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刘玄德 » 第353章 翘楚之辈

第353章 翘楚之辈

    如今年少的许游被某些人在耳边说了许多不该听的话语之后,他那一颗报国之心再次跳动起来,血液沸腾,浑身仿佛都充满了气力。

    如今听到了王化所说的这些数字,他是一丁点都不知道,但是他却是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反驳他们。

    “且慢!”许游大吼一声代替了蒋斌直接站在了王化的对立面,然后就开始了他的宣讲,这也是这些本来在这里给刘禅找麻烦的士子们第一次主动的站出来。

    “既然刚刚王兄说了变法,那么某家不才,也想说上一说!

    之前王兄说的天花乱坠,这变法乃是为了让百姓腹中能有粮,身上能有衣,可你变法最终的目的不仍然是为了让百姓们将赋税缴纳上去!

    缴纳赋税之事你真当我等官吏家族不知他们其中猫腻么,只不过我等可怜天下百姓之穷苦,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让他们活活饿死罢了。

    你既也知道百姓生存何等困难,那为何不给他们留上一条活路!

    百姓若是生活富足,安能冒着砍头的风险去隐瞒赋税之事,尔等整改农桑,彻查人口,清查田垄,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让百姓们老老实实的缴足赋税。

    可是你又如何想过,那些好不容易才能够养活家人的百姓,就因为你们这一场变法,将再次穷困交加,活活冻饿而死在家中!”

    许游说的也同样是铿锵有力,这些话传到了皇宫之中的时候,刘禅直接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可是他却改变不了许游用一段话让百姓心中对变法再次生出了恶念。

    拒绝缴纳赋税,想尽办法逃脱赋税,这种事情朝廷针对的就是世家,因为针对世家才能够解决问题,至于百姓。

    有胆子干这种事情的满天下才能够有多少田垄土地,就算对他们熟视无睹,对朝廷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而且自己想要折腾他们,有的是办法折腾他们这些钻空子的百姓,只不过就像许游说的。

    这些人也不容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这么过去了,难不成你还想要赶尽杀绝,逼得他们造反不成么。

    可是这些事情朝廷不能说啊,而许游刚刚就是直接将百姓拿出来当挡箭牌。

    而且还将自己所代表的诸多世家变成了那为民请命之人,在许游的口中,是他们这些人对百姓放了一马。

    而朝廷现在就是要破坏这个规则,不但要让那些百姓将赋税全部缴纳足够,更是要借机清理他们这些老百姓的大恩人们!

    这样一来,朝廷好像成了坏人,而在百姓的眼中,这些世家代表的官吏,似乎也没有说错。

    虽然他们也这么干,但是他们并没有不让自己这么干,这在百姓的心中就是恩赐,同流合污的恩赐!

    许游的话语再次扭转了百姓们的心思,同样也让王化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要感激这个家伙主动站了出来,但是现在许游这种恬不知耻的行为,他也是冷哼了一声,同样被许游的这种话点燃了心中的愤怒。

    都算是世家子弟,但是王化出身的王家好歹也是以德行著称的家族,说的难听些,他们王家,还是要脸的。

    可是许游这些话,那真是连脸都不要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官员不动百姓,是因为那些人是他们的遮羞布,可是这么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实在是有些无耻了。

    王化自然是不能将这个扯开,而是直接反其道而行。

    第一时间王化就承认了这件事情,变法的根源他不会否认,他就是要将百姓手中的赋税收回来,当然,世家权贵的赋税他更要收回来。

    但是他收回来的前提,是百姓能够吃饱饭!

    “许兄说的在理,我等无法反驳,但是某家有一个问题希望许兄,或者这周围任何的一名百姓告诉某家,一年尔等需要多少粮秣才能够过下去!”

    这个问题很是现实,需要多少粮秣活下去。

    既然许游说“百姓”们逃避赋税是为了能够活下去,那么他就问出来,这到底有多少粮秣的产出,百姓们才能够好生的活下去!

    “这,就算是说出来了又能如何?”

    “只要百姓勤奋耕种,若是留不下这些粮秣,则又朝廷补足,保证百姓不会因粮秣而忧!”

    王化一言出,则天下惊。

    法邈张了张嘴刚要说话,他对面阵营之中数名士子立刻就站了起来,抢先一步将这件事情敲定了。

    “你这厮说话,可还算数!”

    王化此时也不给他们劝解自己的机会,直接大喝一声。

    “王某说话向来一诺千金,陛下与某家等人权利,某家自然也能够为朝廷做主!”

    王化说出这句话来之后,算是彻底的将这件事情给敲定了下来,不过就在那一群士子们刚刚附和之前,王化再次重申了一边自己的条件。

    “某家刚刚说了,尔等只要勤恳耕种,那么尔等若是种不出一年之粮,则由朝廷为尔等补足,若是尔等种出一年之粮则是按时保量将赋税缴纳好!

    若是尔等不自己努力耕种,那么则要按照陛下的规矩来。

    各郡县中,心胸狭窄,性情急躁,懈怠懒惰,挥霍钱财,阿谀奉承之人,无论官员百姓,一经举报查处,则三年牢狱之灾那便是起始了!”

    王化这后面的话也让一旁的法邈轻出了一口气,有这些条件在,那么这事情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而起若真的百姓勤恳耕种,最后因为天灾或者地势问题而导致了收成不佳,最后也是需要朝廷出面来救济百姓的。

    这倒是没有太大的损失。

    而另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尚书仆射李福之子李骧则是想的比法邈还要更加深远一些。

    法邈继承其父亲的部分军略,长于心计,而李骧在历史上和杜轸一起被称之为益州二郎,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时翘楚之辈了。

    此时的李骧已经颇有些头脑了,他刚刚并没有着急,而是从王化的这看似冲动的一句话之中想到了这个家伙似乎是想要一劳永逸的坑上对方一把。

    其中看似朝廷吃了大亏,但是却让这群人自己承认了这变法之中的几件事情。

    第一,就是刚刚王化所说的,若是各郡县之中心胸狭窄,性情急躁,懈怠懒惰,挥霍钱财,阿谀奉承之人,无论官员百姓,一经举报查处,则最少三年牢狱之灾!

    要知道这一条看似简单,实则是最难的。

    毕竟这几样毛病虽然轻易能够毁掉一个人,但是这几样问题,很多很多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