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刚毅坚卓的他们 » 第三八〇章 放下你的鞭子

第三八〇章 放下你的鞭子

    “警察局长”对着“三江好”举起枪来,“三江好”却毫不畏惧,反而唱得更响了:

    记着那个暗号,

    唱起那进行的曲子吧,

    背上你的枪,

    就在那黎明的时候……

    此时“警察局长”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老人”就是“三江好”,他不畏生死的爱国心感染了“警察局长”,他握枪的手不禁发抖了。

    就在“警察局长”动摇之际,恰好他的两名手下回来了,他们一眼认出了“三江好”,立马准备动手抓他,“警察局长”却大喝一声:

    “弟兄们!我们不能够抓他!”

    台下的观众也看得十分投入,都跟着喊起来:

    “不能抓!不能抓!”

    其中一名“警察”却惦记着那五千块赏金,怎么也不肯罢休,被“警察局长”一枪打死,最终“警察局长”和另一名手下都下定决心跟着“三江好”一起上了船,加入义勇军,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四名演员的表演十分真挚,他们鞠躬致谢的时候,台下的老百姓纷纷叫好,掌声雷动,老乡们都觉得意犹未尽,好些人一个劲儿大喊着: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见老乡们这么热情,大家决定再演一出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这出戏是由陈鲤庭于一九三一年写成,之后很快成为了街头抗日宣传的必演剧目,堪称“国防戏剧”的代表作。这个戏讲述的是一对父女街头卖艺的故事,父亲“卖艺老汉”由汪雨扮演,女儿“香姐”由楚青恬扮演。

    一开场“卖艺老汉”便十分亲热地跟观众唠家常,接着让楚青恬扮演的女儿“香姐”唱一首《毛毛雨》。《毛毛雨》是黎锦晖在一九二七年创作的,由他年仅十八岁的女儿黎明晖演唱,这首歌的旋律对于大城市里摩登的青年男女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它也是各大舞厅里的保留曲目,然而对于西南小镇上的乡民来说,却是闻所未闻。

    毛毛雨下个不停,

    微微风吹个不停,

    微风细雨柳青青,

    哎哟哟,柳青青。

    小亲亲不要你的金,

    小亲亲不要你的银,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哟哟,你的心。

    毛毛雨不要尽为难,

    微微风不要尽麻烦,

    雨打风吹行路难,

    哎哟哟,行路难。

    年轻的郎太阳刚出山,

    年轻的姐荷花刚展瓣,

    莫等花残日落山,

    哎哟哟,日落山。

    楚青恬的歌声较之黎明晖热烈奔放的嗓音更加柔和婉转,然而歌词中直白炽热的情感仍旧听得乡民们面红耳赤,捂起嘴巴吃吃地笑着。

    一曲唱毕,“卖艺老汉”又接着说起话来,他说起如今国难当头,他们虽然是贫贱的卖艺人,却也要有点“爱国的心眼儿”,不能尽唱些靡靡之音,接着便让“香姐”唱起了“九一八小调”。

    楚青恬一改之前的婉约之音,一首“九一八小调”唱得悲愤不已,牵动人心: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

    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楚青恬的歌声十分具有感染力,字字句句唱得如泣如诉,把台下的观众都感染了,他们脸上的笑容都不见了,脸上皆是哀伤的神情。

    唱到最后几句,“香姐”猛地咳嗽了起来,“卖艺老汉”却毫不怜惜,一味地让她接着唱,“香姐”说自己实在唱不动了,“卖艺老汉”却逼着她做“鸭子翻身”,“香姐”面露苦相,勉强支起身体,可刚一转身,却一下子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想到这时候“卖艺老汉”拿着鞭子走了过去,一鞭子抽在“香姐”的身上,乡亲们都又惊又怒,叫骂不断。

    楚青恬有很深厚的舞蹈基础,肢体虽然纤瘦却极有表现力,她的身体随着鞭子的落下如鲤鱼打挺般猛地一弹,看得人心惊胆战,“卖艺老汉”丝毫不留情面,又狠狠地抽了几鞭子,“香姐”的哀嚎和求饶声不绝于耳,此时劳元干扮演的“青年工人”冲上台去,大喝一声:

    “放下你的鞭子!”

    “卖艺老汉”自然不服,接着“卖艺老汉”和“青年工人”激烈地扭打了起来,联大剧团扮演“观众”的同学们带头喊起来:

    “打呀!打你这不讲理的老头子!”

    看戏的乡亲们愤怒的情绪被完全点燃,也跟着大声叫着,不知是谁把一个洋芋朝着“卖艺老汉”扔了过去,汪雨毫无准备,洋芋结结实实地砸在了他的脑门上,立马砸出一个大包来。接着乡亲们完全忽略了“戏剧”和“现实”的关系,纷纷把手里各色各样的东西都朝汪雨扔过来,还有人身无长物,脱了脚上的鞋扔过来的,楚青恬见状赶紧扑过去,用身体护住了汪雨,顺着剧情接着演下去:

    “请放了他吧!这不是他的错!”

    在大家诧异的神情中,楚青恬接着哭诉:

    “他也是没有法子呀!肚子逼着他这样干的。咱们有两整天没有吃一个饱啦!”

    “青年工人”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为着肚子饿,就鞭打自己的女儿,这不是人干的!”

    “先生呀,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任怎么样也不会懂得挨饿是怎样一回事的。你知道,饿得慌的当儿那种疯也似的心情哪!”

    楚青恬用手捂着肚子,用哀切的眼神扫向台下,每个跟她对视的人都无不被她打动:

    “我小时候,简直不懂得有饥饿这回事,那时候我多么爱那些小猫呀!小白兔呀!有一次隔壁的王麻子错把我养的那只小白兔儿打死了,我就哭了一整天,人家都说我这小姑娘的心眼儿好!可是这一年来,在我饿得慌的当儿,我一见人家养着的小猫小白兔,我就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吃下去!”

    话说到这里,楚青恬突然往前迈了几步,眼中的渴望和癫狂让前排的乡民吓得不由得连连后退,接着“香姐”继续对他们控诉日本人给她带来的伤痛:

    “东洋鬼子呀,可恨的东洋鬼子,夺了我们的家乡,抢去了我们靠着活命的田地。最可恨的,我的妈也被他们杀死了!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哦,说起来已经七年了!七年前的九月十八日,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儿十几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就留着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那儿受苦。”

    “香姐”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卖艺老汉”看到女儿惨痛至此,越发觉得对不起女儿来,也跟着流下了悔恨的泪水,“香姐”扑过去跟父亲拥抱在一起,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楚青恬硕大的泪珠连连从眼中滚落,哭得十分动人,汪雨被她的表演完全代入了剧情,“假哭”变“真哭”,一场戏演得万分真挚,而台下的老百姓自然也都跟着抹起眼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