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仙学院的劣等生 » 149.科学修真与修真史

149.科学修真与修真史

    根据吕尘的了解,之所以会有天地人三个分班这种东西,其实也是为了促进修士的奋进心。

    毕竟天字班和人字班之间的修炼资源还是相差甚多,按照等级进行分班的目的也是为了在随后的试炼中便于管理。

    修士想要从仙庠毕业就必须要修够学分,而这些学分就是来自于平时的课程考核。有的是纸质考核,比如仙文、道德法治、修真史等,而有的则是运用型的测验,比如修真科学、数术。

    修真科学其实就是修真者的物理学,由于科技文明的发展,修真也需要和现代科技做一个平衡比较。一方面可以让修真者对实力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是可以触类旁通。万千大道、殊途同归,当对于道的感悟到了一定境界,无论是科学还是神学,其本质都是道的一部分,所以是无差别的存在。

    将科学定理运用在修真者的术法上,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以上理论都是吕尘从一本名为《修真与科学:走进修仙》的书本上看到的,这本书目前就静静悬浮在吕尘面前。

    他们这个教室一如既往地只有蒲团,没有课桌之类的存在。

    修士使用灵力令物体悬浮,这是最基础的术法运用。基本上能够进入筑基期的修士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大多数人的面前都悬浮着书本。

    通过神识阅读书籍,无须片刻便能够读完一本普通的书籍。但很明显这不是普通的书籍,这本看似简单的书籍实际内含玄机。

    制造者加入了许多禁制,使得这普通的书页读起来格外耗费精神力。

    如果能够一目十行并且领会其中奥义地阅读,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力一定强到了一定程度。

    修行无处无时不在,即便是上一堂政治思想教育课,阅读书籍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精神力。

    “众所周知,修真界有三大铁律。”

    教授这本学科的是王民老师的好基友,王民老师是三杰之中的盲道人,这个王珥就是聋道人。

    不管台下是喧哗沸腾还是寂静无声,都无法影响他的教学,他仿佛什么都听不到一般。

    但据说他早就修成了天耳通,能够听尽十方一切声音。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各位同学原本空白的书籍上都出现了古老的篆体字。

    “第一,自然律。万物有灵,天行有常。生灵能否修行,天生便已注定。若是违背天意,只会遭来灾劫。”

    吕尘听到这里却是眉头一皱,若是如此,又以什么为判断标准呢?谁又知道谁是否合适?这所谓的自然律他自然是不大认同的。

    所谓的顺天而行,逆天而死,在他看来也不过如此。

    “第二,因果律。世间万事,自有因果定数。而修士最怕沾染因果,因果沾身,即便大罗神仙也难逃轮回。因此修士不参与红尘之事,除非生死存亡,一般不会入世。由此也衍生出了仙凡有别一说,修真者强行干扰凡尘之事只会受到天道的惩罚,轻则见红减寿,重则有杀身之祸。”

    “第三,生死律。万物有生必有灭。生灭轮回方为正道。吾辈修士所求超脱为何,虽能长生却终有天人五衰之时。”

    这一点吕尘倒是认同的,即便是真仙能够保证肉身不灭、灵魂不死,在量劫之下却也难保不会灰飞烟灭。古往今来多少大罗金仙,不也是在量劫之下入了轮回重修。

    能够度过量劫者,只有一种存在——圣者!与道合一,道不灭则圣不灭。

    当然苦星连个真仙都找不出来,更遑论就连吕尘都只是耳闻过的圣者。

    “这三条铁律,各位切请牢记。修行者行事一切皆需谨慎,否则今日之因,明日之果。灾祸临头,无人能救!”

    王珥这第一堂课明显只是给这群刚刚进入筑基期的新修告诫,从练气期到筑基期,他们的道已经形成了。旁人只能提点却无法干涉,所以是成仙还是成魔、是修真还是修魔,都只能由个人自己抉择。

    先将大道规则灌输到每个人心中,至少也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王珥说完就下课了,本来就只有三十多人上这堂课,因为基础的修真科学只有人字班的新修才需要学习。

    这一班里吕尘格外关注的那十几人大都还在,除了远去北方的伍泯外,其他人明显也都对这门课不怎么感兴趣。

    看他们打着哈欠没精打采的样子便知道,这些家伙明显对这些理论不是很在意。

    紧接着就是之前见过的小胡子萨予尘的修真史,这个倒还是让吕尘有些兴趣。他所介绍的就是苦星自上古以后的修真史,当然上古之前因为一场大变故,所以什么也没留下来。

    现在修真界公认的道门祖师就是李耳祖师了,他收下的五个弟子就是后来的道门五祖,就是南华、冲虚、洞灵、通玄、文始五大真人。而他们所继承的道就演变为了后来的丹、符、剑三大门。

    “我们将修真史大略可以分为传说时期、文献时期、宗门时代、世家时代到现在的仙庠时期。”萨予尘摸着小胡子说道。

    “传说时期对应的就是三皇五帝,那些都无法考据,历史出现断层,也有人怀疑我们所在的星球其实是上古时代跌落的断层。”

    萨予尘一语就令台下的学生议论纷纷,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是意味着苦星只是一方遗失的岛屿?

    “但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也没法求证,毕竟未曾发现过其他文明的存在。”

    “那飞升的先人呢?”

    有人提问道,过往的飞升者难道就没有留下过什么线索吗?

    “先人去往了异界,那飞升之时的通道也不过短瞬之间。仙界是否存在,又在何处,至今仍旧无法得知。”

    萨予尘摇了摇头:“近代以来就未曾有人在星球上修成过真,即便是东方界那位宁剑仙也不是。”

    宁瑛的名号众人早就有所耳闻,他被写在仙庠的各种介绍上。只要是有心查探者,都能通过自己的权限在官方论坛里找到相关资料。

    止住了众人的议论,毕竟这个话题谈论下去就没完没了了,萨予尘又介绍起其他的时期来。

    大致来说,文献时代就是通过文献记载推测出来的时期,道祖和五大真人的存在也都没有修士可以映证。相比世俗界历史的记载不同,在修真界最好的记录就是人证。一个修真者活个上千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不排除这样的老不死以秘法存在着,比如那个太行公。

    紧接着是宗门时代,也就是汉朝以后,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天师!

    四大天师镇压天下妖祟,并将道门发扬光大,建立起各个宗派传承。

    但天师毕竟只有寥寥几人,南方修行者的传承由于特殊性逐渐演变出一系列的家族式修行。这就是世家时代的开启。在宗派没落之后,以修真家族的方式进行修行上的垄断。这其中很多故事,萨予尘并未直接道出,只说日后再谈。

    大道变迁之后,末法时代来临,道变得越来越难修,世间修行之人也越来越少。世家苟延残喘近五百年,终于在数次大劫难之后避世不出。

    及至华夏更迭,方才有了仙庠这一特殊的修行传承机构。

    众人听着萨予尘的解说,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时辰。

    他摸了摸小胡子,结束了今日的课程。然而大多数人刚刚被吊起了胃口,只能按捺内心的渴求,离开大木室,前往户外道场。

    那将是另一个重要的课程——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