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歌行之万古长青 » 第十七章:初至柴桑

第十七章:初至柴桑

    ⼣阳虽然没有朝阳炽烈,但⽐朝阳矜持,没有朝阳鲜亮,但⽐朝阳红⽕;晚霞虽然没有朝霞灿烂,但⽐朝霞浓艳,没有朝霞明快,但⽐朝霞凝重。

    现在正值酉时,黄昏逼近,一袭白衣的身影走在大道上,那道白色身影气质出尘,宛若下凡的谪仙,他的衣襟在晚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这道白衣身影正是赵长青,赵长青嘴里咬着个包子,背上有着金丝包裹的事物,腰间的葫芦一下一下的晃着,隐约能听到水流声,另一边的玉笛倒是系得紧,只是轻微动着。

    赵长青望着落日,面具下的眉头微微皱起,随后赵长青来到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拍了拍上面的灰尘,一屁股坐了下来,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卷起来的纸张。

    赵长青将其摊开来,是一张地图,赵长青眯着眼睛端详着那张地图,又抬头看了看这条路的尽头,隐约能看到有城镇的存在。

    良久之后,赵长青咬着包子,口齿不清的自言自语道。

    “怎么感觉……我是不是走错了?”

    “不可能啊。”

    说着赵长青将地图又翻转了几下,不管怎么看他都感觉自己没走错,于是赵长青将那种疑惑压了下去,从石头上站了起来,继续像前走去。

    很快赵长青便走到了那座城镇面前,那座城镇门口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赵长青此刻也有些惊讶,这种人山人海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些人的脸上纷纷洋溢着欢快,期待,兴奋的笑容。

    当然这些人当中也有和赵长青一样充满疑惑的人,从他们的衣着上可以看出这些人似乎也是外来的人。

    “嘿!公子可知如今柴桑城,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是因为何事吗!”

    这是赵长青旁边一个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的麻衣壮汉,肌肉十分饱满,将整个麻衣撑起来,显得高大无比。

    憨厚壮汉用手肘撞了撞身旁一位看起来较为瘦弱的男子,那名男子面如冠玉,从衣着上可以看出这名男子的家境肯定较为不错。

    在这一撞下,瘦弱男子的身形晃悠了几下,随后将袖子撸起伸出另一只手揉了揉被撞得有些发红的手臂,瞪了那名憨厚的壮汉一眼,那名壮汉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那.....那啥,公子,俺也不是故意的。”

    “我当然知道!”

    瘦弱男子没好气的说道,随后他抬头看向了头顶城墙上的三个大字“柴桑城”低声说道。

    “桑城者,天下花城也,花开知之。香泛十里,常为众所传,问百花之都是何处,则非柴桑城莫属也。”

    瘦弱男子摇头感叹道,脸上满是唏嘘的神色,他身旁的那名壮汉抬头看了看柴桑城三个字,又看了看瘦弱男子,一脸茫然,他用那粗厚的大手盖在嘴唇的一边,俯下身子小声的问道。

    “公子,那是啥意思啊,俺不懂?”

    “平时叫你多读点书,现在倒好,连我说什么都不知道。”

    瘦弱男子伸出手敲了敲壮汉的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俺也不想啊,可是,公子你知道的,俺本来就笨。”

    壮汉摸了摸刚才被敲的地方,一脸苦涩的说道。

    “行了,你只需要知道我们来这是为了看花的。”

    说完,瘦弱男子拢了拢袖子,大步朝着城内走去。

    “等等俺啊公子,走那么快干啥子?”

    “当然是掠得茶位,毕竟柴桑城花茶亦天下知名。”

    “啊?公子,你说的俺又不懂了。”

    “笨牛!”

    二人的声音渐渐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赵长青若有所思的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摸了摸下巴。

    “看花是吗.......”

    如此想来,似乎在青城山上见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桃花了吧......

    毕竟赵玉真那里就有一颗桃树呢。

    想到这,赵长青扶了扶脸上的面具,也大步朝着城内走去,毕竟在闲暇之余看看花也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不是吗。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柴桑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行走着,身前身后是一张张或苍迈、或风雅、或清新、或世故的行人脸庞,车马粼粼,人流如织,不远处隐隐传来商贩颇具穿透力的吆喝声,偶尔还有一声马嘶长鸣,赵长青自感犹如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丰富画卷之中。

    酒楼热闹非凡,来往的过客游人甚多,上下楼层底下一层是普通平凡人吃饭之处,上层为高档贵客食住之处,小二忙的焦头烂额数钱数的手发抖,桌上菜肴美味可口香味四溢,让人流连忘返。

    再往前走几步便是青楼,有的女子在门口招揽生意,遥看醉云楼女子卖艺不卖身一舞倾城,回眸一笑百花羞,窈窕身姿引人入胜,让人赞不绝口。

    对面是家当铺,也因为对面招揽了很多生意,但仍然十分寂静不予喧闹,祖传家宝金玉玛瑙当铺典当,随意欣赏几番都令人感慨万千。

    再往前行几步便是赌场,人声嘈杂鼎沸,主人坑蒙拐骗,害的不少人倾家荡产,但人群仍是不散。

    “红妆春骑,踏日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看着二三只呆头呆脑的麻雀忍不住在街道旁神思恍惚的古树间打盹,脸上带着娇媚微笑的丰腴少女在街头嬉戏游街的场景,赵长青不由得感叹一句。

    这就是柴桑城么,山下的风光果真奇妙。

    “问看花那好,便到柴桑城。”

    “花香茶也香,人好酒亦好。”

    这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穿着对襟短衫的小女孩的念着歌谣,从赵长青的面前一蹦一跳的走过。

    赵长青不禁莞尔一笑,人好花香,就是不知道这里的酒如何,这样想着赵长青拍了拍腰间的葫芦,朝着街边一间酒肆走去。由于街上人群众多,赵长青废了点力气才来到了这间酒肆前。

    牌匾上一行醒目镀金的打字顿时显现在赵长青的眼前。

    “一夜风云百变休,诓谈谬论问谁愁。莫笑洁身无难事,尘埃不定尚言酒!”

    赵长青站在酒肆的门口,望着头顶的牌匾,缓缓的念出来了。

    “这句话挺和我胃口的。”

    赵长青摸了摸下巴想到,只是不知道能写出这等句子的人又是何等人物,如果是这间酒肆的老板,那么可以认识一下。

    “客官,您可是来喝酒的?”

    这时从门内传来了一句话,打断了赵长青的沉思,赵长青顺着声音望去,一名小二正站在门口,用手擦着额头的汗,当小二看到赵长青脸上的面具微微愣了一下。

    赵长青点了点头,随后目光又看向了那行字,问道。

    “这一行字,可是你家掌柜写的?”

    “当然不是,我们的老板可没有那种本事。”

    小二头也不抬的答到,似乎对赵长青问出这一句话已经司空见惯了。

    “嗯?”

    赵长青疑惑的看了一眼小二。

    “这句话可是出自镇西侯的独孙,侯俯小公子百里东君之手。”

    小二直起来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百里东君?”

    赵长青有些讶然,他当然知道百里东君,他前世的模糊记忆中百里东君似乎被称为酒仙。

    “当然,两年前,年仅十岁的百里东君便曾来过我们柴桑城看花,亦至本店饮酒。”

    “当时他喝得起劲,便欲为我们酒肆援笔作歌诗,当初掌柜的还不以为然,后来就因为他的诗,我们的酒肆便成为了柴桑城最出名的酒肆了。”

    说道这,小二摆弄了一下肩上的毛巾,神情唏嘘不已。

    赵长青挑了挑眉毛。

    “如此说来百里东君的确是一名奇人。”

    “那是,不过客官要是再不抓紧,恐怕小店便没有位置喏。”

    小二笑着应了一声,随后领着赵长青走进了酒肆内。

    赵长青踏入了酒肆内,其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鲜美的牛肉、酒香、一盘盘特色菜,没见过的特色食物,真是应有尽有,四处皆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人们在友好的气氛中互相敬酒,谈笑风生。肩上搭着毛巾的小二,端着菜盘吆喝着,掌柜手里算盘打的琵琶作响,门口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