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强霸天下之三国雄起 » 第三章 制盐

第三章 制盐

    晚上,贾诩等几人齐聚叶枫家中。

    “请问主公,白天说的加大财政的做法是什么?”陈宫开口问道。

    “粮食和食盐是百姓必不可缺的东西,粮食不能卖,那就只能卖盐了。”叶枫淡淡的说道。

    “主公,食盐,朝廷早已下令严禁私人买卖,而且食盐比比粮食更紧缺,产量稀少,我们自己都不够,哪有能卖的。”赵云不解的问道。

    这时贾诩眼神一亮,问叶枫:“主公是不是有办法加大盐的产量。”

    对于能不能私自卖盐,贾诩不在乎,郡守府也可以代表汉朝廷的。

    “文叔,我让你打听的食盐生意的事有结果了吗。”叶枫没着急回答贾诩,而是对着边上的叶文问道。

    “少爷,现在食盐只有蜀地和海边有出产,蜀地的盐业较为繁荣,不过离我们太远了。海边的规模都不大,人工煮盐太慢了。”叶文答道。

    “难道主公打算煮盐,我们乐陵距海边倒是不算太远,煮盐倒也行得通。”陈宫说道。

    “煮盐太慢了,不能形成大规模的话赚不了什么钱。”叶枫道。

    “那主公是有办法大规模制盐?”陈宫问道。

    “我有一法,名为晒盐法。”叶枫道。

    “晒?煮尚且嫌慢,靠晒出盐那不是遥遥无期吗。”陈宫有点失望,还以为有什么好办法呢。

    “一块盐田每年能晒出千斤盐,如果我们开辟成千上万块盐田,那每天能收获食盐数百石,一年能有数万石。你还觉得少吗?”叶枫反问道。

    “如果真如主公所有,那制盐一事颇值得期待。”贾诩插话道。

    “我还是不信晒盐比煮盐更快,不过既然主公认为可行,那我们先找个地方试试吧。”陈宫道。

    “就现在乐陵试试吧。”叶枫道。

    “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整滩、纳潮、制卤、测卤、结晶和捞盐归陀七套工序。

    建滩都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按一定的滩池数建造。池埂一般高约半尺,建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一般为8步(每步五尺),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一般为3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称为盐坨,以备储盐。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称为盐沟,以备纳潮储水。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再开一“潮沟”,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

    盐滩建成后,还要整滩。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泡稀,盐工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压实压平。

    然后是纳潮,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抓住最高潮位,将潮纳满。

    纳潮后,用戽或水车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内;次日将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第三日,将二卤台内海水放入三卤台,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逐日依此类推,利用日光蒸发水分,提高卤水浓度。

    制卤时技术要求较高,根据自然蒸发条件,卤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饱和,又能足用为宜,谓之定量跑水,又名“卡头”。若定量多,虽能跑到底,但不能饱和;若定量少,虽能跑到底,卤水能饱和,但不足用,均影响生产;若定量太少,跑不到底就出现干枯无卤,俗称跑掉头。

    测卤,旧法使用莲子。卤水分成10成,10成者为饱和液。莲子有两枚,一枚为5成,一枚为10成。5成莲子若在卤水中抬头,则为2~3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5成卤。10成莲子在卤水中斜浮,为7~8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10成卤。

    卤水达到10成时,即可结晶成盐。结晶前要将底池烂泥清除干净,抹光压实,将饱和卤水放入,当日即可飘花结晶,数日后捞盐归坨。”

    叶枫拿着一卷竹简道,这时他昨晚回忆了一晚现代晒盐,整理出来的资料。

    “文叔,这个给你,再去找几个经验丰富的煮盐工人,让他们根据这个弄。

    煮盐跟晒盐的道理其实差不多,煮盐是用火,晒盐是靠太阳。

    煮盐一次不能煮多少,但晒盐可以大规模的晒,一次晒几百数千亩的。

    所有收获不是煮盐能比的。”叶枫有点小得意的道。

    数千年后的知识确实比现在厉害太多了,就叶枫这种货色都能在贾诩,陈宫这等名臣面前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