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酸甜苦辣的每一天 » 第一百一十二章:吃亏是福

第一百一十二章:吃亏是福

    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但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这期中的道理。他们认为明明自己不用吃亏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吃点亏才好呢?....

    今天王硕受到母校邀请回学校做讲座,王硕想了半天讲什么内容好呢?....最后他决定以吃亏是福为主题来讲。老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讲这个?王硕表示现在的孩子...肯定都希望自己的胜利而不是吃亏的那一方,要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理解了这个道理比他们考试考满分要好的多。老师也明白了王硕的意思。

    讲座开始后,王硕说:“同学们,我今天想给大家讲一讲吃亏是福的这句话,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为什么要吃亏?我明明可以....?那为什么我要吃亏呢?......其实有的时候,你要是和人遇到矛盾,只要有其中的一方主动后退一步那么这件事情是不是就可以?......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或许能有一些启发。在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轻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轻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已精,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他们一句话:“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三个人来到了同一个大城市安家落户。过了些日子后,第一个鞋匠就对老鞋匠那句话感到了苦恼。因为他每次用四颗钉子总不能使鞋底完全修复,可师命不敢违,于是他整天冥思苦想,但无论怎样想他都认为办不到。后,他只好扛着锄头回家种田去了。第二个鞋匠也为四颗钉子苦恼过,可他发现,用四颗钉子补好鞋底后,坏鞋的人总要来第二次才能修好,结果来修鞋的人总要付出双倍的钱。第二个鞋匠为此暗暗得意,他自认为懂得了老鞋匠后一句话的真谛。第三个鞋匠也同样发现了这个秘密,在苦恼过后他发现,其实只要多钉一颗钉子就能一次把鞋补好,但这样一来自己就要多掏一角钱的成本,这到底划算吗?第三个鞋匠想了一夜,终于决定加上那一颗钉子,他认为这样能节省顾客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会安心。又过了数月,人们渐渐发现了两个鞋匠的不同。第二个鞋匠的铺面里越来越冷清,而去第三个鞋匠那儿补鞋的人却越来越多。终,第二个鞋匠铺也关门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前两个鞋匠都失败了,而后一个鞋匠能够获得成功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能够诚信对待他人,你就一定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回报。因为你的诚信能够获得对方的信赖,而这种信赖反过来又可以为你赢得更多的生意。而是否能够诚信地对待他人,就看你是否舍得那“第五颗钉子”。第一个鞋匠不敢面对现实,固步自封。第二个鞋匠欺瞒顾客,热衷于不当利益,因此他们都失败了。只有第三个鞋匠舍得利益,能够真正做到诚信经营,所以取得了成功。在家有儿女中的刘星,成绩不好,但是人很善良。有这样一个片段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刘星的偶像周杰伦要在BJ开演唱会,但是他没有钱买演唱会便想通过劳动赚取一些钱,先是帮妈妈刘梅洗衣服但是他不知道妈妈那些衣服都是干洗的,后来......在这里我想再跟大家说一些心里话:如果善良被辜负,你是否还会温柔以待?夏东海刘星的继父在那集中故意试探刘星说:你说那老头回得了家回不了家关你什么事儿?你又不认识他对吧?刘星觉得继父的话有一些过,随后继父夏东海继续说:过吗?谁让他有一个不守信用的儿子!答应给你酬劳又不兑现的。以后在遇到这种事情坚决不帮!省得以后自己烦。但是刘星明显认为继父的话说的有一些过了,他心里觉得即使...没有酬劳但是他应该该帮还是要帮。在继父夏东海进屋去劝刘星的时候他说: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刘星这个孩子生性善良,只是因为这件事被愤怒冲垮了理智。最后就是我前面说道的继父夏东海故意说一些反话顺着他的思路来。刘星最后也想夏东海表示道:说实话爸,我当初救那老头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过要什么酬劳,夏东海问刘星那你为什么帮他啊?刘星表示他也不知道,刘星说就是应该帮他。继父说那就是感觉错了?最后刘星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又碰到了那个迷路的老爷子,这时鼠标过来叫刘星去他家玩儿游戏,但是刘星似乎很是担心老爷子的安全。然后夏东海和刘梅说了这件事,刘梅没有理解夏东海的做法,她认为夏东海这样会害了刘星的。但是夏东海表示刘星是一个好孩子,他心里有一杆称。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不管你的成绩好还是不好以后进入了社会第一是人品,其次能力,最后是学历。有的那种学习好学历高的但是人品不好也没有公司愿意去要他。......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想刘星这样善良的孩子。”

    人生本就是一份苦差事,否则为何叫人间炼狱。酒杯再深也敬不满来日方长,巷子再深也走不完白发苍苍。万般带不走,带走的只有业障。不走之日,吃亏是福,并不是愚痴般忍受,真正读懂吃亏是福,才是真的福。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善良都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