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二十三章 冒牌县令

第二十三章 冒牌县令

    李嘉瑞一行离开赵镇,沿着沱江南下,由西向东,没多久就进入金堂峡。

    金堂峡有鳖灵峡、明月峡和九龙峡三座险绝的峡谷,因而又有‘沱江小三峡’的美誉。

    第一座峡谷是鳖灵峡,全长不过两公里,宽不足百米,峡区群山耸峙,两岸绝壁峭然,船行其间,如行走在一线天之间,非常有震憾力。

    在赵镇共同对敌,支援赵镇,李嘉瑞他们和刘莲这些人亲近了很多,在知道刘莲陆振之他们是余玠的亲兵后,亲如一家人了,黄大毛他们围着刘莲他们问东问西,问得最多的就是有关余玠的轶闻趣事。

    对此,李嘉瑞也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过了鳖灵峡,就到了明月峡。

    明月峡是金堂峡的第二座峡谷,如一轮新月拥抱着云顶山,抬头朝南仰望,能看见云顶山城高大坚固的城墙,真是一座金汤坚城。

    朝北望,就是苍松岭,李嘉瑞他们从苍松岭出发,兜了一圈,又回到了明月峡,黄大毛他们非常感慨,恍然有隔世之感。

    般行明月峡中,黄大毛担心起来:“寨主,快要到川东了,要是遇到巡逻的水军,我们没有户牒凭由,可咋办呢?”

    李嘉瑞有些无奈:“空白户牒凭由倒是有不少,可没人会作画。”

    户牒上的头像是宋代的素描,李嘉瑞并不善长,要是在电脑上作画,以他码农的技术自是没问题,因而空有空白户牒,无法给黄大毛他们提供帮助。

    刘莲颇为惊奇:“你们有空白户牒?”

    李嘉瑞实话实说:“我们刚进赵镇,就给伍声外的小舅子何贤成发现了,他想要捉拿我去领赏,我就制住他,逼迫他带我去见伍声外拿户牒。没有现成的户牒,拿走了一批空白户牒和凭由。”

    刘莲颔首:“如此的话,倒是省事了,我们的户牒也丢了。要是李哥哥行个方便的话,给我们一些,我来作画。”

    “行。”李嘉瑞爽快的应允,取出空白户牒和凭由递给刘莲。

    刘莲接过,展开一份空白户牒一瞧,很是满意。

    笔墨砚台,李嘉瑞在离开伍声外宅子时顺手拿了一些,当即取出,刘莲研好墨,提笔准备为李嘉瑞填写户牒:“李哥哥,你户贯是哪里?”

    李嘉瑞摇头:“我不需要,我有户牒和凭由。”

    为那个李嘉瑞顶缸,背黑锅,遭了这么多罪,要是不冒用他的身份,弄个县令当当,太对不住自己了。

    刘莲好奇:“哦。敢问李哥哥啥营生?”

    李嘉瑞昂头挺胸:“我是庆符县令。”

    “哈哈。”刘莲当即笑喷了:“据我所知,你可是山匪首领,咋就成了县令?”

    李嘉瑞傲然道:“在山中遇到他们,他们走投无路,我就心生怜惜,暂代寨主之职。”

    刘莲摇头:“李哥哥,这话你对他人说自是没问题,对我说没用。你肯定不是县令,因为你不是读书人。象你这么年轻的读书人,说话做事不是这样……匪气十足。”

    李嘉瑞不爽了:“你眼瞎啊?啥叫匪气十足?我这是英武不凡,英气勃勃。”

    “我见过自夸的,没见过李哥哥这样自夸的,太不要脸了。”刘莲笑得花枝如展,美不胜收:“李哥哥,听我一声劝,啥都可以做,唯独莫冒充官员不行,这是天大的罪过,一旦事发,你绝不会有好下场。”

    李嘉瑞才不在乎:“姚世安通缉我,我不当县令,宋廷就会放过我么?”

    刘莲颔首:“在理。”

    李嘉瑞信心十足:“我当县令,肯定比伍声外这些贪官强得多,造福一方不是问题。”

    “我信。”刘莲重重颔首。

    她和李嘉瑞相处时间不长,了解不多,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李嘉瑞不是一个欺压百姓的人,要是李嘉瑞当官的话,必然是一位好官。

    话锋一转,刘莲好心提醒一句:“你可要想好了。冒充官员是天大的罪过,一旦事发,你必死无疑。而且,更会连累九族。”

    九族?我的九族在另一时空,李嘉瑞才不会在乎这点。

    “我自有办法。”李嘉瑞早有定计。

    刘莲眨巴着好看的凤目:“啥办法?”

    李嘉瑞不答:“山人自有妙计。”

    问不出来,刘莲也就不问了,开始为黄大毛填写户牒,抬眼瞄了几眼黄大毛,挥毫作画,一挥而就,黄大毛出现在户牒上,活灵活现,非常传神。

    “好。”李嘉瑞赞赏。

    画好黄大毛的头像,再填写黄大毛的名字户贯血亲,然后放在一边晾晒,又给黄小毛填写户牒。

    等到墨汗晾干,李嘉瑞在头像上盖上赵镇印章,再涂上胶泥,等到胶泥干透,一份户牒就完成了。

    “我……终于有户牒了。”黄大毛双手紧紧攥着户牒,猴脸上满满的激动。

    没有户牒,在兵荒马乱的四川,寸步难行不说,一个不好会被官兵抓去卖给豪强充当农奴,自此过上悲惨的日子。

    为了这份户牒,李嘉瑞各种谋划,不惜算计怀安军,杀死怀安军夺其不义之财。

    目今,总算功德圆满了。

    黄小毛祝彬潘振功徐盛,他们拿到户牒,无不是激动不已,更有人流下了热泪。

    分栋山狭长,南北长两百公里,东西宽十公里,金堂峡全长不过十余公里,船行其间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通过了金堂峡,来到了川东地区。

    “到了川东,我们去庆符县会很快了。”黄大毛很兴奋,李嘉瑞要当庆符县令的话,他跟着李嘉瑞,必然是吃香的喝辣的。

    黄小毛他们无不是如此想。

    李嘉瑞的眉头却是拧在一起了。

    XXXXXXXX

    简州,就是现在的简阳县,沱江贯城而过,把简州分为东西两部分。

    ‘半鹤居’位于西城区郊外,占地五百亩,奢华气派,极尽工巧之能事。

    上百奴仆进进出出,忙碌异常。

    庄园正中央,是一座园林,种植着奇花异卉,草木吐绿,绿树成荫,芬芳扑鼻。园林正中间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小亭,别有风情。

    谢迁头戴东坡巾,身着上等蜀锦裁制而成的襕衫,手拿描金折扇,扇面上一幅飞鹤翱翔图,十余只飞鹤展翅翱翔白云间,姿态各异,神情各不同,栩栩如生,就象真的一样。

    画功极佳,必是出自名家之手。

    题诗‘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笔力雄浑,如欲透出纸背,间架结构精当,必是大家之作。

    此扇出自谢迁之叔,当朝宰执谢方叔之手。谢方叔好鹤,因而他的画与题诗多与鹤有关,送给从子谢迁的折扇,自是离不了鹤。

    谢迁端坐在小亭里,面前精致的楠木桌镶金嵌玉,极尽奢华,富贵气十足。桌上摆满了精致的点心,美味的佳肴,还有凤泉酒。

    小亭外面,一群美貌妙龄佳人,载歌载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谢迁跟着哼唱,很是享受。

    姚云华在管家的带领下,快步过来,身子弯成九十度,双手抱拳,向谢迁行礼:“姚云华见过公子。”

    谢迁满脸笑容,冲姚云华招手:“原来是姚哥哥,快快上前来。”

    姚云华谢一声,快步上前,谢迁朝身旁一指,姚云华坐下来。

    谢迁手中折扇指点着眼前奢华场景,很是快意:“七年前,我叔刚当上宰执,我为谢家谋财路入蜀,余玠这样不准,那样不准,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目今呢,余玠的骨头都朽了。”

    ‘方叔在位,子弟干政’,这是时人讥嘲谢方叔当了七年宰执,一事无成,他的子弟却是仗着他的权势,四处捞好处,在南宋各地遍植产业,富可敌国。

    谢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入蜀,想要在四川捞钱,为余玠所阻,他至今仍是深恨在心。

    姚云华此来有大事,双手抱拳:“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余玠阻公子财路,自是他有眼无珠,罪该万死。然,我此来有要事求公子。”

    “姚哥哥,你何必用个‘求’字呢?”谢迁很是亲热:“我当年入蜀谋财,为余玠所阻,整个四川皆在余玠淫威之下,无人敢与我走动,唯有姚帅不弃,多方帮衬,我才有今日,才有我这跟临安行在皇宫一般奢华的‘半鹤居’。有事,你直说,我一定帮你。”

    “谢公子。”姚云华把事儿说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谢迁根本就不在乎,冲管家道:“你跑一趟,给胡凌说,要他派出水军,务必要把李嘉瑞和余玠亲兵送到沱江底喂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