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踏山逐月 » 蓦然回首三叩拜 三清元神终归位

蓦然回首三叩拜 三清元神终归位

    鸿钧此刻略显害怕起来,若不是有泪痕晶护住心神,早已成了行尸走肉,枯骨一堆;只见鸿钧收起阴阳**,走出沧海神图,两件若大的神器在鸿钧的意念控制下没入手掌中,化为‘月牙状’胎记蛰伏起来;向着大殿缓缓走去。

    一步……二步……十步……百步,大殿近在咫尺,为何遥不可及,不对?只见鸿钧环顾四周,心想道:“我怎么把殿外两座狮首人身雕像给忘记了。”

    鸿钧回头向着两座石狮俯身跪拜道:“二位前辈镇守于这南域遗迹中,想必是等待有缘人的到来,假以时日,倘若小子我元神归位,取得彼岸花,我愿在世尊座下散去你们的石像之身,成就神罗之位。”话音刚落,只见百步外的两座石像以肉眼可见地活了过来,转身对视,一声沉闷……吱嘎作响的大殿门就此打开……

    “二位前辈,就此作别,后会有期!”一道极强白光从殿内射出,包裹着鸿钧没入;此时此刻,殿外景象地动山摇,阴风啸啸,凄凄沥沥,又好似渺渺仙音……

    ……

    和风细雨,万物复苏,翠绿的杨柳树依小河边一排排错落,不远处,山石岩边,露出三三两两的土木瓦房,只见这里袅袅炊烟,正是上至湘江以北,下至岭南南海观音,左至贵黔,右傾江南一带的西南地界。

    临近,定眼一见,一老妪腋下挎着一摞红薯柑,向着茅草屋走去。

    “二娃子,来来来,奶奶刚从田土地挖了一摞紫红薯回来,先削一个,呐!”老妇对着二娃子一脸溺爱道。喔!喔!喔!二娃子围着老妇打转转,一旁的老者佝偻着身子八嘎八嘎地不停抽旱烟,时不时看看老伴,又时不时看看穿着开裆裤的二娃子,露出青黄不接地牙齿哈哈大笑道:“二娃子,二娃子,来爷爷这打‘跺跺’。”二娃子听闻老者的话,手里还握着没吃完的紫红薯立马扭头跑到老者跟前,一屁股坐下,跟着老者合道:“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充粑……扯粑……扯个二娃子恰……”这二老一少正是二娃子心中的爷爷奶奶,只是这呢喃声回荡在幽深谷中,未免有些惆怅。

    曾几何时,相似情景,影像再现;多少人的儿时回忆,令人过目不忘。

    又闻那祖母道:“哎!二娃子他爹,南下打工,不知几个年头了,代人写个信捎过去,最终都杳无音信,一年到头连一个铜板子儿都没有寄回来。”说着说着,老人不经意间流下了幸酸泪。

    只是在老人流下眼泪的那一霎那间,附近时空扭曲,一阵天迢迢路遥遥之声不绝于耳的景象出现。

    这日,九月分的天空带着些许阴霾,或许是九九重阳临近,一副由主事老先生所写的对联赫然出现在一农妇家中,内容写道:“令尊已乘仙鹤去,年近九旬和生贵,横批:与天同寿。”

    此情此景,凡人若想长生,先修脾肝,凝神静气,与人为善;取当归、百合、茯苓、人参、莲子、龙眼、银花、蛇胆、蝉衣若干配之,因人而异而服。再以入世修道,感悟天地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方能长命百岁。

    一盏茶功夫,一道白光闪现,红衣红发若隐若现,由远至近,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又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洞箫声出现在人群灵堂正中,红衣红发不见,只见一袭白衣白冠男子三叩首……

    傍晚时分,皓月当空,秋已尽,人已去,些许白露披肩,鸿钧真身现身故地,与那红衣红发男子的元神和鸿钧真身融合,一段段记忆碎片,一段段修行之路没入鸿钧意识海洋中,此刻,鸿钧真身对着红衣红发男子道:“木清,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我本是一体,奈何当年遇险,我不得不斩去你这分身,而现,今时今日,你我天人合一,元神归位!俗世间了无牵挂。”

    只见鸿钧念念有词地喝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金缕衣……兵甲现,合!”

    轰隆隆!

    一股强大地吸力把那皓月时空画面扭曲……

    一道白衣人影出现在了仙神遗迹内天梯脚下,显得多么渺小,正是不久归来的鸿钧真身,如若不仔细端详,鸿钧一身若有若无的仙家气息逐渐趋于归真,越发深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