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五十八章 探马赤

第五十八章 探马赤

    近三千人的军队集合在一起,横成行竖成列,队伍整肃,虽然其中将近两千人才加入的,也是尽力做到最好,队伍看上去还不错。

    人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时与蒙鞑大战一场,报亲人友朋被杀之仇。

    然而,李嘉瑞却是眉头深锁,忧心忡忡,驻马队伍前,扫视着军队,进行训话:“我们就要与蒙鞑开战了,报亲人被杀之仇,雪友朋被戮之恨,这是英雄壮举,你们自愿参与,你们都是好样的。”

    得到李嘉瑞赞赏,人人高兴,眼里战意高昂。

    李嘉瑞话说得特别清楚:“然,情势危急,若是史贻直这贼子派兵护送阿卜干,我们没有一丝胜算,死的必然是我们,你们可要想好了。”

    蒙鞑骑射无双,天下无敌,当世第一,很难对付,但若是步人甲用好了,也不是对付不了,只有蒙鞑,李嘉瑞可以放手一搏,谁生谁死还不好说。

    若是面对宋军,虽然绍熙府的宋军是强军,是一支精锐,李嘉瑞也无惧,完全可以收拾掉他们,正如对付胡凌一样就行。

    要是史贻直派军队护送阿卜干,结果就不一样了,南宋的重步兵和蒙鞑的骑兵协同作战,就是无敌的存在。

    重步兵与精锐骑兵协同作战,这是幻梦王朝唐朝的战术体系。唐朝的重步战叫‘陌刀战阵’,着重铠,手握陌刀九十九,一刀下去你还有没有?在唐朝精锐骑兵的配合下,所向披靡,唐朝正是凭借这套战术体系灭国无数,打造出了梦幻般的唐朝,一千多年后,人们提起唐朝,依然激动无已。

    因而,以李嘉瑞目前的实力,若是面临南宋重步兵和蒙鞑骑兵协同作战,毫无胜算不说,必然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不怕不怕。”

    “我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死就是那么一回事,怕个鸟。”

    “我活着就是为了打鞑子,能和鞑子搏命,我心甘情愿。”

    “我不管鞑子如何,只要大帅愿战,我就追随大帅死战到底。”

    一片惊涛骇浪般的声音直冲云霄,没有人退缩,愿与鞑子搏命。

    李嘉瑞心头暖暖的,鼻子发酸,好想哭。

    这是多好的百姓啊,叫南宋给祸祸成啥样了,有如此愿死战的百姓,只要不是猪,四川都不可能残破。

    哎,谁叫南宋的统治者都是猪呢。

    李嘉瑞右手一握拳,大吼:“李嘉瑞生而有幸,能与诸君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士卒们呐喊,声浪直上九霄。

    黄大毛策马飞驰而来,满脸激动:“禀大帅,阿卜干出城了。”

    “来了?”李嘉瑞问出最关心的问题:“有多少人?史贼可派军护送?”

    黄大毛禀报:“大帅,阿卜干的五百护卫一人双马,还有一百辆车,每辆车有两名汉人奴隶。史贼并未派兵护送,只是派出一个幕僚带着十余人相送。”

    “呼!”李嘉瑞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悬着的心放下了。

    李嘉瑞最担心的就是宋军和蒙鞑进行骑步协同作战,只有蒙鞑无宋军,李嘉瑞不担心了。虽然阿卜干的护卫必然是蒙鞑精锐,很难对付,也就是难对付,不是不能对付,只要自己的战法得到有力的执行,死的就是阿卜干。

    “着甲。”李嘉瑞右手一挥。

    军卒开始穿戴步人甲。

    步人甲太沉重了,穿着步人甲去埋伏,时间长了也会很难受,体力消耗大,对接下来的战事很不利。

    要打蒙鞑了,军卒们很激动,动作飞快,没多久就穿戴好了。

    步人甲在身,盔明甲亮,威风凛凛,军容看上去壮且盛。

    虽然离成为精锐,成为无敌之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能在短短时日内有此成就,李嘉瑞很满意:“阿卜干是蒙鞑在四川的二号人物,位高权重,知晓不少蒙鞑军机大事,因而阿卜干必须要生擒,我要撬开他的嘴。其余蒙鞑,生死不论!”

    阿卜干双手沾满了四川百姓的鲜血,罪该万死,然而他知晓太多蒙鞑机密,在弄死他之前,要榨干他的剩余价值。

    对这处置,没人有意见。

    “出发。”李嘉瑞一声令下。

    军队一分为三,一都在祝彬率领下朝西侧而去,快速穿行于荒草间,埋伏起来。走在最后的军卒负责把荒草扶正,掩盖行踪,不要被蒙鞑看破。

    二都在潘振功率领下,埋伏在东侧,依样施为,走在最后的军卒扶正荒草,很好的掩盖了痕迹。

    一百精心挑选的骑兵,骑着骏马,由黄大毛率领,散在远处,若是有蒙鞑逃出来,他们负责追杀。同时,若是伏击不利,他们也要负责支援。

    为了不惊动蒙鞑,人闭嘴,马衔枚,不准发出一点声响。

    黄小毛身着加重型的步人甲,手握宣花巨斧,在林公素队的掩护下,卧倒在山坡北方的出口处。他身高力大,再有巨斧在手,可以用作攻坚。但是,他需要人掩护,李嘉瑞把这一任务给了林公素。

    李嘉瑞同样身着加重型步人甲,手担一柄偃月刀,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因而得名。刀头有回钩,钩尖似枪,锐利无比,刀背有突出的锯齿状利刃,名叫‘冷艳锯’,重达六十斤,很趁李嘉瑞的手。

    李嘉瑞带着罗克烈埋伏在南方入口处。

    黄小毛力大无穷,李嘉瑞武艺高强,是两大攻坚利器,最终的困局需要他们来打破。黄小毛需要人掩护,李嘉瑞同样需要,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罗克烈。

    能够掩护大帅,罗克烈无比激动,发誓一定要做好。

    所有人进入埋伏位置,只等阿卜干到来。

    没过多久,一阵希疏而有致的蹄声响起,十个蒙鞑,头戴兜鍪,身着柳叶甲,腰挎弯刀,背负弓箭,骑着高大神骏的战马,牵着一匹同样神骏的备用战马,驰骋而来。

    这是蒙鞑的探马赤。

    探马赤,蒙鞑语,翻译成汉语有:先锋、死士、斥候的意思。

    这十个蒙鞑就是斥候,是阿卜干派出来打探敌情的。

    蒙鞑‘常恐中伏’,因而成吉思汗定下军令‘虽偏师亦必先发精骑,四散而出,登高眺远,深哨一二百里间,掩捕居者、行者以审左右前后之虚实,如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处可营、某方敌兵、某所粮草,皆责辨哨马回报’。

    阿卜干相信没人敢捋他虎须,但他依然忠实的执行了军令,派出十个蒙鞑为斥候,侦察一路上的敌情。

    十个蒙鞑并没有走在一起,而是分隔开来,每人之间相隔半箭距离,这是防止被人全歼,若是一人受攻,附近的同伴可以用弓箭进行支援。

    蒙鞑人人配有鸣镝,若是遇到有敌情,可立时鸣镝示警。

    蒙鞑的军令严酷,而又详尽,可圈可点。蒙鞑人正是凭借这严酷到变态的军令,征服了半个世界,让人不得不赞其很厉害。

    十个蒙鞑来到山坡前,一分为二,东西两侧各五人,骑马上了山坡,依然是分散开来,彼此间相隔半箭距离,进退有据,非常严整。

    祝彬一打手势,端起早就扣好弦,上好箭矢的神臂弓,对准了一个蒙鞑。身边的士卒,同样用神臂弓瞄准了蒙鞑。

    西侧五个蒙鞑,每人都有一堆神臂弓对准了他,根据李嘉瑞的命令,务必一举灭掉,不能让蒙鞑射出鸣镝示警,因而祝彬进行集火。

    东侧的五个蒙鞑同样被瞄准。

    时机差不多了,一声鸟鸣,伴随着强劲的弓弦声,粗大的弩矢把蒙鞑射成了刺猬。

    如此近的距离,更有如此多的神臂弓发威,蒙鞑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射杀当场。

    祝彬带着士卒冲上去,把蒙鞑的尸体拖走了。

    陆振之一身蒙鞑人装束,从荒草丛中跃起,上前抓住马缰,飞身上马,抓住备用战马的缰绳,策马而行,和蒙鞑人没有两样。

    方大成洪烈修甘厉民许申这些人,被李嘉瑞做戏做全套,扮成蒙鞑人,就是为了此刻,他们扮成蒙鞑斥候,策马而行。

    阿卜干骑在高大神骏的战马上,牵着备用战马,率领蒙鞑前进,看着在山坡上前行的探马赤,没有丝毫怀疑,进入山坡下的官道,进了埋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