。

    他带我去揭阳老市区吃捞干面,腐乳粿条,鳝鱼面,蛇火锅...

    去普宁吃猪脚饭,洪阳炒饭,熟地蟹汤,奢华版的海鲜肠粉...

    去丰顺,新亨吃溪鱼农家乐,埔寨牛肉,坪埔干面,糯米炒饭,鹅肉汤粿...

    潮州的淡水鱼生,沙溪牛肉,汕头的海鲜大排档,老妈宫粽球。。。

    只可惜我们两个对网络和新媒体都不熟悉,不然都可以做成一期期的美食探店分享给大家。

    我问过他:“天天这样把辛苦赚来的钱都吃了喝了,这样好吗?”

    他似乎从不担心以后,也不着急成家,把及时行乐当成自己的生活准则了。

    后来我才明白,那是他在一次酒后讲了个故事,也是他第一次谈及家里人。他家里一个伯父,靠着一辈子辛辛苦苦地耕田种地,积少成多地积累了一点财富,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在村里花了几十万建了一套房子,这对于一个种田人真的不简单。他有着一对儿女,女儿已经出来工作两年,儿子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这个时候,在这本应开始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不幸确诊癌症,没治疗多久就去世了,临走时候一直在痛哭,抱怨着命运不公,一辈子行善积德,努力拼搏,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用日夜操劳换来的不是安享晚年,而是这样的结局。

    他说这件事对他影响很深,所以他选择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

    人就是这样,深受成长环境影响,身边的事也造成以后的处世态度。作为真心朋友,再加上我的经历我确实对他有所担忧,不过相比现在爆炸性的透支消费,鱼生有挣有花,今宵有酒今宵醉的消费观念虽然不健康,但也还不完全是不合理的,只能说有点过分但并不超前。

    这两个月成了一对形影不离,但是并非无所不谈的朋友。

    他在我这段失意的日子给了我最好的友情,还有物质最丰盛的犒赏,对于后来我从新融入社会也是功不可没的,所以至今我常常想起“鱼生”,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回不到过去了。

    这得从我后面认识的另一个朋友“M生”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