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剑出别动鞘 » 第一百八十章 杜鹃山

第一百八十章 杜鹃山

    翌日一大早,王臣来向李啸报告:“那个日本鬼子,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审了一个晚上,硬是什么也不肯说。”

    李啸搓了把脸,淡然地说道:“东边不亮西边亮嘛,他不说,自然有人说喽。”

    “这样吧,你派人将姚芩茵送到戴老板那里去,戴老板对日本女间谍可是很有一套的,到时候,就不相信那个姚小姐不开口。”

    “好嘞,我马上去办!”王臣回答得干脆利落。

    王臣一走,李啸倚在靠背椅上,失神地望着天花板,长长地叹了口气。

    虽然孙翔被害案已告破了,但李啸还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想到这个好朋友的悲惨遭遇,他不禁有些嘘唏,没想到还真的是姚芩茵这个枕边人下的手,对此李啸不由得感到不解和茫然。

    后世的网络上盛行这样的传闻,说戴老板对被俘的日本女间谍很有一套,可以治得她们求生不得、求去不能,最后只好乖乖地配合。

    相信姚芩茵落到戴老板手上,没有多长的时间,也会一五一十地交代的。

    果然不到一天的时间,姚芩茵便老老实实地供出了所有的事,包括孙翔案的一切细节。

    戴老板还专程派人,给李啸送来了一份详细的审讯笔录,看着笔录上的记述,李啸仿佛看到姚芩茵这个漂亮狠毒的女人,在自己的面前,毫无保留地敞开了心扉。

    最让李啸吃惊的是,这个姚芩茵竟然是个日本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的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来话长,那还得从日本人的一个叫“杜鹃山”的秘密计划说起。

    大家都听过“鸠占鹊巢”这个词,很多人误会说,这是讲斑鸠不会做巢,常爱强占喜鹊的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这里的“鸠”不是说斑鸠,指的是俗称布谷鸟的杜鹃;“鹊”的说法,则可能是古人的谬误,或是某种暗喻的手法。

    实际上,喜鹊体型比杜鹃大,生性凶猛,杜鹃很难有机会靠近鹊巢。并且根据野外实际观察,也没有杜鹃寄生在鹊巢的记录。

    喜鹊的巢呈球型,直径可达一百公分,还懂得将其出入口开在侧边,结构精妙,易守难攻,喜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鸟界筑巢的典范。

    很可能是因为杜鹃不会筑巢,喜鹊却是筑巢高手,因此古人故意做此对比,纯粹是文学上的一种渲染手法,完全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察检验。

    实践中,杜鹃其实是经常把蛋,生在莺、雀等体型较小的鸟的巢窠里,所以也有人说,这个“鹊”指的其实是“雀”,这样说,其实也未尝不可。

    后世的李肖曾看过讲“鸠占鹊巢”的动物视频,杜鹃确实会很狡猾地,选择那些比它体型小的鸟,趁它们不在窝里时,把自己的蛋下在了人家的鸟巢里,让别鸟替自己孵蛋。

    并且它还能精准地计算好时间,总是能让它的蛋比别鸟的蛋,早几天孵化出来。

    孵化出来的小杜鹃,别看瘦不拉几、浑身无毛、丑陋之极的,却与生俱来地有一种本能。

    它会趁别鸟去捕食不在家的时机,把别鸟的蛋一个一个地推出巢外摔碎,最后那只傻鸟居然分不出真假,就只能专心致志地喂它一只雏鸟喽。

    视频里,李肖看到一只瘦小的杜鹃雏鸟,眼都没有睁开,就知道把背紧紧地倚在鸟窝的巢壁上,两只纤细的小脚,交替着使劲地蹬别鸟的鸟蛋,把鸟蛋越顶越高,最后从巢边滚落下去,真是邪恶之极啊。

    日本人的“杜鹃山”计划中,杜鹃指的就是姚芩茵,因为姚老叫姚卿山,故取了他名字中的一个“山”字。

    故事是这样的:

    姚卿山姚老,早年到日本留学,喜欢上了一个叫枝子的日本姑娘,两个人便住到了一起,枝子很快便替姚老,生下了一个女儿芩子。

    后来,姚老把她们母女两个都留在了日本,只身一人回了国。

    回国后,姚老加入了国民党,其后又积极参加了北伐革命,因为骁勇善战,指挥有方,很快便成为高层的左膀右臂,深受器重。

    就在姚老仕途上春风得意之时,却有一个烦恼一直伴随着他,那就是他虽然娶了几房妻妾,却一直没有开花结果,为他诞下一个子女。

    和姚老一起去日本留学的好友,早已被日本人收买,便把这个情况告知了日本人。

    日本特务机关知道后大喜,便制定了这么一个“杜鹃山”计划。

    他们一边要求姚老的好友,经常在姚老耳边旁敲侧击,提醒姚老在日本还有一个女儿,劝姚老接回女儿。

    一边呢,他们对枝子和芩子进行了威逼利诱,给她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但要芩子隐匿起来,日本特务机关则用另一个少女杏香花子取代了她,也就是现在的姚芩茵。

    日本特务机关要枝子给姚老写信,倾诉多年的相思之苦,随便把她和杏香花子的合照一起寄给姚老。

    收到信后,早已把枝子和芩子抛之脑后的姚老,这才重又关注起自己留在日本的这对母女。

    看到女儿都十三岁了,出落得十分的漂亮,姚老不禁动起了把芩子接回国的念头。

    很快,姚老便派人赶赴日本,给了枝子一大笔钱,顺利地把冒充芩子的杏香花子接回了国,并帮她改名为姚芩茵。

    至此,杏香花子便鸠占鹊巢,成功地取代了芩子,成了姚老的女儿,成为日本特务机关隐藏在姚老身边的暗线,“杜鹃山”计划的第一步目标,也就顺利实现了。

    可以说,日本人一直在做侵略中国的各项准备,日本特务机关早就想在中国敲进更多的钉子。

    他们一方面培养大批精通中文的中国通,一方面从小抓起,从幼童中挑选好的苗子,送到隐匿的忍术世家培养,以期训练成技艺高超的特务。

    杏香花子就是他们培养的一个精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