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十四章 千里沱江第一镇

第十四章 千里沱江第一镇

    沱江在赵镇汇合毗河、青白江、湔江三大支流,正式成为沱江,因而赵镇交通便利,水陆两便。走陆路的话,向北可以去川北,向东可以去川东地区,向西可以去成都。走水路的话,可以在赵镇乘船,沿沱江南下,直达川南重镇泸州,逆长江而上可以去叙州。

    要是顺江而下的话,可直达东海,到了东部,可以乘船沿大运河南下,直达临安。

    因而赵镇享有‘千里沱江第一镇’的美誉。

    赵镇滨沱江而建,周回十余里,南面就建在沱江上,有一座不小的码头,有一座水门保证南面安全。东西城门都在沱江边上,唯北城门位于陆地上。

    因为沱江由西北朝东南流经赵镇,所谓的西门其实位于赵镇西北方向,东门位于东南方向,北门反倒是靠近正东方向。

    李嘉瑞一行人从分栋山下来,最近的城门不是北门,而是西门。

    在李嘉瑞的率领下,一群人赶到西门,只见西门一队宋军身着步人甲,腰挎斩马刀,守卫着城门。

    云顶山城虽然是南宋在成都平原唯一的据点,但位于云顶山上,更多的是一座要塞城市,而赵镇才是附近位于成都平原的唯一城镇,再加上水陆两便,吸引大量难民到来。

    只见一群群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朝城门蜂涌而来。

    守卫城门的宋军如临大敌,死盯着这些难民,喝道:“要想入城,出示户牒凭由。”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乞求道:“军爷,我是汉州难民啊。去岁鞑子杀来,我举家被害,我侥幸逃了出来,户牒丢了,请您放我进城,好不好?”

    一个士卒道:“没有户牒的话,给钱一千就可以进城了。”

    老头满脸震惊:“一千钱?这么多?”

    士卒满脸不耐:“才一千钱,算多?我们这是网开一面,给你一条活路,不给钱就去充当苦力。嗯,你老得掉渣渣,不会有人要你的,滚。”

    老头不甘心,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叩头,很是用力,一个头磕下去,额头上就是一个大青包:“军爷,我家遭蒙鞑兵灾,身无分文,求您行行好。”

    回应老头的是一脚,老头滚地葫芦似的滚出老远,磕得一身是伤,呼天抢地:“苍天啊,你睁开眼看看我这老不死的,我咋得活啊?”

    徐盛他们看在眼里,一脸麻木的平静。

    这样的事情,他们去岁就经历过了,好不容易逃到云顶山城下,乞求姚世安接纳他们,姚世安却是下令不许他们进城。

    然后,他们四处逃蹿,附近的城镇都去过了,要想进城也可以,必须给钱。

    他们能逃出来就是侥幸,哪里还有钱,只能逃到分栋山中求存。

    李嘉瑞来过好几回赵镇,哪次不遇到十起八件这样的事情,很是同情这些难民,却是无力帮助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叹息。

    “我有户牒有凭由。”一个中年男子穿着蜀锦,大步上前,出示户牒凭由。

    士卒接在手里,验过:“一百钱。”

    中年男子惊讶:“我有户牒和凭由,还要给钱?”

    士卒眼睛一翻:“一百钱不愿交,就交一千钱吧。”

    中年男子掏出一百钱,士卒喝道:“你耳聋啊,没听见我说要你交一千钱。”

    能不能进城,士卒说了算,敢说个不字,户牒凭由立时作废。

    中年男子好生后悔,多啥子嘴,只能忍气吞声的掏出一千钱交上去,士卒这才让他进城。

    又一个二十来岁的丁壮,一身破衣烂衫,是难民,没有户牒凭由更没有钱。

    士卒打量一眼,这可是难得的苦力,抓住他卖作农奴的话,可以卖一笔好价钱,大喝一声:“好你个蒙鞑奸细,抓住他。”

    丁壮大惊失色,辩解:“军爷,我不是蒙鞑奸细啊,真不是。”

    回应他的是士卒手中的刀背,狠狠砸在丁壮背上,丁壮闷哼一声,摔倒在地上。两个士卒冲过来,用绳索绑住丁壮,不由分说跟拖死狗一样拖走了。

    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的难民,被无情的拒绝,只能在城外呼天抢地。丁壮抱着侥幸之心,或者反应慢了的话,就被诬为蒙鞑奸细抓走了。

    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兵荒马乱,什么叫人间炼狱,什么叫贪官污吏横行。

    轮到李嘉瑞的时候,李嘉瑞直接递上一千钱,士卒收钱后,一挥手,催促:“快点走。”

    李嘉瑞快步进入城门洞,朝城里走去。

    收钱的士卒觉得李嘉瑞眼熟,拧着眉头思索起来,黄大毛右手里一锭散碎银子,差不一两左右,猴脸上堆着亲切的笑容:“军爷,银子,您请收下。”

    士卒收起银子,再一瞧,黄小毛他们人人手里有银子,只管收银子。一口气收了两万两千钱,收获不错,士卒满心欢喜,把李嘉瑞为何眼熟这事抛到脑后去了。

    刘莲手持碎银子上前,士卒看着她曼妙的身段儿直吞口水,想要刁难,刘莲把银子扔给士卒,士卒接在手里,还没有说话,刘莲已经快步进了城门洞。

    士卒不甘心,然而刺客们手持碎银上前,士卒立时收了对付刘莲的不良心思,收银子最重要。只要有了银子,漂亮的娘们哪里没有?

    刺客们进入赵镇后,与刘莲汇合。

    刘莲吩咐道:“我们伤重,先去治伤。等治了伤,我们再乘船离开赵镇,找个地方养好伤,再北上去办事。”

    “全凭小姐作主。”刺客们唯她马首是瞻。

    刘莲带着刺客们直奔赵镇最好的医馆。

    XXXXXXXXX

    进入城里,徐盛回头瞧着洞开的城门,恍如隔世:“去岁,蒙鞑杀来,我就来过赵镇,被拒绝进城,不得不四处逃蹿。目今,终于进入赵镇了。”

    张三娘子二十余岁,长相周正,不算很美,但也不差,虽是麻布衣衫在身,也是难掩成熟女人的韵味:“是啊。进入赵镇,我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马上就要去川南了。这都是寨主的恩德。”

    老弱妇孺们对李嘉瑞那是感激不已。

    黄大毛凑到李嘉瑞身边:“寨主,接下来我们做啥子?”

    李嘉瑞早有定见:“去找何贤成拿户牒凭由,然后乘船南下。”

    黄大毛喜滋滋:“川南没有蒙鞑,我们到了叙州可以过上好日子,我都迫不及待了。”

    成都平原真不是人呆的地方,既要逃避蒙鞑的杀戮,更要躲避官军,到了叙州,可以过上安稳日子,黄小毛潘振功祝彬他们欢喜不已,恨不得立马到达叙州。

    李嘉瑞目光一扫,眼中厉芒闪烁,盯着墙上的海捕文书,上面的素描头像不是自己还能是谁呢?

    黄大毛顺着李嘉瑞的目光一瞧,大惊失色,要不是反应够快,已经叫嚷开了。

    祝彬潘振功黄小毛他们都看见了海捕文书,虽然不识字,看上面的素描头像说明一切,心中震惊不已,好在没有叫嚷出声。

    徐盛他们也看见了,个个紧抿着嘴唇,生怕叫破。

    “一百两黄金。”李嘉瑞右手食指从颈间划过,真特么值钱,压低声音:“莫声张。”

    黄大毛胆颤心惊:“寨主,我们可以出城。”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众人很是赞成。

    李嘉瑞摇头:“没机会了。适才进城的时候,那个士卒就在怀疑,要是再出城,必然是自投罗网。我也没想到,我竟然被通缉了。”

    李嘉瑞很郁闷,自己竟然成了背锅大侠,为那个李嘉瑞顶缸。

    黄大毛心惊肉跳:“寨主,这可咋办?”

    一个年青人,头戴东坡巾,身着上等蜀锦制成的襕衫,手拿描金折扇,一副读书人打扮,带着两个公子哥,高声说笑,从前面走过。

    瞧见李嘉瑞,眼前一亮,冲两个公子哥低声吩咐道:“听我的,我要你们动手就动手。”

    一个公子哥以为他衙内的毛病犯了,很兴奋:“何哥哥,你又看上哪家俏娘子了?”

    另一个公子哥也是这般想,眼睛冒绿光:“何哥哥,你就是好,有好事不会忘了我。”

    年青人满脸笑容,快步冲李嘉瑞而来,双手抱拳行礼:“原来是李哥哥,真是想煞我也。”

    此人就是李嘉瑞要找的何贤成,李嘉瑞满脸笑容,快步上前,右手不由分说搂着何贤成脖子,压低声音威胁:“莫打歪主意。你要是敢乱来,我第一时间扭断你的脖子。”

    右手捏着何贤成下巴,朝右一扳,何贤成的脖子扭成九十度,都快断了,何贤成使劲想要挣脱,发现李嘉瑞的手如同铁钳一般,死死捏住他的下巴,完全没有机会。

    李嘉瑞每次见到何贤成,态度非常好,因而何贤成一直以为李嘉瑞是个普通人,不把李嘉瑞放在眼里,没想到李嘉瑞竟然武艺高强,这与自己的认知完全不符。

    何贤成脸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