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六十二章 四川危局

第六十二章 四川危局

    这是挂在余晦帅府里的军用地图,有余晦的画押,上面清楚详尽的标注出了南宋在四川的兵力部署。

    苦竹隘驻军600人,大获城驻军1000人,得汉城驻军300人,白帝城驻军1000人,云顶山城驻军8000人,青居城驻军3000人,钓鱼城驻军4600人,重庆府驻军14000人……

    驻军最多的除了重庆就是云顶山城了。

    可惜,云顶山城守将是姚世安,他已经不可靠了,大战一起,姚世安会不会投降蒙鞑,这事李嘉瑞完全没有信心。

    兵力部署整体比较分散,但适合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

    这份地图要是落到蒙鞑手里,对四川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幸好被李嘉瑞解决了阿卜干,夺回了这份地图。

    大家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地图上的兵力部署,无不是大骂余晦不是东西,连这种机密都不能守住。

    但是,又很迷糊,陆振之看着李嘉瑞,两眼迷茫:“大帅,您是不是危言耸听?这份地图要是落到蒙鞑手里,是会对四川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然也没到‘危局’的地步。”

    “是啊。”

    “是啊。”

    众人附和。

    李嘉瑞左手在额头上抹了抹,入手的是一把亮晶晶的液体,浑身冰寒:“我冷汗都能吓出来了,你们还不明白?你们看,这是余帅的山地防御体系,主要防守的是川东和川北地区。蒙鞑若要进攻四川,必然是由北往南打,因而余帅把兵力进行梯次部署,节节抵抗,逐次消耗蒙鞑,这没错。”

    刘莲也想不明白:“余帅当年就是如此设想的,也就如此进行防御,就有了山城防御体系,然这有啥子不对?”

    对这问题,想不明白的人多了。

    李嘉瑞指点着地图:“在余帅时期,如此做自然没有问题。可如今的情势变了啊,忽必烈远征大理,一举灭掉大理,完成了对宋廷的侧后翼包围,这不仅使得宋廷局势大坏,四川的局势更加危急了。”

    指着大理位置:“蒙鞑从大理出发,挥师北上,攻打川南,川南没有关隘防御,川南必然大坏,能不能守住真不好说。”

    刘莲俏脸变色:“大帅好眼光,一眼就看出余贼在川南并未设防。”

    李嘉瑞咬牙,大骂:“余晦之贼子代余帅为蜀帅已经三四年了,如此明显的局势大变,他为何没有在川南筑城布防?”

    刘莲好看的嘴角一扯:“余贼想的是如捞钱,可不是如何防守四川。”

    李嘉瑞脸色更难看了,咬牙切齿:“蒙鞑实行‘取蜀灭宋’的大迂回战略,以四川为主战场,蒙鞑的主力要在四川大举进攻,因而四川干系着天下安危,宋廷生死之地,竟然派余晦这贼子坐镇四川,是不是嫌亡国亡得不够快?”

    窝阔台以为,两淮地区水网密布,湖泊河流众多,不利蒙鞑骑射发挥,更有林立的坚城,攻城能力不强的蒙鞑无能为力。即使蒙鞑打得顺利,打下了两淮地区,然前面还有长江天险。而南宋斥巨资打造出了一支当世第一的水军,不说别的,光是车船这一项,就足以让蒙鞑人难受了。

    蒙鞑来自于大漠中,旱鸭子中的旱鸭子,和南宋在长江中打水战,那就是自杀。

    因而,窝阔台把目光投向了四川,因为四川是长江的源头。打下四川,蒙鞑主力就在四川渡过长江,挥师东进灭宋。

    阔端入蜀,火杀成都,大肆屠杀,蒙鞑屠川二十余年,就是服务于这一战略,这是在削弱四川的实力,为蒙鞑攻占四川创造条件。

    因为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易守难攻,蒙鞑由北往南打,不太容易成功,因而蒙鞑就再开一战场,就有了忽必烈远征大理之事。拿下大理后,蒙鞑完成了对南宋的侧后翼包围,既可以攻打两广地区,牵制两广地区的南宋军力,使其无法增援临安,为蒙鞑主力减轻压力。

    同时,又可以从大理挥师北上,配合川北的蒙鞑,南北对进,一举拿下四川。

    四川如此重要,事关生死,早就该在川南筑城布防,然而,余晦入蜀三四年了,在川南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嘉瑞完全不能理解余晦的脑回路是如何想的。

    指着川西地区:“还有川西地区,也没有加强防御。去岁阿答胡从吐蕃出发,越境千里,一举绕过川西坚城,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第三次攻占成都,这教训还不够么?”

    忽必烈远征大理后,不仅川南危险了,就是川西也很危险,去岁秋季阿答胡第三次攻占成都就是从川西进军的,这教训是血淋淋的。然而,大半年过去了,余晦没有吸取教训,一点作为也没有。

    经李嘉瑞这番解释,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通体冰寒,直冒冷汗。

    “余晦之贼子太无能了,他害死了多少四川无辜百姓。”

    “这贼子如此无能,他咋当上蜀帅的?”

    “余晦这贼子跟猪一样笨,竟然能当蜀帅,这是不把我们四川百姓的命当命啊,大帅,我们反了他娘的。”

    “对,反他娘的。大帅心系百姓安危,对百姓好,跟着大帅才有活路。”

    众人抹着冷汗,大声咒骂,大骂余晦不是。

    骂着骂着,就勾起取对南宋的仇恨,想要造反了。

    蒙鞑屠川二十年,四川上千万百姓死难,幸存的四川百姓谁还会把南宋放在眼里?只是没人带头造反罢了,若是有早,就反他娘的。

    李嘉瑞目光落在庆符县:“若是蒙鞑从大理挥师北上,必然沿着金沙江北上,庆符县首当其冲。我们要尽快赶到庆符县,着手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黄大毛眼珠子瞪掉了:“大帅,我们到了庆符县还要打仗?不是享福?”

    跟着李嘉瑞到庆符县是为了享福的,相信在李嘉瑞治下,一定能过上好日子,黄大毛万万没有想到,到了庆符县还要打生打死。

    不仅他没有想到,就是祝彬和潘振功也没有想到。

    李嘉瑞一脸遗憾:“在分栋山的时候,我就知晓四川局势大坏,但没有想到竟然坏到这种地步了,川南的形势需要我们来挽救。你们要是不愿打仗的话,可以离开,我会分给你们金银,够你们过一辈子。”

    李嘉瑞一诺千金,他说要给过一辈子的金银,肯定会做到,黄大毛眼前一亮,然而又是迷茫:“能去哪里呢?”

    四川兵荒马乱,是主战场,不管躲到哪里,都有刀兵之灾。即使逃出了四川,去别的地方,四川一失,南宋必灭,依然是兵荒马乱。

    乱世之中,难有容身之地。

    祝彬和潘振功他们也是心动,然而同样迷茫,不知该去哪里。

    黄小毛声若洪钟:“我不走,就跟着大帅打鞑子,为爹娘报仇。”

    黄大毛咬牙:“弟弟有种,我这当哥的也不能差了。行,跟着大帅打鞑子去。”

    祝彬眼里闪着仇恨的怒火:“既然无处可去,不如跟着大帅打鞑子,死了也值得。”

    潘振功怒火冲天:“我与鞑子誓不两立,我甘愿死在打鞑子的征程上。”

    “愿与大帅打鞑子!”

    “打鞑子!”

    人们眼里闪烁着仇恨的火焰。

    李嘉瑞看在眼里,眼圈发红,四川百姓都是好样的,甘冒奇险,与鞑子搏命。可惜啊,有如此热血百姓,四川局势却是如此大坏,这都是南宋无能。

    右手一握拳,李嘉瑞大声道:“我们就在庆符县与鞑子大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