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白色大楼 » 第二章 蓝色的硬盘(2)

第二章 蓝色的硬盘(2)

    李明轻轻摇醒王昭昭。“师兄,醒醒”

    王昭昭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伸开双臂起身。

    “老板去录像了?”

    “是啊,等会会有东西送过来,我刚联系王师兄了,现在已经到机场了,马上过来。”

    “王玄之是吧?”王昭昭又伸了个懒腰。“也好也好,有新数据了。可便宜了你小子,老夫年轻时候,刚上博士那阵,没有采集的数据,全是玩仿真的。现在有系统了,魔都那帮人拼了命的狂采,有的是东西写论文了。赶紧把上博士的手续办了,这个学期就开始读,赶早毕业。”

    李明抓了抓头发,苦笑道:“师兄,我再考虑考虑。”

    西都能源大学新型器材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小半个西部地区,还是响当当的。实验室主任刘发科院士,号称当年东方国量子器材两个半人之首,十年功夫在西部省西都能源大学创立了这个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成立,还登上了漂亮国nature特刊2400年一月的头条。用文章当中话来说:“量子器材领域的争霸,决定了25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科技走向。而刘发科所率领的新型器材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无异于让东方国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朱先进是刘发科的关门弟子,之所以叫关门弟子,是因为之后的硕士生,刘因为身体原因,仅仅是挂名,实际的指导这些方面,都是朱先进朱老师完成。

    朱先进天生聪慧,十三岁本科入学西都能源大学,本硕博连读,二十三岁博士毕业。当年一篇量子成像软硬件框架的论文,直接被评为nature五年来最突出贡献奖,同年就破格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势头迅猛。校内校外坊间传言,老刘早有意退居二线,把衣钵传给朱先进;现在实验室大小事务,都托付给朱先进打点。老朱也是相当有眼色,据说这次国民热播综艺天天新世界第三季校园科研季,本来计划是去北燕大学录制,生生被西都能源大学校长李若水和朱先进截了胡。气的北燕大学校长张非闹到教育部去找李若水的不是。这些年,朱先进把实验室搞的风生水起,东方国国内三大头衔,松花江学者,杰出中年,国家一级人才,都陆续被他拿到,校内坊间传言,今年他开始攒材料,要冲院士。

    然而,名利场自然有冤家,同行就是冤家。听说今年北都能源大学,也拟定推个高手冲击一把。巧了,同样师出名门,量子器材两个半人当中的另外一个,王森森院士的学生,刘小波。这位也是个人物,仅仅比朱先进大两岁,同样所有头衔到手;并且北都能源大学放出话来,全力支持。龙争虎斗,一触即发啊。

    这样的大消息,像李明这样的愣头青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只知道今年考研出成绩,他竟然获得了朱先进的硕士面试资格,这对于他这个从双非学校三江大学来的年轻人来说,是相当意外。甚至面试的时候,李明也是昏头昏脑的。朱先进几个咄咄逼人的问题,直接让李明懵圈了。他支支吾吾了半天,自己都听不清楚自己说的是啥。不过,西都能源大学不排斥外校学生,这是有优良传统的。面试之后的某天,他终于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之前的一切,都好像做梦一样。

    李明稀里糊涂地和朱先进联系,然后兴冲冲地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今天是他过来的第二个星期的头一天。住宿都安排好了,电脑和座位都已经分配。朱先进随手把他分配给王昭昭来带,这是一个整天都趴在自己座位上睡觉的师兄。师兄也很随意,听旁边人说,快要毕业而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博士,都这样。

    同一级同一实验室的同学也早早的进来学习了。让李明汗颜的是,近五年时间,不说他们实验室,就算能从三江大学考入西都能源大学的,也就他一个。同学之间,谈论的都是什么量子纠缠仿真,材料的变换空间映射这些他听不懂的名词;打开电脑,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软件。还没有开始正式学习,导师朱先进,诸位师兄就和他谈论博士的事情,什么是博士?他自己没有概念,隐隐听说要多学习几年,靠发表论文,尤其是英文论文毕业。

    带他的师兄,王昭昭就是博士生,但总给李明一种不靠谱的感觉。怎么才能博士入学?有什么手续?怎么才能毕业?李明不知道,也不敢去问王昭昭。虽然王昭昭很和善,但是。。。。。