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2002开始 » 第14章 出版小说

第14章 出版小说

    于是,第二天下午放学之后,缺钱的陈瑜答应了一家联系了他很久的京城出版社主编的约谈,商谈他过去一年在天涯论坛上发布的小说的出版问题。

    这一年的时光中,他并非只写了一部《盗墓笔记》,许多后世改变成影视剧的经典小说都被他抄...创作了出来,除了近期写的奇幻悬疑类小说《盗墓笔记》之外,还有《匆匆那年》、《左耳》、《悲伤逆流成河》等当下大热的青春疼痛文学类的作品。

    这年头纸媒还处于黄金时期,出版小说的版税非常可观,郭小四和韩赛车这对冤家就是靠写小说起家的,所以去年刚上大学还一穷二白的陈瑜,就选择了写小说作为自己第一桶金的来源。

    另外,陈瑜选择写小说除了赚钱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目的,那就是影视改编版权!

    他提前将后世那些注定爆火的小说和影视剧给创作出来,这样的话,以后无论是作为导演自己拍摄,还是开公司圈钱都非常不错,一边挣版税,一边为将来的前途铺路。

    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属于是。

    可是,事情并没有按照陈瑜的预期走下去......

    原本,陈瑜去年在天涯论坛上发表第一部小说《匆匆那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青春疼痛文学的热潮,后来又接连写出《左耳》和《悲伤逆流成河》等经典作品后,当时就有几家出版社来找他,商谈小说出版的问题。

    不过,这些家伙欺负陈瑜不懂行,想要一次性买断版权...然后他们就被陈瑜直接给轰走了!

    一次性买断?

    开什么玩笑!

    他写的那些小说,无论是《匆匆那年》,还是《左耳》和《悲伤逆流成河》都是青春疼痛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不说各种衍生版权,即便是出版销量这几本书最次也能卖出一百万册,按照这个销量,假设售价为每本20元的话,版税率是8%,那也是160万的收入!

    更别提,这还没算以后的各种衍生版权收入了!

    结果出版社的这群家伙,竟然想以2万元的价格买断,陈瑜能答应才怪了,他宁愿暂时穷着,也不会贱卖自己的心血......

    直到这一次,《盗墓笔记》这个顶尖大IP出世,出版社的那群家伙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再次联系陈瑜,表示他们不再坚持买断,愿意选择出版分成。

    一群贱骨头!

    于是,陈瑜就从一堆出版社中,挑了一家实力和口碑都不错的当成合作对象。

    ......

    傍晚六点,咖啡馆。

    又是咖啡馆!

    这群混文艺圈的家伙们则每次见面,都喜欢选咖啡馆,对此,陈瑜很不喜欢。

    “沉鱼落雁,这里!”

    陈瑜刚进咖啡馆,就听到有人叫自己的笔名,回头一看,一位坐在沙发上正在喝咖啡的中年女士,对自己招了招手。

    “徐主编,好久不见。”

    陈瑜走到女人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笑着打招呼。

    这女人名叫徐洋,是京城一家知名出版社的主编,她穿着一身蓝色的职业装,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看起来有点雷厉风行的感觉。

    “好久不见,你的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

    徐洋不仅外貌上看着雷厉风行,做起事来也毫不含糊,短暂的客套寒暄之后,紧接着她直接进入了正题:

    “四本小说,每本给你8%的分成,这是我能争取到的最高价格了,同样也是新人能拿到的最高价格,这是合作意向书,你看看,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希望咱们今天就能完成签约。”

    对于徐洋的作风,陈瑜倒是见怪不怪,他们两人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不少次电话,彼此还算熟悉,这也是他选择徐洋所在出版社的原因,一个工作能力极强,且全心将精力投注到工作上的主编,可以帮助陈瑜省掉很多麻烦。

    “行,我先看看。”

    陈瑜伸手接过合作意向书,翻阅了起来。

    没什么特别的,上面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比如印刷数量和日期、发售日期、宣发方案和成本,以及产品的定价等问题...意向书的最后则就是陈瑜的版税收入条款了,这个问题,徐洋前面说过了,8%。

    这个数字符合陈瑜的心理预期,而且徐洋也没有说谎,这的确是他能拿到的最高价格了。

    至于说想涨版税或者直接拿分成,那得等到陈瑜功成名就了以后再说,虽然他的笔名‘沉鱼落雁’和几本小说都在网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但实体出版和网上免费观看那是两个概念。

    别看网上一群读者追在陈瑜的后面捧臭脚,都把他夸成鲁迅再生了,但真让他们实打实掏钱购买看正版的时候,一买一个不吱声。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陈瑜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连续创作了多部作品,直到《盗墓笔记》横空出世,出版社才愿意和他坐下来谈论出版的问题,毕竟谁也不知道陈瑜创作的那些所谓的‘青春疼痛文学’,读者会不会买账。

    这年头虽然青春疼文学已经有了雏形,并且传播很广,但目前看这种小说的人基本都是些学生...而众所周知,在大部分人眼里学生也是没钱的代名词......

    当下纸媒杂志小说的主流客户群体,基本全是有稳定收入,然后身上有点文青气质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喜欢看‘意林’、‘读者’之流的杂志,其次就是一些国内外的经典名著,至于陈瑜创作的那些小说,他们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甚至,过去的一年中,有不少人在网上或者纸媒上,发文炮轰陈瑜的笔名,说他的小说三观不正,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引导,让学生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