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南飞 » 第八章 大功

第八章 大功

    百姓闻靖南王府出兵平乱大获全胜,都涌入街道围观得胜之师,皇帝与江修等会面后,龙颜大悦,封江修为扶危将军,李盆为学士,王鸿、周翔各升参军之职,赐予四妹旺铺十间。

    四妹诧异接旨,王鸿笑道:“公子前日感你因王府事务乏味,已奏明王爷,鼓励你在大理重操旧业,开办几家醉鸡坊,也让大理百姓饱一饱口福。”靖南王道:“不错,本王知你以女儿身随兄出征,其情可嘉,特请皇兄另行赏赐。想来你也不愿成天和各级官员打交道。”四妹受宠若惊,当即谢过皇帝和靖南王。

    沿路高奏凯歌,风光无两。皇帝握鲁金刚手道:“朕对地方官员疏于管范,致你等无路可走才不得已而反。既已归顺朝廷,前事一概不咎,往后但须尽心尽力辅佐靖南王,要与诸卿护国爱邦。”鲁金刚等感恩戴德,皇帝遂封其为王府教头,余下各人皆有奖赏。

    不久四妹果真在大理开了家醉鸡坊,因其厨艺精湛,选材新鲜,品相一流,迅速风靡全城。江修与鲁金刚常伴靖南王左右,日日替他排忧解难,靖南王掌管大理农商诸事,江鲁二人各有侧重:江修除了协助靖南王应对高氏倾轧外,还另组织军民大兴水利及农耕,不止在全国增建水堤,还派王鸿、周翔带兵赴边境处开垦良田,引水注流,合计灌田数千亩,又发动百姓种植稻、麦、粟、豆等物,同时广植荔枝等佳品;鲁金刚熟悉蛮族、夷族风俗,多被派往各部宣朝廷圣意及皇帝隆恩,此外负责监察全国百业,例如茶业、陶业、林业等,因高氏子弟涉足其中,险阻困厄层出不穷,鲁金刚念及靖南王知遇之恩,总倾尽全力一一化解。高妙眼见靖南王有此左膀右臂,既感歆羡,又觉惶恐,多次以重利引诱两人投诚,均无功而返,又屡施奸计,例如派人暗中行刺,也被两人轻易破解。

    江修自从带鲁金刚到大理,两个就情逾兄弟,在王府更是形影不离,小南飞也亲切称他为伯父,他妻儿为人所害,虽然已建功立业,早便衣食无忧,还受万千百姓尊重,但有时想起妻儿,不免黯然神伤,此后未再续弦,所幸有小南飞陪伴,悲痛苦愁才渐转少。

    江修经过长期查探,找出了杀害鲁金刚妻儿的白蛮人,原来名叫董匡,与高氏子弟关系密切。江修派人假装受难百姓,在各国使臣到相国府饮宴时,当着朝中要员和各国使臣的面向高妙告状,高妙迫于形势无法偏袒高氏子弟,只得下令全力彻查,江修直指告状百姓是受白蛮人董匡所害,而高妙堂侄高隆行因受其贿赂,屡次包庇元凶。面对铁证,高妙不得不依律严惩堂侄及董匡,最终对高隆行处以抄家革职之刑,另将白蛮人董匡问斩。

    经此事之后,鲁金刚终于放下心中大石,江修见他脸上笑容也多了不少,即便得罪了高氏子弟及部分臣工,亦觉千值万值。

    高氏子弟在高妙面前不断进言,称“江修不除,高氏危矣”云云。

    高妙既想对付靖南王,又要防止高氏子弟篡夺相位,每日绞尽脑汁,夜间常不能寐,身体渐虚,数年内连续生了几场大病,江修得以乘时协助靖南王在全国大施良策。

    日复一日,岁如乌兔走。不知不觉江修带妻儿到大理已有八个年头,小南飞也长到了十岁,由于成日跟着父亲、伯父鲁金刚以及王周两位叔叔学习武功,身形手法已相当了得。小南飞来大理几天后,就随父亲到靖南王府玩耍,王世子段秦只比他大两个月,两人追逐打闹,其乐融融。

    段秦从不以皇家贵胄自居,一直拿小南飞当亲弟弟,靖南王看小南飞在母亲教导下又很懂事乖巧,一则为了笼络江修,提议两个孩童结成金兰兄弟,江修在武林中虽然狂傲,但与靖南王毕竟份属主臣,忙说使不得,靖南王道:“你替本王立功无数,本王早将你看做自家兄弟。何况南飞这孩子从小聪颖过人,身体强于同龄孩童,却从不恃强凌弱,还知书达理。本王只有段秦一个孩子,做梦也想他有个弟弟,你切莫辜负本王一番心意。”话已至此,江修不好拒绝,只诚心感激靖南王厚爱。

    这一年正是大宋绍熙元年,孝宗去年效仿其父高宗皇帝,禅位于太子赵惇,自己做太上皇。赵惇即位,是为光宗,改元绍熙。高妙去年因病逝世,相国位由其弟高观音政继任。

    数月前大理近邻交趾国李朝(越南历史中存在的朝代)爆发内乱,皇帝李龙翰慌忙无措,李朝虽属大宋藩国,因与大理通商多年,关系密切,特请大理出兵援救,高政继任相国位不久,听从皇帝段智兴建议,派江修率两万兵马开赴邻国。江修运筹帷幄,不到百日便横扫各路乱军,使风雨飘摇的李朝得以延续国祚。李龙翰遣使叩谢大理国,并奉送金银钱财无数,对靖南王府及江修更是赞不绝口。

    这日皇帝段智兴聚群臣于大殿,文武列班奏毕,皇帝对江修道:“爱卿到大理已有八年,对大理鞠躬尽瘁,可谓功勋卓著。近日又从交趾国凯旋,使我大理扬威宇内。朕决定封你为平江侯,以彰卿之大功。”以异姓而封侯,大理建国以来实为罕见,江修固然不恋虚名,想到八年辛劳一朝封侯,总算对得起父亲在天之灵,八年弹指一挥间,恍如隔世,一时伫立茫茫,靖南王拍了拍他,笑道:“还不赶紧叩谢圣恩。”

    江修忙跪地谢道:“臣江修叩谢圣恩。臣职责所在,不敢妄拦大功。”皇帝立刻弯腰扶之平身,正色道:“八年来爱卿回故国不到十次,你岳父岳母思念女儿外孙,也只得长途跋涉赶来大理。卿为大理社稷和百姓,可说是殚精竭虑。大功之名,非卿莫属!如今赵昚退位于太子赵惇,赵惇建元绍熙,大理与大宋向为友邦,新君建元,须派重臣前去道贺,便于缔结盟好。”转首对高政道:“金国皇帝完颜雍去世后,高相国已派人去过中都。加上相国生辰在即,朕思量再三,决定派平江侯出使大宋,其他官员留在大理,好好地替相国祝寿。不知相国意下如何?”

    高政立道:“皇上有心,江兄弟立功封侯,臣绝无异议。至于臣生辰之事,切宜从简操办。”皇帝道:“相国日夕操劳国事,难得放松自在,可尽享天伦之乐。”高政道:“如此则叩谢我主隆恩。”

    皇帝微微一笑,唤人呈上贺词,对江修道:“这份贺词乃朕亲笔书写,爱卿明日便启程赶去临安。办完差事之后,可随意省亲访友,不必急着回来复命。”江修道:“臣定不辱使命。”皇帝与靖南王等皆喜。

    江修既被封为“平江侯”,各级官员络绎不绝地赶来道贺,小南飞望着满屋子的贺礼,又知父亲才从邻国打了胜仗回来,便称父亲是个大英雄,江修摸了摸他的脸蛋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爹爹只不过克尽本份而已,称不上甚么大英雄。该多谢皇上和王爷厚爱,以及各位臣工抬举。”小南飞嘟囔嘴道:“爹爹就是了不起,爹爹就是大英雄。”江修拗不过他,只好让喜儿带他去内院玩耍,自己则去招呼各级官员。

    好不容易送走了同僚,正打算在院中歇息,人报靖南王召见,他即刻赶去王府。靖南王道:“去年高妙病重,咱们有绝好机会夺了高氏兵权,只可惜高妙让高政提前带兵到了大理城。高政新登相国之位,对皇兄和我倒很客气,但据我所知,他弄权之心更胜其兄,将来迟早对段氏不利。”

    江修点了点头,靖南王接着道:“皇兄封你为平江侯,让你出使大宋,整个大理的人都知道此事。明日是高政的生辰,到时驻守各地的高氏子弟太半会到大理。咱们不如来一个出其不意!”

    江修问道:“属下愿闻其详。”靖南王悄声说到如此如此。

    江修听靖南王条理清晰,战术明确,想来他早已筹划多时,暗道:“我到大理后也算对得起朝廷和百姓,只不过高氏擅权的事一直未有进展,高氏子弟也时常收刮民脂,鱼肉百姓。高氏一日不还政于段氏,则大理势难振兴。王爷忧国忧民,我自当全力辅佐他。”看靖南王雄姿英发,似乎胜券在握,虽知当真实行必定险象环生,仍朗声应道:“属下谨听王爷号令。”靖南王令他回去稍作准备。

    江修回到屋子,门头匾额已更换成了“平江侯府”四个字,四妹、王周、鲁金刚等赶来道喜,四妹道:“大哥从平江府到大理已有八年时光,期间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如今终于封侯拜相,皇上以‘平江’冠名,实在用心良苦。说起来两年没回去了,真有些想念大宋。”江修称皇上已下旨派自己出使大宋,四妹兴奋道:“那我也跟大哥一起回去,我陪你去临安之后,咱们再回平江府。”江修低声将靖南王的部署说了,众人听罢精神陡振,四妹道:“但盼此事办成,大伙能真真正正地回去了。”鲁金刚道:“到时鲁某也跟你们一起去大宋。”四妹道:“你准是舍不得飞儿。”鲁金刚憨然笑道:“他吵着让我教他一套新功夫,有些招式他还没学会。”众人看他被拆穿后还要强行辨白,不禁捧腹。新的平江侯府遂充斥着一阵阵欢声笑语。

    江修望着院中温习功课的小南飞,想象着将来他长大时的模样,不禁入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