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五十一章 京台

第五十一章 京台

    隆州城。

    城门大开,无兵卒把守,行人稀少,跟空城没有差别。

    叶士元的人马被李嘉瑞屠杀一空,消息传开,隆州城的县丞县尉吓破了胆,听说李嘉瑞攻进奈何园,活捉了张绪后,他们立时开溜,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因而,此时的隆州城没有官员坐镇,没有军队镇守,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城。

    至于百姓,早就被张家寨压榨得不行,恨死了张绪,听说李嘉瑞攻占了奈何园,活捉了张绪,无不是拍手称快,蜂拥而来,投靠李嘉瑞。

    李嘉瑞要杜可用进行甄别,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都收留了。因而,李嘉瑞的人手还在猛增,在隆州停留了三天,又增加了七八百人手,到现在都快四千人了。

    不投靠李嘉瑞的,只要没有大奸大恶之事,李嘉瑞要杜可用发给钱粮,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这又为李嘉瑞赢得了好名声,赶来投奔的人更多了。

    这些事情甩给杜可用去忙碌,李嘉瑞主要精力用在练兵上,这是重中之重。

    李嘉瑞鼓动腮帮子,吹着铜哨,指挥军队朝隆州阵挺进。

    一千两百人的军阵摆开,占地不小,威势不凡,与三日前第一次进行阵法训练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已经有些军队的影子。

    虽然离百战精锐之师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这是一个不错的进步。

    奈何园离隆州城不远,李嘉瑞带着军队进行阵法训练,朝隆州城开进,顺便去城里看看。

    哨音一变,祝彬率领一都人马朝西而去,攻占西城门,然后开进城里。潘振功带着二都人马,朝东而去,攻占东城门,进入城里。

    李嘉瑞进入城里,登上城头,看着一张摆放在城墙上的床弩,眼前一亮,这可是好东西,走的时候一定要带走,去守卫庆符县。

    然而,当李嘉瑞走到床弩前,右手在床弩上一摸,一块朽木掉在地上,大是惊讶,再一用力,扳下一大块朽木,失望之极:“竟然腐朽了?”

    跟在身后的刘莲俏脸上满满的嘲弄:“赵宋朝廷就是这样,军械腐朽哪里没有?隆州地处川南,暂时未遭到蒙鞑进攻,军械无人打理,任其腐朽不必见怪。淮南西路地处蒙鞑必攻之地,腐朽的军械随处可见,让人何等痛心。”

    蒙鞑把主攻方向放在四川,但是淮南西路也是蒙鞑重点进攻的方向,是处于抗蒙最前线,竟然军械腐朽,李嘉瑞跟听天书似的。

    又来到一张床弩前,这张床弩没有腐朽,而是被人拆了当柴烧了。

    在城头上走了一圈,总共有上百张床弩,就没有一张是完好的,不是腐朽了,就是被人祸祸了,拆了当柴烧。

    李嘉瑞无语之极:“宋廷的军械其实非常精良,堪称当世第一,然没人打理,没人会用,这才为蒙鞑所制。要是宋廷的军械发挥出来,蒙鞑焉能横行?”

    刘莲深以为然:“可不是嘛。”

    下了城墙,去往县衙。

    李嘉瑞赶到县衙时,只见衙门洞开,无人把守,里面一片凌乱,在黄大毛的保护下,进入县衙,四下里一阵打量,很是无语:“我只是诛杀大奸大恶,他们跑啥子,好象我是残暴的暴君似的,逢人便杀。”

    刘莲跟着进来,失笑:“大帅您是只诛杀大奸大恶,然而隆州已经是张家寨的私产了,隆州的官员哪个不是坏事做绝,恶事无数?他们要是敢留下来,一定会被你诛杀了。”

    李嘉瑞叹息:“豪强之恶不在蒙鞑之下,豪强不诛灭,哪有宁日。”

    出了县衙,来到军营。

    只见军营腐朽,荒草遍地,地面坑坑洼洼,到处是破房烂屋,房顶上大洞小眼,下雨的话,屋里可以养鱼。

    “这是军营?”李嘉瑞揉揉眼睛,压根不敢相信眼前所见是军营。

    刘莲直撇嘴角:“赵宋军中腐败之烈,千古罕见。高俅逼迫禁军做买卖赚钱,中饱私囊,徽宗不仅不怪罪,反夸他生财有道,为朝廷减轻负担,高俅因而平步青云,倍受官家宠信。张俊家资之富甲天下,这都是军中腐败造成的,赵九不仅没有一句责怪之言,反而宠信无比,百年后,张家寨依然屹立不倒。”

    张绪就是张俊后裔,有多富有,李嘉瑞太清楚了,这都是百年后的事情了,张家寨就是从军中腐败发家的,可想而知张俊有多腐败,军中腐败触目惊心。

    李嘉瑞看着眼前破烂不堪的军营,明白了:“叶士元和他的兵个个富态无比,跟大老爷似的,必然是家资丰厚,谁还会住军营,必然是置田产买美宅,在家里享福去了,因而就有了眼前这景象。”

    事实上也是这样。

    有了钱,谁住军营?

    谁不想良田美宅,三妻四妾的享乐?

    “进去瞧瞧。”李嘉瑞率先进入军营。

    没多久,就有重大发现,只见在一座歪斜,风一吹吱呀作响的破房子里,荒草及腰深,却是有不少腐烂的木箱,破损处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

    李嘉瑞一瞧,木箱里面装的是上好的步人甲,黄大毛很狗腿用斩马刀破开木箱,取出里面的步人甲,只见步人甲锃光明亮,崭新的。

    装步人甲的木箱都朽坏了,而里面的步人甲却是崭新,一点也没有锈蚀,这质量杠杠的。

    李嘉瑞右手抚着步人甲,感慨无已:“如此上佳步人甲,竟然埋没在荒草丛中,可惜了。有多少?”

    黄大毛立时带人去查,很快就回来禀报:“大帅,四千具步人甲。”

    “四千具?”李嘉瑞大为震惊:“隆州是长江以前的城市,屏障长江,因而很重要,宋廷在这里应该布以重步,隆州当有数千人马镇守。可惜啊,叶士元吃空饷吃得太狠了,只有七百人应景。”

    南宋军中吃空饷这事,李嘉瑞在赵镇第一次见到,目今又见识一回,更加触目惊心。

    黄大毛又报告:“大帅,还有斩马刀五千柄,手刀六千柄,弓七千张,神臂弓两千,简箭矢不低于十万,其他各色武器若干。”

    李嘉瑞想了想:“都带走。到了庆符县,会有大用。”

    刘莲有些惊奇:“大帅,您不是不看好步人甲么,为啥子要带走?”

    李嘉瑞森然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齿:“步人甲太沉重,不适合打仗,但另有妙用。”

    黄大毛头上的黄毛倒竖:“大帅,您莫看我,总觉得您不怀好意。”

    XXXXXXXXX

    官道上。

    李嘉瑞的队伍在行进,车辆上千,全由耕牛拉车。

    张家寨里的耕牛不少,李嘉瑞决定弄到庆符县去,反正到了庆符县要给难民分配土地,让他们耕种,耕牛用得上。在路上,耕牛又是上好的劳力,用来拉车。

    对这事,难民们自然是喜闻乐见,有了耕牛,就能过上好日子。

    为此,李嘉瑞还专门给耕牛配备了兽医,要他们照顾好耕牛,照顾好了按军功赏赐,要是没照顾好就军法从事。

    兽医们大喜过望,无不是卖力照顾耕牛,侍候得跟祖宗似的。

    另外,李嘉瑞还把张家寨里的农具也弄走了,反正耕牛众多,只需要造出来车辆就能带走,何乐而不为呢?

    难民喜气洋洋,憧憬着到了庆符县有牛有农具,只要李嘉瑞分配给他们土地,就能在秋季之前种上粮食,来年有个好收成。

    然而,士卒们却是倒了大霉,除去骑马训练骑术的外,都穿着步人甲的胸甲负责跑步,个个累得呼哧带喘,满头热汗,跟蒸笼没差别。

    黄大毛的预感没错,李嘉瑞带上步人甲就是了为训练士卒们的体能,不用沙袋了,有步人甲就行了。因为步人甲太沉重,要士卒全部穿上赶路是不可能的,一个胸甲就够了。

    看着苦逼不已的士卒,被涮下来的难民很是庆幸,自己不用遭这罪了。然而,一想到从军的丰厚收获,又是艳慕不已。

    “那是……京台!”突然间,一片惊呼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