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仙学院的劣等生 » 160.道藏

160.道藏

    这是一片混沌的空间,四周被阵法隔绝。在这里感应不到丝毫的灵气,甚至自身的灵力都受到了压制。

    这片混沌空间中除了虚无再无庞它,吕尘正惊疑间,耳边传来“叮”的一声,一则讯息传入了他的神识中。

    “原来如此。”

    这是阵灵传来的阅览方法。

    吕尘按照指示盘坐在原地,双目紧闭,聚精会神使神识聚于一处。

    一道晶莹的光芒从塔顶照射下来,映照在他天灵处。

    他的神识竟然直接被牵引出了窍!

    须知筑基期修士虽然将三魂凝聚成了一个灵体,但想要出窍却是万万办不到的。正常修士只有到了第三阶才能够不借助外界手段自由出入身体。

    “这就是所谓的引体灵光?”

    只有拇指大小的光芒形成的吕尘被灵光牵引着向上悬浮,他低头看着底下自己越来越小的身躯,只感到有些诧异。

    这牵引灵光是阵法所为,也一定有什么法宝在作用,这引人灵体出窍的功能倒是和昊天镜有些相似。只是想来定然不会是昊天镜,毕竟那可是仙域地仙界蜀山派的镇派之宝,又怎么会出现在这苦星之中?

    灵光牵引着吕尘的神识一路飞到了一片星芒中,他通过神识就可以触摸到许多的光影气泡。

    每一个光影气泡就是一位先人留下的典籍,虽然是纸质的藏书,但原本是不会轻易示人的。

    这些被提炼出来的感悟也是历代天师和正一修士所为,其中虽然掺杂了许多个人体会,但于后人而言也是一种助力。

    单靠个人理解的话,根本不足以理解古本的真谛,反而容易走火入魔。

    当然对于吕尘而言,并不存在这种危险。

    他现在虽然剥离了真灵,但是修行的天遁剑法却是专门斩绝妄念的法门。心魔无明,实体的刀剑术法难以伤其分毫,然而,天遁剑这种道意所凝结的精神之剑却是它的克星。

    藏书库最主要的典籍就是道藏,道藏是道门书籍的集合,包括了周秦以来的道家诸子和道门经典。俗世界对应也有一部道藏,不过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算不得真正的道藏。

    所谓道藏,藏道其中。

    三洞四辅十二类,寻常修士终其一生五百载也难以参透其一。

    这藏书库中的光芒所构成的识海就是历代修士大能自身对于道藏的感悟:从五大真人到四大天师,都能从道藏的识海中寻到他们的踪迹。

    吕尘的神识随手摘来一颗星辰,又在掌中化成一个泡影消失不见,一道淡淡的痕迹出现在他的意识中。

    “丹晖映云庭,紫烟光玉林。焕烂七宝花,璀璨瑶灵音。”

    这是诸真歌颂中的太微天帝君赞大有妙经颂,虽然只是普通的道颂,但据传修行到极致处却可以引发天地共振,宛如太微帝君降临。

    那道印记只在他意识中停留了一会,就像水面的涟漪一样消失不见。

    这表明他和太微一道并没有机缘,在道藏中寻道,永远都是道法择人而不是人选择法门。

    “《上清大洞真经》、《大洞金华玉经》、《百神内名经》、《八素真经》、《金简玉字》、《上清八道秘言图》......”

    一个个气泡从他身前穿过,无数的印记出现又消失,这种庞大的信息量足以让一个人直接精神崩溃。

    和普通人阅读的书籍不同,道藏里所蕴藏着的不单单是文字,更是一种道的理解和化身。

    那每一个气泡都宛如一颗星辰,蕴含着这方的大道规则。

    吕尘的精神体盘坐在识海之中,经历无尽的数据洪流的冲刷,整个灵体显得愈发凝实晶莹。

    丹田灵气化作液体就有资格称作筑基期修士,而真正的筑基期却是开光。

    所谓开光就是在四大假合构成的世界中第一次打开真眼去观察世界。真眼指的是第六感,也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磁感应。

    开光之后就能看到凡人所看不见的,是悟性开窍之意。达到此境界者会对世间万物有不同的理解。

    有这么一句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天才与凡人的分水岭,开光也叫开悟,至于对悟性的提升具体有多少往往不一而足。

    至于对“五十”这个大圆满数的理解,也许就是“知天命”,也就是开光成功的信号。寻常修士循规蹈矩修行到开光境界也已年过半百,除了某些另辟蹊径或者灵根特殊者除外。

    当修士的神魂完全被自身灵力所包裹后,精神力和意识力就会对外在事物有所感应和影响形成灵觉,也就是第六感、灵识。

    开启第六感后,修士和普通武者便有了质的差别。武者的攻击意图甚至会被修士提前感知从而规避,所以之前才会说筑基期之后是武道和术法的天崭。

    在吕尘看来,开光其实就是对三神和道的第一次接触。

    从此才算真正迈入修道之人的行列,于万千大道中寻其所求之真。

    固有三神异象,是为天地对其之认可程度。与本身所记载信息有关,比如大能转世。

    吕尘将阴鸦隔绝后,整个人的灵体再无牵连,这让他再没有后顾之忧。

    否则就算他拥有了道的认可,直接迈入开光期,恐怕产生的天地异象会直接招来诸方大佬。

    阴鸦真灵绝对会被这方世界的大道所排斥,即便布下多重阵法也难以遮掩住异象。

    这也是吕尘一直压抑自己修为的原因,但时至今日,他缺的仅仅是那一点虚无缥缈的机缘。

    所谓道的认可,直白来说就是这方世界的规则原理。

    比如施展火球术,仙域那方世界和其他小千世界的规则都是不尽相同的。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仅就一点小小的差别也足以造成巨大的偏差。

    “咿,这是?”

    吕尘此时撞到的一个道印竟感到有些熟悉,凝神仔细打量,他不由得目瞪口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

    世俗流通的不过是教人以德的德经,所以修行到死也练不出什么异常。但各大仙庠所收藏的却是道祖真传的道经!

    是对天地大道最原始的感悟和理解,其他百部经典都是从道德经衍生而出。

    作为万经之母,大道之先的道德经便是这般。

    而令吕尘惊异的是,这道德经的印记竟然直接让他的神识产生了触动!

    此时自他的黄庭、绛宫,再到紫府三处丹田,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悸动,颤抖犹如新婚之夜的小处男!

    这是灵魂对于道的渴求,这是本心也是本性!

    “轰”的一声,无明的旋涡在他头顶出现,一道道闪电劈下。

    他要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